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用XRD和SEM系统地研究了用PIT方法制成的银包套Bi-2223单芯和多芯带材在不同加工阶段的组织结构,发现机械加工使装管粉末形成了择优取向,这种择优取向是2223相形成织构的基础。随着热处理的进行,2223相晶粒呈片状长大,长大的速度具有各向异性,同时织构度不断增加。烧结过程中的压制工艺能增加带材的致密度,使2223相片状晶粒之间的连接更好,性能大大提高。在目前使用的工艺条件下,多芯带材的择优取向、性能等不如单芯带材。  相似文献   

2.
王温泉  周贻茹  邓华 《稀有金属》2000,24(6):454-456
采用PTT法制备AgCu包套Bi-2223多芯超导带材,研究了合金包套对带材超导性能的影响。合金包套影响带材内部芯丝变形的均匀性,一定程度上改善超导相的织构度,临界电流因此而有提高。同时,超导带材的临界电流-抗拉强度性能、耐热疲劳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Bi(2223)/Ag高温超导带材的装管粉末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烧结-压片-研磨的工艺过程重复三次,能得到成分均匀,以2212相为主的超导粉末,粉末的形貌以粒状晶粒为主,伴随少量针状晶粒。  相似文献   

4.
基于Goss织构二次再结晶的本质是抑制{110}<112>、{210}<001>和偏Goss织构{110}<225>的异常长大,使锋锐Goss长大成为唯一选择的认识,在总结前人七十多年理论研究和鞍钢取向硅钢研发的基础上,提出了Goss织构异常长大机制是选择生成、定向遗传、择优长大的结果。机制诠释了Goss织构是最易形成的剪切织构,在定向遗传中需与第二相粒子抑制力近恒量高度契合,通过抑制力近恒量控制为Goss织构异常长大提供择优环境,据此鞍钢成功开发出低温渗氮取向硅钢工艺技术及产品。  相似文献   

5.
赵晶森  王敬 《稀有金属》1995,19(5):362-365
利用SEM,TEM和X射线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带材原料粉末的微观结构。发现具有较高Jc值带材的原料粉末具有大量的板条状2212相和少量杂相。2212相板条大,形状规整。而低Jc带材的原料粉末中2212相板条状较少,形状不规整,杂相较多。本文作者认为,原料粉末中具有大的板条状2212相有利于获得较好的2223相织构。  相似文献   

6.
通过拉伸试验、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 X射线衍射(XRD)等研究Al-Mg-Si热轧板材沿厚度方向显微结构及织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织构类型沿表层至中心层出现明显的变化,表层主要为剪切织构r-cube{001}110;中心层表现出明显的平面应变织构特征,主要为沿着β取向线的C{112}111, S{123}634和B{011}211织构;过渡层由于粒子诱导形核(PSN)效应,再结晶晶粒倾向于沿着大尺度第二相粒子形核长大,使晶粒择优取向性减弱,造成织构取向密度的强散射和random织构P的生成。Cube织构在平面应变条件下更容易发生,中心层cube织构的形成是由于再结晶晶核与S变形织构存在着40°111的特殊位向关系,择优生长模型认为晶界具有很高的迁移速度,发生择优生长,吞并相邻的S织构。  相似文献   

7.
潘洪江  仇圣桃 《钢铁》2019,54(5):47-53
  二次再结晶的发生会显著改变电工钢带材的组织和织构,进而影响其磁性能。以柱状晶组织高硅电工钢冷轧带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退火方法对试样组织和织构的影响,明确了二次再结晶的发生条件、形成机理和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柱状晶组织高硅电工钢冷轧试样发生二次再结晶的温度区间为850~1 000 ℃,在900 ℃退火可获得最大的晶粒尺寸。二次再结晶的形成是由于初次再结晶后试样的组织形成了织构抑制作用,小角度晶界抑制晶粒正常长大,大角度高能晶界迁移率高,具有大角度晶界的晶粒以取向长大方式发生二次再结晶。当退火温度高于1 000 ℃时,升温和冷却速率大于5 ℃/min可以有效抑制二次再结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Bi-2223)/Ag超导带材冷压工艺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冷压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带材的致密度和晶粒取向度,最终改善了带材的超导性能。带材优化的冷压工艺参数是838℃/60h+冷压+838℃/60h+冷压+838℃/60h,第一次压力为2GPa,第二次2.5GPa;冷压压下速率为1.5×10^-4mm/s。  相似文献   

9.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实验室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工艺试制的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钢)组织、织构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实验室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试制的Hi-B钢热轧板显微组织及织构在厚度方向上存在不均匀性.常化板表面脱碳层铁素体晶粒明显粗化,常化板织构基本继承了热轧板相应的织构类型,仅织构强度不同.一次大压下率冷轧后,晶粒及其晶界沿轧向被拉长形成鲜明的纤维组织,织构主要为α纤维织构和γ纤维织构,脱碳退火后试样发生回复和再结晶现象并形成初次晶粒组织,脱碳退火后织构分布较为集中.温度升高至1000℃时二次再结晶开始,1010℃时钢中晶粒发生异常长大,高斯织构强度达到61.779.成品磁感为1.915 T,铁损为1.067 W·kg-1.   相似文献   

10.
低成本的C2680黄铜带材广泛在接插件中使用,弯曲性能是带材的重要特性之一,可以采用R/t值评判。由于晶粒内滑移以及应力集中,使弯曲表面形成了光滑面、褶皱面和裂纹面。试验表明,轧制工艺及退火工艺对获得弯曲性能优良的带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底料的晶粒度影响着带材的弯曲性能,晶粒度在20μm时,弯曲性能不良,晶粒度在10μm时,弯曲性能良好;适当增加退火次数有利于改善带材晶粒的均匀性,提高带材的弯曲性能。  相似文献   

11.
IF钢的第二相对织构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熙宇  何崇智 《钢铁》1995,30(10):53-57
本文用X射线衍射的ODF分析和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对IF钢中析出相对织构转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轧过程中织构的形成与奥氏体(111),和(110)以向以及平行轧面的晶粒晶面的相对畸变大小有关,同时受动态再结晶作用,冷轧过程中由于析出相对(110)(111)和(112)(111)滑移系开动的影响不同,则对种种轧制织构转变民不同;在退火过程中,退火织构的形成受随机取向晶粒中析出相和冷轧织构晶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半连续铸锭热轧及多道次冷轧和退火”与“铸杆连续挤压及多道次冷轧和退火”两种工艺制备了C19210合金带材。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该合金带材的晶粒组织,采用万能拉伸机、硬度计和涡流导电仪测试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结果表明:连续挤压工艺更利于细化晶粒,制备的带材折弯性能更优异;而热轧工艺制备的带材由于热轧过程固溶更充分,时效过程能析出更多的第二相,使得热轧工艺制备的带材力学性能、导电率和抗软化性能略优于连续挤压工艺。  相似文献   

13.
单取向电工钢板作为软磁材料其磁特性包括激磁特性和铁损特性必须良好。取向硅钢生产是通过在最终退火中使之产生具有(100)[110]方位的高斯织构来获得轧向激磁特性和铁损特性优良的成品。它是利用析出相例如氮化物、硫化物弥散分布基体中抑制正常晶粒长大让高斯晶核反常长大而获得的,因此在高温退火中保护好已经形成的析出相和防止高斯晶核过分长大是很要重的。  相似文献   

14.
据“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1986:54~57:1621-1622报道,用ODF分析测定了晶粒生长两个阶段织构的发展。二次再结晶前,在晶粒长大过程中高斯织构强度增加。在初次再结晶基体内,二次再结晶晶粒尺寸是高斯晶粒尺寸分布和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Mn和S对冷札0.5%Si钢等时退火过程中的晶粒长大和炽构发展的影响.尽管Mn和S都对晶粒长大有所影响,但Mn含量对其造成的影响随S含量而变。在含有0.004%~0.017%S的钢中,Mn含量的增加使细硫化锰析出粒子数量减少.从而促进晶粒长大.然而在S含量低于0.001%的超低S钢中。添加Mn后出现了MnSiN2沉淀,所以反而会抑致晶粒长大。另一方面,伴随晶拉长大的再结晶织构变化仅仅取决于Mn的含量,较高的Mn含量导致{222}织构组分增加。这和与MnSiN2沉淀平衡的溶质N含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BiPbSrCaCuO/Ag超异带材织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华  王祖堂 《稀有金属》1993,17(6):410-412,416
采用XRD和SEM分析技术试验研究了BiPbSrCaCuO/Ag高温复合超导带材织绝形成过程,发现带材在冷加工过程中形成加工织构,在烧结过程以加工织构为诱导而逐渐形成很强的再结晶织构,即带材最终所表现出的织构,带材的临界电流密度Jc值随织构程度增强而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稀土》2015,(4)
在实验室模拟了某钢厂罩式退火工艺,利用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XRD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稀土低碳钢冷轧板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对组织织构演变的影响。退火后成品板为饼形晶粒,退火过程中{001}110织构逐渐减弱,{111}织构逐渐增强且在成品板中保留一定量的{112}110织构。退火过程中有Fe3C析出且对组织织构演变影响较小,稀土元素在650℃时依附于Fe3C上析出,起到了稀土元素的微合金化作用,Al N在600℃以上析出,促使再结晶晶粒定向长大对饼形晶粒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热力学及动力学计算表明退火过程中Mn S没有析出,其对组织织构演变影响极小。  相似文献   

18.
轧制超薄带时平整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多辊轧机轧制厚度小于001mm的金属和合金超薄带时,整个带材表面易产生橘皮状波纹,很不平整。本文研究了前张力、总压缩率、带材边部质量、轧辊表面光洁度和材质等工艺因素对橘皮状波纹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带材变形区形状、沿宽度的延伸、应力和织构等,分析证明产生橘皮状波纹的原因是遍布带材上各点的不均匀变形应力,这种不均匀变形主要是由于轧辊表面粗糙度和带材晶粒变形各向异性造成的。由于带材厚度极薄,抗弯能力小,因此在很小应力作用下就产生布满带材表面的橘皮状波纹。实验证明,采用合理的工艺制度,可以消除橘皮状波纹,得到平整的超薄带材。  相似文献   

19.
退火温度对Ti-3Al-4.5V-5Mo钛合金显微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Ti-3Al-4.5V-5Mo钛合金丝材显微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 初生α相的形态逐渐由条状α和球状α的混合组织向球状组织过渡, 晶粒尺寸逐渐增加. 当退火温度达到880 ℃时, 转变成粗晶片状组织. 两相区退火时,α相出现(φ1,~0°,φ2)织构组分, 其强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加,β相(φ1,~0°,φ2)织构组分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强. Β区退火后织构依然明显,α和β相织构分别主要为(φ1,~0°,φ2)和(φ1,~45°,0°).两相区退火加热时,α和β相发生了原位再结晶和形核长大再结晶, 在随后的炉冷过程中, β相向α相的转变主要是以在原有α相颗粒上的长大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20.
采用 XRD 和 SEM 分析技术试验研究了 BiPbSrCaCuO/Ag 高温复合超导带材织构形成过程。发现带材在冷加工(拉拔和轧制)过程中形成加工织构,在烧结过程中以加工织构为诱导而逐渐形成很强的再结晶织构,即带材最终所表现出的织构。带材的临界电流密度 J_c 值随织构程度增强而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