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类型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45例前置胎盘分为轻度组(16例)及重度组(29例);对其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组产妇剖宫产率、诊断时孕周、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产前出血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产后5min Apgar评分<7分者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有很大的差异,没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可循;重度前置胎盘对母儿危害更大,应适时分娩,以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病因及临床治疗结局,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54例前置胎盘的资料。结果妊娠次数及年龄是前置胎盘的重要原因;前置胎盘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显著增加;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早产率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免多次妊娠,可降低前置胎盘的发生;中央型前置胎盘病情最凶险,适时剖宫产,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子痫前期和子痫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亲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SABC(链霉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技术)对正常妊娠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和子痫组(每组各20名孕妇)胎盘组织中的VEGF和PLGF进行检测。结果各组孕妇胎盘组织中的VEGF和PLGF主要分布于滋养叶细胞,其次是蜕膜组织,绒毛血管内皮细胞和部分间质细胞也有表达。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VEGF和PLGF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痫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和PLGF在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的下降可能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期待疗法对治疗前置胎盘的可行性,避免孕妇避免诱发宫缩,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方法对分娩的前置胎盘[经B超检查和(或)剖宫产术中证实]患者90例,将其中62例中入院时前置胎盘阴道大出血、自发子宫收缩强烈、孕足月及孕妇及家属要求而行刮宫产终止妊娠共30例作为对照组;其余60例作为观察组(均知情同意)进行期待疗法,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比较2组患者在分娩孕周、产前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围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病死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方面上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前出血比较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产后出血少、孕周延长、产褥感染少、新生儿体质最增加、Apgar评分改善、RDS下降(P<0.05)。结论在严密监测下通过期待疗法治疗前置胎盘能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延长孕周,增加新生儿体重,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其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几种特殊类型前置胎盘超声诊断,对临床处理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晚期前置胎盘15例超声诊断资料。结果本组经超声诊断患者1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出血6例,副胎盘前置2例,环状胎盘前置1例,膜状胎盘前置1例,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5例。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前置胎盘的重要手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尽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临床特征和有效治疗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前置胎盘病历4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有34例在本院终止妊娠,其中足月妊娠发生率为2.1%,有正常分娩曾作人工流产和引产史的占80.5%,未分娩但曾行中孕引产、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和自然流产史的占19.4%,孕龄在27~30周占8.0%,31~34周占6.7%,35~36周占33%,37~38周占53%。中央性前置胎盘占56.8%,出血时间在28~35周;部分性前置胎盘占23%,出血时间在30~30周;低置性前置胎盘占20%,出血时间在37~39周。产妇失血性休克发生率前置胎盘组(25%)非常显著高于正常组(0.4%),行剖宫产占36例,占90%,阴道分娩4例,占10%。结论根据临床特征和有效治疗措施,选择分娩方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中期妊娠12~28周无诱因阴道出血,临床多以各种流产收治,但前置胎盘是出血原因之一,因中期妊娠期间胎盘分布面积较大,在孕28周前,常常看到有胎盘低置现象,随孕周进展,胎盘面积相对缩小而恢复到正常位置,其处置与预后也不同于晚期妊娠的前置胎盘,所以对这种现象我们称为胎盘前置状态。本文收集分析了我院近2年来由B超确诊的65例典型病例,提出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出血的诊断及超声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发生的因素对胎儿的影响,加强对前置胎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8例前置胎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前置胎盘病例在同期孕产妇中发生率为0.58%。(2)无前置胎盘病例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前置胎盘病例(P<0.01)。结论预防前置胎盘的发生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再次剖宫产对产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236例行再次剖宫产术产妇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 腹腔粘连108例(占45.8%);术中发生大出血34例(占14.4%);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发生23例(占9.7%);术后感染15例(占6.4%),产妇均痊愈出院。胎儿宫内窘迫39例(占16.5%);新生儿窒息36例(占15.3%);围产儿死亡4例(占1.7%)。结论 剖宫产术增加了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安全风险,其术后的长期安全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前置胎盘是中晚期妊娠并发症之一,特点是无痛性阴道出血,起病急,出血猛,危及母婴生命,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是剖宫产,剖宫产术中手术入路、术中出血是关键的问题。本文总结了5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认为手术入路视胎盘位置而定为妥,术中采用热敷、按压子宫,缝扎创面出血点加宫缩剂等常能奏效,口服米索可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1.
正常胎盘附着于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孕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端,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多见于经产妇,尤其是多产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孕妇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及围生儿的结局。方法通过把26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患者与108例未发生腹水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26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患者宫产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54.6%的比例(P<0.01);病死率为7.7%,与无腹水组的4.6%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经积极治疗,孕周>34周新生儿存活率高,适时终止妊娠是其有效方法,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疤痕子宫晚期妊娠分娩结局,探讨疤痕子宫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疤痕子宫晚期妊娠分娩的患者资料。结果发生疤痕子宫的原因为前次妊娠行剖宫产184例,手术指征依次为:原因不详、胎位不正、头位难产、社会因素、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巨大胎儿、过期妊娠、头盆不称、前置胎盘及产前出血、引产失败、疤痕子宫等。另外18例发生疤痕子宫的原因多为子宫肌瘤剔除术(15例)。202例中,阴道分娩21例,发生子宫破裂1例,剖宫产181例,同时行绝育术29例。剖宫产术中见子宫下段肌层菲薄及缺损20例,子宫不全破裂1例,均为前次行剖宫产所致的疤痕子宫。有较严重的腹膜、大网膜、子宫壁、膀胱、附件等粘连61例。剖宫产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自然分娩组。结论提倡阴道分娩,可减少剖宫产及再次剖宫产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危险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妇女羊水偏少时,阴道试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及24h尿雌三醇与肌酐的比值,比较分析125例B超诊断羊水偏少者(观察组)和125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宫腹腔镜配合辅助生殖技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将其输卵管病变程度,分类为轻、中、重度。358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80例为宫腹腔镜手术联合辅助生殖技术组;对照组178例为宫腹腔镜手术组。实验组患者术后行促排卵及监测排卵,必要时行人工授精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监测排卵,指导性生活时间,争取及早妊娠。分析各组疗效及妊娠率。结果轻度患者的妊娠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中、重度患者的妊娠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其妊娠率与输卵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术后联合辅助生育技术,其妊娠率尤其是中、重度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利凡诺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04年5月至2006年3月住院妊娠14~27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在进行利凡诺羊膜腔注射术前,予米非司酮口服;对照组不予米非司酮口服。观察两组注药到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到胎儿娩出时间、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出血量及宫颈撕裂伤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从注药到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到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缩短(P<0.01);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及宫颈撕裂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是较为理想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的母婴结局,寻求最佳处理方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70例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母婴的妊娠结局与同期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作对照,并分析围产儿结局与分娩孕周的关系。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生率为2.53%,其剖宫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等均高于对照组,而规律产检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34周后终止妊娠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孕34周前终止妊娠者。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系统管理对预防、降低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孕周已达34周以上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即可终止妊娠,剖宫产是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采用期待疗法后的产前表现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通过对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应用期待疗法,观察产时护理与产后护理,对不能渡过危险期的患者及时终止妊娠。结果前置胎盘产妇98例,均在本院妇产科分娩。其中92例胎龄达36周以上且胎儿肺成熟。其中剖宫产82例,活婴76例,6例早产胎儿经抢救无效死亡。自然分娩10例,婴儿均存活;体重平均2480g。6例来院时胎儿已死亡;未出现产妇死亡。结论对前置胎盘产妇的护理应注重病情观察及应急预案,并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期待疗法可成为前置胎盘患者的一种临床可行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胎盘的危险因素、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分析其病理改变情况,以及早产胎膜早破胎盘的发生与早产儿缺氧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我院入住孕妇中选择早产即无合并症也无胎膜早破为对照组。选取胎膜早破早产胎盘为观察组,各89例和57例。对2组孕妇进行血液检查,常规HE染色观察胎盘形态学的变化,并对新生儿分娩时的情况与新生结局总结。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脐血周炎、绒毛间质纤维化、胎膜炎、绒毛膜炎、绒毛膜板炎、胎盘梗死的情况在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为(P<0.01),新生儿Apger评分、C-反应蛋白、肺炎、败血症等围产期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确措施处理早产胎膜早破胎盘,可以减少早产儿的并发症,以降低围产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早产胎膜早破胎盘的病理变化,易引起新生儿感染、缺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结局。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42例高龄孕妇(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分娩的非高龄初产妇4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宫产率明显增加,其剖宫产指征为高龄、合并内科疾病、产科原因;观察组剖宫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高;并发症和合并症多;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两组无差异;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胎儿窘迫、围生儿窒息、死亡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初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增加,属高危妊娠,加强孕妇保健,积极预防、治疗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加强分娩监护,慎重选择分娩方式,使母婴安全度过妊娠和分娩期,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