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根据水文站位置和控制面积的不同,通过实测流量过程采用错时段相加或相减,得到黄金坪水电站坝址洪水系列,用年最大值法选样,统计分析坝址天然设计洪水。结合大渡河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分析洪水地区组成,确定上游在建的双江口、长河坝水电站对黄金坪水电站设计洪水的影响程度,提出黄金坪水电站的设计洪水成果。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桥巩水电站洪水设计时,对桥巩水电站洪水系列的插补延长和历史洪水个数比较多的不连续系列在不同的考证期内,其经验频率的计算,以及论述上游龙津水电站对桥巩水电站坝址设计洪水的影响分析,以确定其设计洪水成果.  相似文献   

3.
赵玉龙  杨水陆 《红水河》2007,26(B10):11-14
红水河桥巩水电站洪水设计时,对桥巩水电站洪水系列的插补延长和历史洪水个数比较多的不连续系列在不同的考证期内,其经验频率的计算,以及论述上游龙滩水电站对桥巩水电站坝址设计洪水的影响分析,以确定其设计洪水成果。  相似文献   

4.
大兴川水电站批复的初步设计阶段坝址计算洪水成果采用的水文系列资料为1953~2005年,近年来,水电站所在二道松花江流域发生了2010.7.28和2013.8.16两场特大洪水。考虑到特大洪水年份对水文成果的影响,利用汉阳屯、两江口、大甸子、大蒲柴河、松江5个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将洪水系列延长至2013年,对大兴川水电站坝址设计洪水进行了复核。通过分析计算,本次水电站设计及校核洪水复核成果远大于原设计成果,其结果可为大兴川水电站防洪调度提供重要的水文数据支撑,同时复核方法也可为其它类似水利工程洪水复核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乌江彭水水电站上游兴建了红枫、百花、乌江渡、东风等水电站,洪水分析必须对上游受水库调节的洪水进行还原计算.分析乌江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对历史洪水量级和重现期进行考证,加入受上游水库影响还原后的天然系列,分析计算天然坝址设计洪水和入库设计洪水.结合乌江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分析洪水地区组成,确定上游在建的骨干水库构皮滩水电站对彭水水电站设计洪水的影响程度,提出彭水水电站的设计洪水成果.  相似文献   

6.
文中分析了洪水系列延长后对桓仁、回龙山、太平哨设计洪水参数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论证,得出桓仁、回龙山、太平哨水电站坝址洪水,仍可沿用原审定成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长江 《人民长江》2006,37(3):13-14
乌江为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流域面积87 920 km2.构皮滩水电站是乌江干流开发的控制性工程,总库容64.51亿m3,装机容量3 000 MW.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兼顾航运、防洪及其它.介绍了在分析乌江暴雨洪水特性的基础上,运用乌江干流江界河等站实测水文资料和大量历史洪水调查资料进行的水电站坝址设计洪水、区间洪水、入库洪水等主要水文分析计算成果.采用干支流流量叠加法,计算入库洪水系列,以频率分析法计算入库设计洪水.干流入库站为乌江渡,区间采用黄鱼塘和洞头站流量过程叠加放大;同时也采用水量平衡法推算区间入库进行比较.根据坝址洪水和入库洪水相关关系,分别插补出1830、1912、1920年入库洪水洪峰及4个时段洪量值.各历史洪水年份的重现期采用与坝址洪水取为一致.入库设计洪水的计算,采用与坝址设计洪水计算相同的方法,计算洪峰及各时段洪量系列的经验频率;按矩法计算参数,采用P-Ⅲ型适线,得到100 a一遇洪峰流量为22 500 m3/s,24 h径流量为17.9亿m3.  相似文献   

8.
丹竹坪水电站黄沙坝址设计洪水计算由于流量资料不足,又难以使用相关法来插补延长.只能用暴雨资料来推求工程设计洪水.通过历史洪水调查,分析黄沙河的洪水特性,根据其设计暴雨雨型,经过产流汇流分析计算和实测洪水单位线,采用瞬时单位线、历史洪水经验频率分析等方法,推算出黄沙坝址设计洪水.  相似文献   

9.
设计洪水是水电站工程规模论证的基础。以马来西亚Baleh水电工程为例,提供了基于水位观测资料的坝址设计洪水计算方法,以及资料短缺情况下坝址可能最大洪水PMF分析方法,基于马来西亚政府刊印的水文手册的小区域设计暴雨、设计洪水估算方法。通过多方法计算、定性评价等,合理确定了设计洪水,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0.
山坪水电站阿什贡坝址位于青海省贵德县境内,为黄河干流贵德河段新增规划梯级,上游有龙羊峡水库、拉西瓦水电站、尼那水电站.龙羊峡、拉西瓦、尼那对拟建的阿什贡坝址施工洪水有影响.文章根据龙羊峡、拉西瓦、尼那的调度方式并结合龙羊峡多年蓄水情况及贵德水文站实测流量对考虑上游水库影响的阿什贡坝址施工洪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