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黏土稳定剂作为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广泛地被应用于油气藏开发过程中。为更好地评价其防膨性能,优选出合适的黏土稳定剂,需采用更有效的评价方法和仪器。通过对比现有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发现室内试验常用的评价静态防膨率的膨胀仪法存在一定不足:重复性较差,实验误差较大,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本次研究对膨胀仪测试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岩芯粉末和膨润土分别对2种黏土稳定剂进行线性防膨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针对八区530克下组油藏低孔、低渗、水敏性较强致使注水井注入压力高无法满足配注要求的问题,通过开展防膨机理研究,利用室内试验优选出粘土稳定剂及配液浓度,采取多种方式对储层进行保护,水敏得到了一定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新疆油田类似的水敏性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交实验合成一种季铵盐型阳离子粘土稳定剂。当粘土稳定剂加量为1%时,其防膨率可以达到87.6%。与NH4Cl复配可以提高其防膨率并节约成本,同时保证其很好的热稳定性。岩屑滚动回收和耐水洗实验证明该粘土稳定剂具有长效性。  相似文献   

4.
强1块本身储层物性差,属于低孔、低一特低渗储层,粘土含量高,水敏表现为中等偏强。对于这种低渗区块进行注水开发时,储层的保护措施尤其关键。针对上述特点,确定各种工作液注入时相关临界值参数,同时开展防膨剂优选和注入水质的研究,采用离心法和X衍射法筛选了12种防膨剂的防膨效果,并进一步优化防膨剂的注入方式和注入浓度。结果表明,6#防膨剂效果好,现场可以先期采用注入质量分数为1%段塞,之后采用防膨剂质量分数为0.5%连续注入;从而实现该块自实施注水以来,注水压力稳定,且达到日配注量的要求,成功实施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5.
分析川西地区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的物性特性和孔喉尺寸,计算与川西地区储层孔喉匹配的小分子量聚合物粘土稳定剂分子量控制范围。通过合成优化实验,合成出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粘土稳定剂产品。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对该系列粘土稳定剂与川西地区储层孔喉尺寸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国内外油田酸化用粘土防膨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重要的油田酸化用粘土防膨剂分类以及酸化用粘土防膨剂的作用机理.并对其使用范围及技术、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沙丘5井区注水防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沙丘5井区具有中-强水敏的特性,详细分析了水敏性给注水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阐明了产生水敏的机理。完成了储层水敏性的评价。从17种防膨剂中筛选出RWD-05做为选用防膨剂,并对注入浓度注入方式进行了全面评价,对现场已实施的多种防膨方式进行了全面的对比与评价,在研究充分的基础上,现场采用了连续降浓度的防膨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尕斯油田暂堵选层酸化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尕斯油田储层多而薄,非均质性严重,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各储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敏、酸敏、速敏和盐敏等油藏特征,并为了消除储层突出的层间和层内矛盾,更好地改造油层,使尕斯油田单井产量和水井的配注量尽早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室内酸液确定试验、酸液主要添加剂选取试验、酸化暂堵剂研制试验、低伤害多效酸液添加剂 L S T系列试验等筛选出适合该油田暂堵选层的酸化配方。现场试验表明,暂堵选层酸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既暂堵了目的层,解放了不产液层和不吸水层,又较好地消除了地层伤害,尤其对水井结垢而引起的堵塞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9.
通过静态观察实验以及岩心动态流动实验, 研究了煤岩吸水膨胀对储层的影响, 揭示了煤岩水敏机 理, 提出了防治煤岩水敏的方法。水敏实验结果表明, 煤岩很容易发生水敏, 对地层产生较大伤害。膨胀实验显示, 煤粉在低矿化度的流体中更易发生膨胀。对煤粉充填压实岩心进行的流动实验结果表明, 黏土矿物水化膨胀, 产生 微粒运移, 使渗透率下降, 对储层的伤害具有不可逆性, 而 KC l对抑制煤岩膨胀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江汉油区地层水矿化度高,根据室内试验显示,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容易产生结垢;另一方面矿化度太低的注入水对部分区域来说因水敏性而引起粘土膨胀。因此,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需要加强动态观察和生产管理,在注水过程中加入适当的阻垢剂减少结垢,对于水敏伤害,则可以加入合适的防膨剂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由丙烯酰胺、氯乙醇、二甲胺制备阳离子单体的方法。由制备的正氦阳离子单体合成了N,N—二甲基乙基丙烯酰的均聚物。N,N—二甲基乙基丙烯酰胺同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并且确定了聚合的条件,对聚合物结构参数作了某些测定。对配装用粘土作了防膨性能同共聚物组成关系的分析,确定了聚合物随粘土防膨要求不同,阳离子度可由聚合条件给予调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理论作简要分析和评价,指出基于静态经济分析的现有理论的局限性,提出按动态经济分析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理论和方法,并分析了露天开采程序、工作帮坡角、露天矿开采强度、贴现率、以及矿石价格和开采成本变化对露天开采境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溴代环己烷和烷基叔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类具有全新结构的黏土稳定剂,并考察其防膨效果和长效性,通过XRD和SEM分别从微观和直观上对所研制产品防膨效果进行表征.产品A的防膨率为77.06%;冲洗11次后,膨胀率为28.70%;由XRD谱图可知其晶粒大而完整,层间距为1.309 nm.结果表明,自制产品A具有防止黏土矿物水化膨胀、控制黏土微粒分散运移等一系列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4.
萨尔图北一、二排西上返区块采出程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大庆油田萨尔图中部开发区北一、二排西部区块主力油层葡萄花油层Ⅰ组结束聚合物驱油后即将上返到萨尔图油层萨Ⅱ10~萨Ⅲ10单元层注聚合物,这个区块是大庆油田第一个二类油层聚合物工业驱区块,其注聚合物前的采出程度的准确标定关系到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工业驱的效果评价和进一步推广应用.通过对该区块的动态、静态资料的四种不同计算采出程度方法优缺点加以分析对比,认为"静态资料法"比较合理,并将该方法计算结果标定为区块注聚合物前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X-射线衍射仪评价防膨剂效果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化膨胀能力最强的钠蒙脱石为研究对象,利用X'Pert Pro粉晶X-射线衍射仪测试蒙脱石(001)晶面间距的原理,探索性地建立了使用X-射线衍射仪直接、快速评价防膨剂防膨效果的方法和实验流程.系统总结了钠蒙脱石在去离子水、有机防膨剂、无机防膨剂中的(001)晶面间距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蒙脱石(001)晶面间距的变化能够直观的反应防膨剂的防膨效果.并且采取了先抑后膨、先膨后抑的方法对防膨剂的稳定性、持续性进行了评价,拓宽了评价防膨剂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6.
大庆萨中二类油层对三元驱油体系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庆萨中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分析一、二类油层岩心的矿物组成和孔隙结构特征,绘制一、二类油层砂的吸附等温线,考察化学剂在天然岩心上动态滞留量,比较一、二类油层的吸附差异;通过单一矿物对三元组分的吸附实验,分析二类油层高吸附的原因.结果表明:二类油层的黏土矿物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一类油层的,且绿泥石质量分数较高;二类油层的渗透率约为一类油层的1/3,喉道半径较小.三元驱油体系中3种化学剂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量明显大于骨架矿物的,三元组分的吸附损失主要由黏土矿物引起,其中绿泥石对化学剂的吸附作用较强.3种化学剂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NaOH和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较高,HPAM的饱和吸附量较低;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受岩心性质影响较大.3种化学剂在二类油层岩心的动态滞留量均高于一类油层岩心的,NaOH和表面活性剂的动态滞留量低于静态吸附量,HPAM的动态滞留量大于静态吸附量.该研究结果为复合驱油体系配方优化及矿场试验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硫酸高铈为引发剂,合成了淀粉接枝DMDAAC(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在讨论引发剂浓度、PH值、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影响的前阶段工作基础上[1],研究淀粉与DMDAAC比、反应物浓度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对接枝共聚物进行红外表征,并评价了接枝共聚物的粘土防膨性。  相似文献   

18.
兴安岭群油层粘土矿物含量较高,胶结疏松,注水过程中存在较强的速敏伤害。本文以速敏实验为基础,结合现场生产参数,通过理论推导,计算出该油层常规注水井和压裂注水井的速敏伤害半径和解除伤害的最佳酸化半径,通过现场7口井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速敏试验表明,兴安岭群油层存在中等偏强~强的速敏伤害,常规注水井Ⅰ~Ⅳ油层组伤害半径分别为2.42m、0.94m、1.30m、0.26m,压裂注水井Ⅰ油层组存在速敏伤害,伤害半径为3.3m。酸化设计的规模应以解除地层伤害,且取得最大效益为准则。常规注水井Ⅰ~Ⅳ油层组的最佳酸化半径分别为2.4m、1.6m、1.6m和1.8m,压裂注水井Ⅰ油层组酸化半径为3.3m。兴安岭群油层7口井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用于指导其它砂岩油层的酸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电厂现场水样,投加不同水处理剂,进行静态阻垢试验和静态旋转挂片试验,比较各药剂的阻垢及缓蚀性能,筛选出适合该水质的水质稳定剂,确定其最佳控制参数,为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现场运行方案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X油田渗透率曲线特征异常的情况,进行室内评价实验及矿物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岩样具有强水敏性。无因次采液(油)指数分析显示,水敏的存在使得此油藏在高含水期不能通过提液延长稳产期。建议采用水/气交替注入开发方式,并在注入水中加入2%的防膨剂。数值模拟结果证实该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