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浩口油田是典型的低渗透油田,以抽油机举升方式为主,由于结盐、结蜡、偏磨、腐蚀及单井产液量低、流体物性差、井身结构复杂等原因的影响,2008年上半年油井免修期只有289天。频繁的修井作业给油田开发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在分析影响油井免修期的各种基础上,加强机理研究及技术攻关,综合应用针对性配套技术,油井免修期指标不断提高,有力保障了油田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2.
江汉油田江汉片区原油开采大部分进入二次开采阶段,目前以机抽增采方式居多。由于油井投产年限久,地层原因及工程因素的变化,部分油井维修作业周期变短,检泵作业增加了作业成本的同时,也对江汉片区产量带来了影响。为提高检泵周期,从检泵作业现场工作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因素影响,可采用清防蜡技术、合理选择防砂工艺、预防抽油杆断脱、管泵漏失治理、细化注采管理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抽油杆断脱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抽油杆断脱次数不断升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减少抽油杆断脱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在减少维护性作业及提高油井免修期方面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油井结蜡造成抽油杆超负荷运行,影响到抽油杆的使用寿命,由于结蜡严重而引起的油井作业在维护性作业中所占比例也较高.在室内实验条件下对延长油田的含蜡原油分别进行变频、变功率的磁场、超声波以及二者耦合处理,实验证实,在参数为超声波功率20W、频率20kHz以及磁场功率800W、频率2kHz的耦合处理后,原油降粘效果最好;含蜡量减少,原有粗大的蜡晶结构被破坏.现场应用表明,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安装了防蜡器的油井耗电量减少4.62%,产量有所增加、抽油机载荷下降5%,平均检泵周期延长2倍以上,防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安塞油田坪北区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油井结蜡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坪北区的油藏特征,进行了空心抽油杆注热载体清蜡技术的试验,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广空心抽油杆注热载体清蜡技术,解决油井结蜡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考虑了井斜因素与抽油杆柱在井下的工作受力情况,建立了相邻扶正器间杆段的力学模型.运用纵横弯曲梁及弹性稳定理论,结合工程实际,分析得出了在全井各种井段合理安装抽油杆柱扶正器间距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下部受压杆段安装扶正器间距的规律是由下往上间距逐渐增大,安装扶正器的间距大小与扶正器直径、抽油杆直径、杆柱的受力及井眼弯曲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影响抽油杆偏磨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井斜;二是柱塞下行阻力;三是底部油管屈曲。通过应用摩擦强度的概念对这三大因素的分析发现,井眼轨迹的弯曲、底部油管屈曲是抽油杆偏磨的主要因素,井斜、柱塞的下行阻力所引起的偏磨并不严重。对彩南油田抽油杆偏磨情况分析后,得到如下主要结论:在弯曲井段,全角变化率越大,杆管摩擦强度越严重。在斜直井段,当井斜角大于4度时,需要考虑安放抽油杆扶正器;在大间隙柱塞副、低粘度井液、小泵径的油井工况下,柱塞的下行阻力并非是抽油杆偏磨的主要原因;上冲程在柱塞拉动下,底部油管发生屈曲,由此形成的杆管之间的摩擦强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潭口新区建设方案编制以节能降耗为出发点,机采系统依靠井底流压和目标产量确定工作参数,杆柱组合采用能耗最低设计方法,根据斜井抽油杆侧向力分布状况设计抽油杆扶正器设置间距;注水系统优化地面管网布局,降低了高压注水单耗;集输系统对单井集油管线进行了优化设计,充分利用油井伴生气资源,实现了单管常温集输和单管油气密闭集输,减少了原油损耗,降低了区块的能耗水平。  相似文献   

9.
油井管杆偏磨,造成管、杆过早报废,使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大,成本上升,这种情况成为制约油井高效开采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特提出采用抽油杆扶正防偏磨技术和油管扶正器技术、油管旋转井口防偏磨技术和抽油杆旋转悬绳器防偏技术、润滑防偏磨技术等具体对策解决实际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重力热管的高效传热特性,将其应用在井筒流体加热过程中,分析了重力热管加热效果的外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重力热管在不消耗额外能量的条件下,利用深部流体能量提高井筒上部流体的温度,能起到均衡井筒温度场的作用,进而改善井筒温度分布剖面.室内实验表明:工质类型、工质充液率、真空度对重力热管的传热效果有很大影响.矿场试验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将原油温度加热到原油凝点以上,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流动性,井底抽油杆载荷,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重力热管加热过程受井底温度、热管下入深度、油井产液量以及原油物性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井底温度、热管下入深度、油井产液量的增加,重力热管的传热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11.
八面河油田目前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油井防偏磨工艺,而在高含水的井液中易导致杆、管偏磨机率增加,随着含水率的上升,偏磨失效井次也相应上升。所以,应在传统的油井防偏磨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应用新技术。而空心杆油润滑防偏磨工艺的技术可以对油井偏磨防治起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辽河油田欧利坨区块抽油机油井结蜡情况及清蜡方式进行探讨,进行化学清防蜡技术的研究,以解决电加热清蜡成本高、化学清蜡+热洗清蜡地层污染严重等问题,延长热洗周期、降低成本、减少地层伤害,保证油井正常生产。在对欧利坨区块原油性质分析的基础上,从化学防蜡剂参加组成晶核、改善结蜡表面、提高蜡分散性三方面入手,经过室内静态、动态实验筛选出界面张力低、防蜡效果较好的混合型PR-PI/LH-Ⅱ清防蜡剂。经过在欧利坨区块8口油井现场应用试验,热洗平均周期从试验前40 d延长到135 d,生产过程电流稳定,仅这8口试验井每年可节约成本24.72万元,试验证明PR-PI/LH-Ⅱ型清防蜡剂适合欧利坨区块抽油机油井高含蜡原油生产。若将加药车定期加药改为点滴加药泵连续加药或安装井口加药包,防蜡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3.
浅析广北油田结蜡机理及清防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北油田为水敏油田,生产油井结蜡严重。我们经过长期探索,从油藏特征、结蜡机理、结蜡影响因素及清防蜡实践入手,找到了适合广北油田的清防蜡工艺技术,对水敏、高含蜡型油藏有借鉴意义。实践表明,首选化学清防蜡与机械清蜡对地层完全无污染。焖井车温井对地层污染小,但其有效深度为300m左右,对日产液量在15~30t的油井,清蜡效果最好。热洗车热洗清蜡可用本油田油井的所采井液为洗井液,能有效解决地层配伍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抽油机生产的油井中,由于井斜、拐点变化大以及生产动态变化等原因的影响,导致油井杆管偏磨现象严重,检泵作业频繁,既增加生产成本,又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超高分子内衬油管是在普通油管内衬人超高分子聚乙烯管,使杆管之间的钢与钢摩擦转换为钢与耐磨性能更好的内衬材料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管杆偏磨和缓解结蜡,延长检泵周期和清蜡热洗周期,间接提高油井产量。  相似文献   

15.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低沉没度井数不断增加,油田地质条件日趋恶劣,油套管柱扭曲变形,抽油井的杆管工况恶化,杆管偏磨问题日益突出。鉴于此,研制开发了DCB-22型抽油杆多功能保护器。该工具具有中途吸震、自磨、自动旋转、自动偏移的功能,较好地解决了杆管偏磨、抽油杆柱震荡和脱扣等问题,在杆管偏磨防治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分析张天渠油田抽油机井油管和抽油杆偏磨状况,认为造成油管和抽油杆偏磨的主要因素为井眼轨迹、管柱失稳、油井工作参数等。据此制定"地面调参、井下优化设计、井身安装防偏磨工具、加强现场监督"四位一体防偏磨技术对策,在地面采用长冲程、低冲次的抽油机工作制度,优化设计加重杆参数,采用防磨油杆和接箍扶正器及加强现场监督。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水驱抽油机井抽油杆柱受力状态的分析,应用抽油杆柱屈曲挠曲微分方程建立杆管偏磨条件,确定杆管偏磨临界压力;应用波动方程把实测悬点示功图转化泵的示功图的方法确定抽油杆轴向分布力和轴向压力.并建立了水驱抽油机井杆管偏磨诊断方法,从而判定杆管是否偏磨和偏磨原因.利用该方法诊断107口井,杆管偏磨诊断符合率达到84.3%,对比分析采取偏磨治理措施生产一个检泵周期的井62口,平均检泵周期延长了239天.  相似文献   

18.
泡沫冲砂、洗井就是利用泡沫流体粘度高、密度小、携带性能好的特点,将泡沫流体作为携带液或压井液,从油管中打入油井,利用泡沫流体冲散井内积砂或结蜡并携带其从套管返出,达到洗井、冲砂的目的。泡沫冲砂、洗井应用于低压油井,能有效解决低压、负压井冲砂洗井的难题,对保护油气层、提高洗井效果进而缩短油井产量恢复期和延长油井免修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