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分析了公众电信网应急通信服务面对的用户,探讨了使公众电信网具备应急通信能力的技术,并对公众电信网上提供应急通信服务的研究领域及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首先提出公众电信网应急通信系统的相关流程,然后对每个应用流程进行了分析,给出各个流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研究内容,最后指出了公众电信网应急通信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应急通信技术体系及标准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通信是应急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通信的发展使应急通信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文章从多个角度总结了应急通信的技术体系,应急通信包括通信保障与通信恢复两个核心,涉及个人紧急情况和公众紧急情况,要满足公众、政府之间四个环节的通信需求,网络包括专网和公网两种类型。进而探讨了应急通信标准化工作,并建议加强新一代应急通信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暴露了我国应急通信系统不能满足突发事件通信需求,必须研究新型应急通信技术以克服当前应急通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平流层通信技术实现应急通信系统的方法:在由飞艇组成的高空航空平台上装载基于微波技术的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和蜂窝移动基站,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用于突发事件的指挥通信,蜂窝移动通信用于公众通信。分析表明,平流层应急通信系统符合应急通信需求,具有部署快、成本低、容量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从汶川地震通信问题谈平流层应急通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暴露了我国应急通信系统不能满足突发事件通信需求,必须研究新型应急通信技术以克服当前应急通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平流层通信技术实现应急通信系统的方法:在由飞艇组成的高空航空平台上装载基于微波技术的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和蜂窝移动基站,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用于突发事件的指挥通信,蜂窝移动通信用于公众通信.分析表明,平流层应急通信系统符合应急通信需求,具有部署快、成本低、容量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简述应急事件与应急通信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应急通信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专网终端的现场互通和针对公众通信工具的应急疏散通信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应急通信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毋德新 《移动通信》2004,28(7):67-70
本文对目前国际主要标准组织应急通信研究情况作了介绍,并对ITU-R 的“公众保护与救灾无线通信目标与需求”报告M.2033进行了说明,重点描述了未来应急通信业务应用情况。文章还结合我国应急通信应用环境的特殊性,分析了我国目前应急通信现状,并对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应急通信标准化和技术热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急通信为各类紧急情况提供及时有效的通信保障。本文总结了目前应急通信的标准化情况,分析了不同紧急情况下对应急通信的不同需求,并从现场指挥、公众通信网、应急指挥平台等几个角度介绍了应急通信所涉及的技术热点。  相似文献   

9.
唐静 《移动信息》2024,46(3):11-14
应急通信是在出现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或通信需求骤增时,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紧急处置和必要通信的一种特殊通信手段和机制。电信运营企业的应急通信保障技术可以解决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话务高峰两种公众紧急通信需求,具有与一般通信网络不同的功能和要求。只有建立完善的应急通信指挥体系,综合应用各种应急通信保障技术,针对不同的现场场景建立响应机制,及时调度应急资源,才能有效发挥应急通信保障技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世界电信》2008,(5):51-51
核心网在统一通信和企业信息化服务中,一方面是利用公众电信网服务范围广、服务质量高的特点,利用自身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另一方面需要提升网络的承载能力、开放性和互通性,为信息化服务提供安全可靠的承载和互通服务。  相似文献   

11.
网络安全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强,电信网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容灾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一开始,网络设计者就采用SDH恢复、双归属等技术来进行网络的冗余与备份。以提高电信业务的抗灾能力。但是由于灾难的不可预测性,如何做到未雨绸缪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提供电信业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此外,随着WLAN、互联网和3G的广泛应用,下一代网络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密码法的实施,我国将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提升到了法律层面,要求加强公钥基础设施在网络实体互通互信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采用严格层次结构建设统一电信公钥基础设施的方案,即建立一个全国电信运营商根CA作为信任锚,而各大电信运营商成为独立的子CA,形成“全国电信运营商根CA-电信运营商子CA”的证书信任链,提供PKI安全服务。该方案不仅可以实现电信运营商CA之间的互通互认,也有利于统一电信公钥基础设施成为全球范围信任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商,进而在国际证书标准制定上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蒋林涛 《世界电信》2005,18(7):22-26
下一代网是市场需求和业务需求推动的,将是一个以商业运营为其主要目的的网络,完全不同于没有明确商业目标的Internet,探讨了下一代电信业务网,说明目前研究比较多和深入的是下一代基于会话的电信业务网。指明软交换机是PSTN电话向分组语音电话过渡和演进过程中的初级阶段的一种产品,而IMS base的多媒体会话业务体系是中级阶较,论述了NGN与IPv6。阐明下一代网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通信事业的高速发展,给多运营商体制下全程全网的维护和管理增加了极大的难度.文章认为,未来网络建设要在吸取传统电信网和互联网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电信网络规划的目标、技术演进、网络结构、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正确把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持续发展等原则,为建设高效、灵活、安全、可靠的电信网络提供合理的方案.电信网络规划应注重技术的前瞻性、市场的预见性、服务的可靠性.网络结构应注重简洁性,为未来网络平滑演进、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电信基本建设应考虑节点安全,增加快速恢复和应急保障设施等手段,以增强未来网络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5.
薛立宏  刘镓  杨平 《电信科学》2006,22(12):33-35
本文讨论FMC(固网移动融合)中语音业务融合的技术方案.根据电信运营商3G网络和业务的规划和开展策略,结合无线接入网络现状,考虑到未来网络演进的现实要求,提出了FMC中语音业务融合的网络架构、网元要求和基本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 IP (Internet Protocol)网络、电信网络及 IP电话的技术特点 ,着重研究了 IP业务的发展对传统电信网络、电信业务发展的影响。最后 ,结合江苏电信的现状 ,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宽带电信网络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慧玲 《世界电信》1999,12(3):22-25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电信网带来了巨大冲击,也使电信界面临通信网未来如何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重点对IPoverATM、IPover SDH和IP overWDM三种技术的特点、利弊得失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我国网络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目前应充分利用已投资建设的ATM网络资源,在业务需求尚不十分明朗的情况下,应避免盲目扩大投资。  相似文献   

18.
肖黎 《世界电信》2002,15(9):47-50
首先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通信服务商目前面临的环境,包括通信服务业的投资趋势、业务发展趋势、服务提供商的业务收入情况以及用户的需求;接着介绍了朗讯的智能化多业务网络的整体架构和解决方案;其中重点描述了智能化多业务网络在网络传输层、业务控制层和应用层上的智能化以及包括核心网络、城域网络在内的六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郭玉平 《世界电信》2006,19(7):56-59
IPIV作为一种新型的电信业务已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重税。由于IPTV业务的特殊性,如何在电信网上承载IPTV业务,尤其是直播业务.成为业界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之一。结合IPTV业务的特点和当前网络的技术发展.探讨了IPTV业务的几种承载方案。  相似文献   

20.
电信运营商作为公共基础设施行业,不仅其运营业绩备受关注,其社会责任的示范作用也不容小觑。在归纳国内外电信运营商社会责任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电信行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建立了电信运营商的社会责任三角模型,为界定和评价电信运营商的社会责任提供一个新的工具,之后提出了保障其社会责任实施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