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张彤  胡晓明 《建筑师》2009,(3):67-72
材料笔迹是指材料赋予空间的特征和性质.表现为建筑中的一种结构和由此获得的质量,即材料的自然属性内在地规定了它的组织和连接方式,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是这一规定的产物.由此产生的空间不仅具有材料和结构的逻辑,而且其表现出来的知觉质量,在建构的深度上具有逆向的透明度。七桥瓮木构亭的材料被严格限制在木材之中。作为一次木材的建构实验.其结构本身完成了空间的围合和感知.材料、建造和空间以最为朴素和真实的方式得到一体的呈现。七桥瓮木构亭以新型的木材和木构技术,探索了木材之于建造和空间的表现潜力。  相似文献   

2.
王林  郑炘 《新建筑》2005,(6):43-45
介绍了启东市烈士陵园的创作理念:通过轴线上的序列设计表现出建筑的纪念性精神,采用了三种手法;序列的节奏感、序列的向度转换、序列的尺度与比例;通过将传统纪念性概念具体化,达到塑造空间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煦 《华中建筑》2024,(3):17-19
该文简要分析了桢文彦“奥”的建筑的建筑设计思想理论,阐述了“奥”的建筑空间的向心性、内向性和水平向度的层次性特点,说明了其所带来的空间感知上的层次感、深邃感和领域感。在此基础上,该文进一步简述了日本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与“奥”的空间的一致性。分析桢文彦先生“奥”的建筑的理论,借鉴其挖掘本国文化传统与内涵运用于建筑空间设计的方法,对中国建筑师挖掘中国思想与文化传统并将其运用到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设计》2011,(12):258-267
"寻找一座城市,阅读一座城市"台中城市发展持续受益于完善的农田水利,本案因此以引水灌溉的"水平向度的流动"为发展此文化地景建筑的主要概念,以填补现代都市单一的"垂直向度发展"所造成的空间失衡。同时,项目也透过空间设计衍生出除了达成图书馆主要目的外的多元功能场域,增加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塑造另一种城市行为的水平流动,增进这座城市的常民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1 建筑设计 为了体现学校的传统风格,华师大科学会堂方案采用了简单有力的体量和材料。以石材、涂料、玻璃等表现建筑的亲和自然,以大面积的白灰色调配以特有的米黄色文化石,自然地与外部空间的气韵相融。低层部分采用悬挑结构和柱廊来强调开放感,建筑之间的空地也得以积极地利用,赋予了外部空间很强的张力。 1.1 在造型上,以垂直与水平体量穿插和对比创造出轻快飘逸的意象。建筑采用文化石和不锈钢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不仅在于坡屋顶、空间造型、园林造景等,也在于对于木材及木构件的数千年的累积使用。现代在材料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木材料因为其局限性可能将成为一种边缘性材料。通过与其他材料的和谐搭配,木材的运用前景或许将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7.
    
<正>建筑形象概念源于中国传统艺术材料一墨。墨和水研磨成墨汁,墨汁表达在宣纸上,晕出焦、浓、重、淡、清五色,形成中国传统艺术的万千气象。我们把墨分五色转化在国家美术馆设计上,含蓄又清晰的传达建筑的中国性、文化性,以及与艺术的联系。建筑材料表达区别于夸张的建筑形象,设计去除了多余的建筑表情,高质量展览空间自然形成建筑形象。美术馆的基本体型是三层桥型体量和三层广场。五种墨色分别体现在这些空间上,用五种材料来表现。  相似文献   

8.
邹青 《华中建筑》2012,(12):176-181
在木材施作、构造系统、节点和营造工艺等方面,新型木建筑均已突破了传统木建筑的技术和审美局限,蕴含着设计美学、结构功能和材料复合的巨大潜力。该文以建造表现为切入点,探讨木材料构造与形式表现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从构造表现角度对木构建筑涉及的技术与美学观念进行分析,提出对基于木材料特定属性的构造形式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9.
沈德忠 《石材》2005,(11):22-22
石材工业近百年来发生的最大变化之一是石材由传统的建筑基础材料、结构材料向装饰材料的转变.这首先得益于人们在现代工业发展的今天,对石材自然装饰美的偏爱,反璞归真的心理与视觉感受;其次,是其他用于建筑结构、建筑基础的材料得到了质的发展,使之可以取代石材、木材等一些传统、自然的材料;再次,得益于近几十年石材工业的科技发展,它可将石材按照装饰材料的要求进行开采、加工、安装、使用与维护.  相似文献   

10.
杨廷宝与童寯作为中国第一代杰出建筑师对中国建筑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人具有相似的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然而两人的作品却表现出不同的设计倾向。轴线是中国传统建筑及鲍扎艺术重要设计手法之一,在表现建筑空间秩序,塑造建筑的威严性上具有重要作用。对称的外墙可形成轴线,但同时也会对建筑功能造成影响。该文通过对杨廷宝35件与童寯20件建筑作品的外墙对称性进行分析,对比两人在轴线使用上的差异,进而探究两人对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及追求建筑功能合理性所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的建筑创作思想中,建筑空间从中心性过渡到匀质性,进而到流动性。而设计时的基础性思维更多的是水平维度的,这一点造就了竖向维度的空间意识的失衡。本文从建筑空间的发展沿革谈起,从水平维度的流动空间过渡到竖向维度的空间连续,首先对建筑空间竖向连续的设计手法探讨,进而以设计手法中的“秩序”为切入点,展开对设计手法中所蕴含文化内涵的思考,以期对当代建筑创作的竖向维度思维及本土文化内涵的多元化表达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2.
由于传统木构建筑柱,梁、枋等构件易受木材强度和空间的限制,材料的防火等级不能满足现有规范要求,故仿古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常采用钢结构,以及构造包镶的方法解决柱、梁、枋和斗拱等外观形式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介绍了在满足使用功能和更多规范的前提下,采取特殊的构造处理,建造出一座精致的传统建筑。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又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多层,大空间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张承佑 《古建园林技术》1985,(8):41-42转14
中国古代建筑多数以木构架为承重结构,砖墙是围护结构不承重。古代建筑火灾的特点是,木材多为油脂较多的松木柏木,遇火燃烧迅速,梁架起火后,屋顶很快塌陷,扑救困难。所以一遇火灾彻底破坏的较多。经过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一些防火和防腐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南俊  禹慧  龚进 《建筑结构学报》2010,31(5):148-153
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C-2场馆建筑造型新颖,结构形式独特。为体现水木相映的效果,钢柱采用细长柱,密布成多个圆筒,柱顶由圆弧形主梁连接,圆筒间次梁十字交叉布置。由于采用细长柱,为有效减小结构自重,楼面和屋面分别采用钢板楼面和亚克力面板。圆弧主梁受扭较大,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箱形梁抗扭设计的实用公式,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整体模型计算分析表明:结构自振特性与传统框架结构类似;细长柱密布成圆筒状能起到类似筒体的作用,但钢柱截面仍由侧向变形控制,应力比较小,相应的用钢量较大;圆弧主梁和周边钢梁受扭较大,利用推导的抗扭计算公式对结果再进行分析,由于采用了高强度钢材,应力比控制在较小水平,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此外,还介绍了重要节点的处理方式和亚克力材料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15.
Y形柱稳定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形柱是机场航站楼屋盖支承体系中常采用的一种构件形式,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其稳定性决定了屋盖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利用荷载-位移全过程跟踪技术,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初始几何缺陷,研究了在竖向和水平风、地震作用下薄壁Y形柱的稳定性。研究表明:竖向荷载作用下Y形柱以分叉段平面外屈曲为主要失稳模式;Y形柱对初始几何缺陷不敏感;水平风荷载对Y形柱稳定性不起控制作用;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发生面外失稳前柱子分叉处已经进入塑性变形,柱子强度问题先于整体失稳。  相似文献   

16.
通过1∶2比例穿斗式木构架结构和轻型木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对这两种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穿斗式木构架在峰值加速度在0~0.5g的地震激励下,柱顶水平加速度反应会减小,动力放大系数在0.46~0.57之间,柱顶位移会增大,在输入峰值加速度大于0.4g后,柱与础石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滑移,卯榫节点也会产生较大变形,从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使得该结构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轻型木结构模型则在峰值加速度大于0.4g地震激励下,柱顶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大于1,且轻型木结构模型在峰值加速度0.5g地震激励下,仍处于弹性状态。  相似文献   

17.
从建筑材料、建筑用途、建筑色彩、空间布局、建筑发展等五个方面对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古典建筑进行比较,重点在两者的差异,并对未来中国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受西方设计理念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建筑”之风盛行,但却缺乏中国文化内涵的支撑,因此,研究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坡屋顶作为建筑单体的视觉核心,形成了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的重要印象。该文将坡屋顶作为切人点,研究其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多种应用手法。  相似文献   

19.
雕刻是建筑装饰的重要手段。古建中的木雕刻由于木材的特点与其它材料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注意它与其它雕刻不同的一些特点。古建木雕刻的基本要求,一是图样优美,二是空间布局均匀,三是雕刻部位牵连牢固。  相似文献   

20.
乡土建筑空间环境中的教化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定坤 《华中建筑》1996,14(4):22-26
文章认为:中国乡土建筑的空间环境,以具体的物质空间形式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社会规范和传统的民间信仰。在特定的乡土蓉间环境中,采用了具有中国传统道德教化性特征而又能直接诉诸人们感觉器官的建筑元素和装饰图案,其效果常胜过语言的教化作用。所创造出的教化性建筑空间环境,更能表达空间环境意义上的诉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