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移动计算机网络协议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庆国  程时昕 《计算机学报》1997,20(10):938-942
本文研究了移动计算机网络的动态寻址和移动透明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归属名字服务器和拜访名字服务器的移动管理方案。归属名字服务器存在移动台的归属地址和当前地址等信息,拜访名字服务器存有进入其所在子网移动台的寻址信息,并在移动台离开后延缓两倍分组寿命的时间再删除其寻址信息,即避免频繁地交互移动管理信息,又不用担心寻址信息过时。本文给出了移动计算机网络的协议结构,可支持有连接和无连接通信。  相似文献   

2.
语义Web技术应用于上下文感知的智能移动服务,通过构建上下文信息本体,使得移动服务的实体之间可以进行上下文信息共享和语义互操作,并进行上下文信息推理,实现智能服务。本文首先介绍了语义Web及本体技术,其次阐述了语义Web技术应用于上下文感知的移动服务,然后详细分析了智能移动服务中的上下文信息本体构建,包括通用的上下文信息本体、用户概况本体、情境本体以及服务本体等,接着介绍了相关的研究项目,最后进行展望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运用由纯Java语言开发的Aglet平台,进行基于移动Agent的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分析了信息服务系统中移动Agent主体结构的实现。该系统实现了移动Agent和Java结合,充分发挥了移动Agent智能决策、动态控制等特点在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信息服务系统是实用有效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医院护理的智能化信息管理,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HL7和RFID技术的移动护理信息采集系统。首先对系统总体结构进行设计,采用RFID标签识别技术构建移动护理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信息采集模型,根据对移动护理信息管理的大数据信息融合结果,结合HL7数据总线传输协议实现移动护理信息管理的信息化传输和调度,构建移动护理信息管理系统的总线传输和交叉编译模型,采用嵌入式ARM寻址技术进行移动护理信息管理的集成控制信息传输。结合物联网组网控制协议,实现移动护理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网络控制。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移动护理信息管理系统输出稳定性较好,信息交互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移动定位支撑平台中的位置信息模型和信息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巍  吕云飞  王行刚 《计算机应用》2003,23(6):10-12,15
利用移动位置信息开展的服务将是移动互联网上的一种特色服务。为了适应移动定位应用对位置信息不同的要求,屏蔽各种具体定位系统的实现细节,设计了移动定位支撑平台MLSP(Mobi1e1 Location Supporting Platform),主要探讨MLSP中采用的定位信息模型和位置信息融合。  相似文献   

6.
选择移动办公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信息需求,其次跟公司销售流程相关。信息不通畅,加上销售经理移动工作的性质,让公司想到了采用移动商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综合性科技期刊的科技信息服务发展情况及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结合移动互联网的特性,指出了科技信息服务需求及用户习惯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满足新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场景下的综合性科技期刊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及架构,旨在为综合性科技期刊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杜娟 《计算机工程》2007,33(13):272-273
针对目前移动计算机系统信息存储和传输安全水平较低的缺陷,该文结合具体应用,提出了一种串口安全模块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安全模块设置、信息加/解密、自毁等功能。该方案已经应用于某手持计算机项目中,增加的串口安全模块满足了移动计算机系统中无线通信和存储信息的安全性需求。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络信息检索系统”的系统方案,对这一信息检索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同时将这一方案应用到局域网环境中,实现了采用移动代理对局城网上共事信息的检索,从而对本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征。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用软盘收集信息的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介绍了移动代理技术,给出了用移动代理技术来实现信息收集的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并说明了该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用无线移动流媒体技术实现移动视频流。首先着重分析-324M的系统结构,从音频和视频等方面分析了传输方式和传输效率;最后用实验证明了该协议的高效传输,移动流媒体首选的网络视频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信信息并行传输效率是衡量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移动网络信息通信速率,研究通信延迟对信息并行传输的影响。根据移动网络通信理论和IEEE802.11协议对移动网络信息并行通信过程进行分析,构建移动通信网络模型,得到串行延时、"数据包"的串行延时、路由延时、传播延时等参数,获取移动通信延迟与信息并行传输效率之间的约束关系,分析各个延迟参数对信息并行通信速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通信延迟的不断变化,信息并行传输速率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降低通信延迟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信息并行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层状移动AdHoc网络的一个信息传播路由算法和基于半马尔可夫过程的节点移动跟踪模型,通过该路由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层状子网络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通过路由算法得到的中继节点的移动跟踪模型和计算机仿真,分析了层状移动AdHoc网络的传播性能和路由开销,并得出:当 0≤ρ≤ 1时,层状AdHoc网络的传播性能显著地受到移动呼叫率ρ的影响,当ρ>1时,层状AdHoc网络的传播性能主要取决于移动网络的节点总数、节点移动速度和加速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移动自组网的数据传输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供移动自组网端到端的健壮的数据传输策略,对基于地理信息的路由协议进行优化,重点解决由于骨干节点停止工作后容易导致的整个网络快速崩溃问题,实现了能量的均衡。同时,根据排队理论,提出了一种移动节点的数据传输等候队列的调度策略,增加了移动自组网的端到端可靠的数据传输。基于NS的仿真实验,从路由协议选择、路由协议优化、数据传输等候队列调度策略方面展示提出的传输策略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该传输策略提高了节点能量利用率和节点生存时间,增加了数据传输的成功率,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移动数据库随着移动技术发展,共享其自身资源及周围资源成为热门研究.目前其在移动环境中节点资源受限和远距离资源共享问题研究不足,成为移动数据库技术难点.针对节点资源受限问题采取增强移动端连通性让移动数据库节点聚合传输,本文提出CCAN算法.并研究如何让节点资源有限的移动数据库解决信息远距离高效传输,准确及时与云共享资源.基于云覆盖聚合网的移动数据库依赖于现有各移动节点之间聚合,选择最优路径传输数据和信息交互,对远距离传输基于CCAN采取资源快速稳定分配(C-RFSD算法).算法验证,对比分析提出方法较现有方法提高约百分之十.  相似文献   

16.
移动IP应用中的安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移动计算、移动办公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移动 IP技术为移动计算设备接入因特网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以无线通信为主要手段的移动设备数据传输 ,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比有线系统更为脆弱。随着移动计算用户的不断增大 ,如何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保密性 ,增强网络的安全性能和抗攻击的能力受到学术和应用界广泛关注。针对移动 IP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就各种可能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XML的移动Web服务技术方案因存在体系复杂、数据传输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难以推广。分析Hessian协议在数据传输效率和带宽方面的优点,通过实例给出了Hessian协议移动Web服务的关键实现过程。Hessian协议因具有易学易用、数据传输效率高、网络和系统开销小等优点,在手机移动网上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Mobile crowd sensing, as a new paradigm, means that mobile users equipped with smart devices to solve large-scale mobile sensing tasks throug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s with opportunistic network in mobile crowd sensing have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recently, which attempt to reach high delivery and low consumption. However, most transmission schemes resort to users’ trajectory and connection history that are dynamic and difficult to calculate, causing it so hard to establish stable connection channel. For achieving energy-efficient transmission, an energy-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ich deploys static nodes to assist i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ased on Archimedes curve. Meanwhile, th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extensive simulations based on the ONE platform.  相似文献   

19.
In an intermittently connected mobile network, a complete routing path from a source to a destination cannot be guaranteed most of the time. Therefore, traditional routing methods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are not applicable in such a network. Current approaches for intermittently connected mobile networks are primarily based on redundant transmission and single-copy opportunistic routing. However, they incur either high overhead due to excessive transmissions, or long delay due to incorrect path choices during forwarding.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direction-based geographic (DIG) routing scheme for intermittently connected mobile networks. Relying on geographic location information, the packets are routed in a path approximately to the shortest path from the source node to the destination, which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overhead in redundant transmission and decreases the transmission delay in the single-copy opportunistic rout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race-drive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DIG provides low transmission delay with low overhea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chemes in the redundant transmission and single-copy opportunistic routing.  相似文献   

20.
张毅  肖四友 《微机发展》2012,(4):250-252,F0003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发展,信息传输形式也逐渐多样化,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也日显重要。针对手机的硬件性能特点,设计了基于IDEA算法改进的X-IDEA算法应用于手机图文信息安全传输,较好地解决了IDEA算法的弱密钥等问题,X-IDEA算法的加密过程也使得其混淆性与扩散性较IDEA算法更强。根据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密钥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使通信双方安全地获得密钥且计算量和通信量较小。实验证明了X-IDEA算法应用于手机图文安全传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