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问题的提出 新的枪械研制成功以后,需到国家靶场进行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试验,枪械射击精度试验是定型试验最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射击精度试验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枪械能否定型、生产以及装备部队。 枪械射击精度试验分为单发精度、点射精度和连发精度。在点射精度和连发精度试验中,由于要求射手技术比较高,水平发挥比较稳定,因此,3、4名射手往往需要训练很长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步枪的命中概率,研究了一种新概念高频点射枪弹和高频点射步枪.基于凯恩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射手与步枪系统的发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高频点射步枪人杌耦合系统发射动力学的数值仿真,得到了射手及步枪等效体在发射过程中的运动参敷.分析了连发射击过程中枪管位置状态的变化情况,从理论上证明了步枪以高频点射方式发射时能够有效控制射弹散布.分析结果表明,在提高命中概率方面,高频点射步枪比传统步枪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某型自动步枪击发机构击发过程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限元方法(FEA)对莱型自动步枪击发机构点射的击发过程进行了研究,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了击发的力学过程,研究了击发过程中的击发能量损失,确定了保证高频点射第2发100%击发的击锤打击速度.当击锤的打击速度小于4.85 m/s时,不能100%击发,这与实验结果吻合.提出了一种采用底火壳变形能来计算击发能量的新方法,此方法简化了步枪击发机构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4.
机械(十)     
枪械试验 枪械试验是检查枪械是否达到战术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所进行的试验。按试验性质主要分为:设计定型试验、生产定型试验、验收试验;按试验条件分为:模拟环境试验和自然环境试验。 设计定型试验 设计定型试验是对新设计或经重大改进的枪械,鉴定其产品设计是否可行,性能是否满足战术技术指  相似文献   

5.
一、导言本文目的旨在拟定轻武器通用模拟枪架的设计方案,要求模拟枪架的反作用力能较其实地模拟抵肩射击的武器射击时的受力状况,使不同武器在验收时有一个较为一致的试验条件。数学模型的建立是为了论证模拟枪架设计的其实性。它将人与武器模拟成一个组合的动  相似文献   

6.
为使人枪系统具有最佳的匹配效果和客观评价枪械的射击性能,对影响人枪系统射击精度的参数进行研 讨。根据单发卧姿有依托抵肩射击的特点,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应用UG 软件,建立模拟人体枪架发 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自动机在人体枪架发射过程中运动特性对枪口位移的影响,得出射击精度实验结果,对影 响射击精度的导气孔直径和复进簧刚度进行分析。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点射模式在人枪系统中的响应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永娟  陈效华 《兵工学报》1999,20(2):108-110
通过建立立姿无依托人枪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步枪在点射模式状态下的响应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通过对56式冲锋枪、尼克诺夫步枪、G11无壳弹枪的人枪系统响应特性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点射状态下三类自动步枪的响应规律,并为深入研究这三类枪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有限元法的基本过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机枪系统结构动力学模型,计算了钢枪架和复合材料枪架机枪系统的动态响应,阐述了如何利用有限元分析进行枪械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聪聪 《兵工自动化》2022,41(4):10-13,18
为揭示枪械击发点火机理,研究枪械击发点火故障机理并提高击发点火可靠性,设计一种枪械击发点火 系统模拟试验装置。通过改变落锤的高度可给测试单元提供不同的击发能量条件,以击针及带底火弹壳为试验对象, 模拟枪械中击发点火系统的装配关系和实际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测试单元与监测单元配合能测试出底火输出火焰 长度、火焰持续时间、压力特征参数等输出特征量,实现对枪械击发点火性能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2.3.3 射击方法的确定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各种枪械在进攻中多用短点射,而在防御中多用长点射。但在建立射击规范模式时,我们又不可能根据进攻和防御的不同需要去分别建立及试验,而应既兼顾进攻与防御的一般要求,又要考虑到进攻与防御的不同特点,使得所建立的射击规范更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 美国专家布鲁斯和霍普金斯大学作战研究所的一些研究人员从不同侧面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在现代  相似文献   

11.
射角对某机枪浮动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在不同射角情况下射击时重力的分力对采用浮动技术机枪的浮动性能的影响,以ADAMS软件为平台,建立某大口径机枪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进行比较,证明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在不同射角下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机枪射击过程中枪机框和枪身速度、位移曲线。通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表明:在不同射角情况下,机枪都能实现近似定速定点击发,而且浮动性能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2.
应用随机穿越理论对射击门和射击延迟时间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带有稳定器的坦克火控系统在规定的各种试验道路上进行跟踪精度试验时的数据处理方法,不仅可以得出跟踪精度,还可以得出射击频率、评价炮手的操作技术水平和计算出不同射手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射速对某型顶置武器站连续射击精度的影响规律,分析射速对武器站连续射击炮口扰动的影响规律。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借助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以及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建立了路、车、炮一体化动力学模型,并对车载顶置武器站在不同射速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停止间和行进间连续射击的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武器站炮口振动特性的曲线,得到了不同射速下炮口振动特性规律,可为国内顶置武器站的研制设计和改进升级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横倾状态下速射迫击炮射击精度出现偏差的问题,通过建立速射迫击炮的坐标系,分析横倾前后速 射迫击炮的炮身状态并利用坐标变换,得出横倾状态下速射迫击炮射击偏差量的数学模型。利用Origin 软件,计算 速射迫击炮在不同距离和横倾角下射击时的方向偏差量和距离偏差量。分析结果表明,横倾造成的方向和距离偏差 量,随着射击距离和横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对于射击精度影响程度不同;距离偏差量较小,除边界射击距离外大 部分可忽略不计,而方向偏差量较大,应予以修正。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和结果可为完善速射迫击炮射表提供 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诸元精度与密集度对命中概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兆胜  郭锡福 《弹道学报》2003,15(1):64-68,77
根据火炮武器系统不同的诸元精度与密集度的水平,分别讨论了诸元精度、射程、密集度对弹丸首发命中概率的影响,讨论了诸元精度和密集度对多发命中概率的影响。文中的计算结果可为提高炮兵射击精度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某箱式火箭炮对面目标分布式杀伤最优火力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臣明  宦超  石怀龙 《兵工学报》2017,38(9):1699-1704
为了提高某箱式火箭炮的作战效能,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多点射击效率评定的最优火力分配方法,建立了射击效率评定模型和火力分配模型。以平均相对毁伤面积为射击效率指标,通过对面积目标网格微元积分,以最大射击效率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搜索,在求取射击效率的基础上确定出射击点的数量和坐标。区分目标中心单点射击和分布式多点射击两种情况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射击方法的射击效率均随用弹量的增加而增大;采用分布式最优火力分配方法比单点射击方法的射击效率大幅提高,最高可达17.28%.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自行高炮射击精度,提出了提高高炮射击精度的综合补偿方法。基于武器系统组成,分析了影响自行高炮射击精度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火控闭环控制技术,根据火控解算误差相关性,建立误差综合补偿模型,利用火控解算前一时刻的误差特性,对后一时刻火控解算进行误差实时综合补偿,以提高射击精度。理论计算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在不改变现有武器装备状态的情况下,该方法能提高自行高炮射击精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射表是采用射击试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编制的,是最符合弹丸运动特性的。利用射表这一优势,提出了基于射表拟合的弹丸运动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脱靶量计算模型;并以某型高炮为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计算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盖强  胡江 《兵工自动化》2016,35(11):4-6
为确保中大口径舰炮使用一维弹道修正弹对岸射击时登陆兵力的安全,必须对一维弹道修正弹的射击安全界进行研究。针对一维弹道修正弹射击特点,分析射击安全界的影响因素,基于解析法和简易法分别提出了射击安全界计算公式,其中解析法是利用数值积分方法来计算射击安全界,简易法是采用近似公式确定射击安全界,最后分析了地形倾斜对舰炮射击安全界的影响。该分析结果可为舰艇指挥员在对岸火力支援作战中的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击发机构中击针存在的不足,从碰撞力学的角度对某火炮击发机构进行碰撞分析计算。对击锤与击针的碰撞及撞击力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某火炮击发机构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了击锤与击针的应力、速度、位移等参数。依据仿真结果分析可知,构件相撞时细长杆更容易发生疲劳断裂,应着重对击针的危险断面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该研究对提高击针寿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