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B/T 20078-2023铜和铜合金锻件本文件规定了铜和铜合金锻件的标识、订货资料、技术要求、取样、试验方法、合格性证明文件、标记、标签和包装。本文件适用于铜和铜合金锻件的制造。  相似文献   

2.
一、贵金属材料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贵金属包括铂族金属(Pt、Pd、Rh、Ir、Os、Ru)和金、银八个元素,由于它们具有独特和卓越的理化性质如高强度、高熔点、抗高温氧化和耐化学腐蚀、高催化活性、以及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等,已广泛用于航天航空、精细化工、催化环保和生物医药各个领域,在高新技术和军工技术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被喻为“第一高技术金属”。  相似文献   

3.
姚上卫 《焊接学报》2007,28(3):109-112
回顾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焊接领域的应用历程.根据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独特功能,探讨了将其应用于焊接材料、焊接结构、难焊材料、焊接保护及其它焊接领域的原理和可能性.对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焊接材料的焊丝涂层、焊条药皮、焊剂制造和电极材料中的应用;对接头组织不均匀性、抗磨损、抗疲劳、抗应力腐蚀性能的改善作用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初步提出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焊接领域中应用值得关注的原材料制备和成本、加入方式、反应机理等问题,展望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焊接领域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TiAlCN和TiAlN涂层的结构、塑韧性、结合力和摩擦磨损性能.方法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制备了TiAlCN和TiAlN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研究了涂层的微观形貌、元素和物相组成.通过纳米压痕、纳米划痕、划痕测试仪和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涂层的硬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粉尘的种类、各工序的产量,并简述未经处理的高炉粉尘产生的危害,列举了我国钢铁企业回收高炉粉尘中碳、铁、锌的处理工艺,对浮选法、返回烧结法、磁选法、物理法、湿法和火法处理工艺的原理、流程和优缺点加以具体分析和总结,对钢铁企业使用最为广泛的回转窑和转底炉技术参数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上述处理工艺后发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消失模铸造车间的设计和生产线的布置,其中造型工部(生产线)的布置根据所用的铸型输送机类型(或砂箱的输送方式)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并对生产线工艺装备的设计进行了介绍,包括砂箱尺寸和机构、砂箱数量、砂处理能力和选型、砂箱循环线、砂箱推进器、真空稳压系统和真空接通装置、造型节奏和浇注节奏、造型工位数等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无水、干法和湿法氟化铝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比较分析,以及其在电解铝使用过程中的物料和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产品质量方面的影响比较分析,阐明了无水氟化铝有利于电解铝的节能、减排、降耗和质量控制,是新一代高性能的铝用氟化盐产品,代表了今后全球铝用氟化盐产品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顾客满意度理论为指导,以本专科院校2008届毕业生为对象,组织学生登录指定的网络链接,填写自制的《学生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量表》,首次对湖南34所院校的1342名本科生、研究生和高职高专学生进行904评。研究表明,本科生、研究生、专科生总体满意度平均为3.76,相当于百分制的75.2分。专科生满意度相对较高,为3.81;研究生满意度相对较低,为3.73;本科生居中,为3.75。三类学生对课程与教学、个人发展服务的满意度比较接近,而对生活和环境、信息资源、入学和就业、咨询和建议、收费和资助服务的评价差别较大,对个人发展、课程与教学、信息资源服务满意度相对较高,而对入学和就业、生活和环境、咨询和建议的服务较不满意。在最不满意的10个项目中,本科生、研究生和专科生都选择的有“学校的餐饮和卫生环境”、“学校医疗条件和服务”、“校方经常收集我对教育质量的意见”、“学生会代表了学生的利益”。工学和教育类专业学生三个层次的满意度都高于平均水平,法学类专业学生的满意度都低于平均水平。学生满意度与教学评估和大学竞争力评价结果相关度很低,表明学生满意度调查具有不可替代性。建议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尽早建立我国学生满意度调查和结果的发布制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焊接》2011,(1):27-28
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自动化焊接/切割系统供应商,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苏省焊接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华恒一直保持行业内的市场和技术领先地位,并以自身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制造集成能力和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服务于工程机械、机车车辆、煤炭机械、航空航天、军工、锅炉、压力容器、石化、核电、食品医药、管道建设和电力建设等行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功田 《无损检测》2008,30(11):787-793
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在我国日常产品质量检验和大量在用工业和民用设备的检验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我国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发展的历史、人员的培训和认证体系及统计、学术会议和仪器展览情况、标准现状、仪器的生产和销售状况、人员教育现状、目前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从统计结果看,我国拥有近17万无损检测人员和2000多家无损检测机构,2007年无损检测仪器的销售额达10亿元人民币左右,大专院校每年培养近千名无损检测专业的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我国不仅对常规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和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且对先进的无损检测仪器、技术和服务也有大量的需求。我国已成为一个无损检测仪器、技术和服务的巨大市场。我国的无损检测工作者已经在许多技术和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和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