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解铝槽控机控制系统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雷电波入侵电解铝槽控机及控制系统的途径,根据雷电波的特点,在电源及通信装置前加装防雷装置,同时对电源线及通信电缆进行屏蔽接地,减少感应电压对电源线的耦合干扰,从而降低雷电波对槽控机的危害,提高工艺控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铝电解生产过程中,对如何人机配合来更好的处理壳头包进行探讨,以此引入槽控机打壳装置的技改。具体做法是在电解槽控机上加装遥控装置,将处理壳头包的线路改造成在特定条件下可遥控操作,从而实现人工遥控处理壳头包。经过改造之后的槽控机,不但降低了看槽工处理壳头包的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槽控机人为的干预,使得设备运行更加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3.
《有色设备》2009,(5):55-55
神火铝业槽控机综合防雷系统获国家专利 日前,河南神火铝业公司永城铝厂自主研发的“电解铝槽控机控制系统综合防雷系统”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并颁发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近年来,该厂还自主研发了特大电流条件下的不停电停开槽技术、给电解槽增加“看门狗”装置技术等,科技创新成果达8项。  相似文献   

4.
《有色冶金节能》2008,(5):70-70
中铝青海分公司第二电解厂为确保槽控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原智能模糊控制技术存在的不足,研究出了铝电解槽控机硬件过欠压保护技术,消除了软件失灵带来的生产安全隐患,同时对槽控机在过欠压状态下的自动升降阳极做到了及时切断槽控机动力电源的工作,在提高槽控机控制质量和效果的同时,达到了过欠压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铝电解槽自动控制机(槽控机)是铝电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关键设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槽控机已由传统的集中式发展为采用现场总线的分布式,并已成为铝电解过程控制系统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祁卫玺  杨文娟 《甘肃冶金》2013,35(5):112-115,119
本文通过智能模糊控制技术在400 kA电解槽控机中实际应用,实现了槽控机对电解生产各项工艺参数的优化控制,为电解槽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条件,降低生产成本,完成节能降耗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介绍了CAN总线在铝电解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叙述了基于CAN总线的系统结构、组成及特点,重点介绍了槽控机通讯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铝电解控制系统是一个较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系统既要对每台槽控机的几十个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同时还要面对整个系统上百台的槽控机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因此电解槽的控制与管理相当复  相似文献   

8.
现代铝电解生产中,电解槽槽控机起着关键性作用,日常槽控机常用参数如设定电压、下料间隔等经常调整性参数基本上电解生产管理者都明白其含义并进行调整,但有些参数平时较少调整,一般选取厂家默认值,现将部分参数调整后对电解槽造成影响进行系统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CAN总线在铝电解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基于CAN总线在铝电解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重点分析控制系统结构,给出控制系统结构图和槽控机逻辑电路CAN结构图。由CAN总线联接整个铝电解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可以在监控机与槽控机间进行数据交换,达到控制铝电解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电控制技术     
《金川科技》2010,(1):80-80
1、技术含义。大型预焙铝电解控制技术是指应用计算机及相关装置控制电解槽生产过程,使大型预焙铝电解槽平稳运行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达到最好经济技术指标。其主要功能有:自动打壳加料、自动调节极距、预报和自动熄灭阳极效应。我国已成功开发出国际上较先进的以槽控机为主的分散式控制系统,并应用在135KA、140KA、160KA、180KA、280KA等容量的工业系列电解槽上。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采用HPAL工艺处理红土矿项目控制系统的构成、仪表选型、第三方设备控制装置与控制系统的网络通信、仪表及控制系统防雷设计及仪表维修等,总结了自控设计中的一些经验体会,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薛荣果 《有色设备》2010,(4):30-32,7
由铁路站场电视监控设备受雷电侵袭的实例说明防雷的必要性。分析直击雷和感应雷的危害,针对感应雷损坏电子设备比例高的情况,结合站场实际情况,对监控系统的5个关键环节提出综合防雷措施,指出选择避雷器的注意细节和数据传输线路避雷器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3.
薛荣果 《有色设备》2010,(5):36-37,51
由铁路站场电视监控设备受雷电侵袭的实例说明防雷的必要性。分析直击雷和感应雷的危害,针对感应雷损坏电子设备比例高的情况,结合站场实际情况,对监控系统的5个关键环节提出综合防雷措施,指出选择避雷器的注意细节和数据传输线路避雷器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贞华 《铜业工程》2010,(1):91-92,98
介绍一种使用8031单片微机控制的高压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该系统能及时分析避雷器有功泄漏电流的变化情况,以判断高压避雷器是否老化或劣化,若检测到劣化避雷器时自动报警,自动显示劣化避雷器部位,便于及时更换。  相似文献   

15.
雷电通常通过交流电源线、信号线、地电位反击等方式入侵电子信息设备,从而对信息设备造成破坏。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中新的防雷接地设计要求,对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防雷设计进行探讨,提出采用生物菌降阻新技术,可有效降低其接地电阻阻值,为电子设备防雷接地设计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杨瑞琨 《江西冶金》2006,26(6):33-35
计算机中心机房设备多,电源线、通讯线、数据线互相交叉,极易进受感应雷击。通过对洪钢计算机中心机房雷击事故分析,采取了计算机机房的防雷和接地措施,确保了网络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Transient fluid flow behavior in a tundish with two different arrangements, a bare tundish and a tundish using flow control devices, was studied using physical modeling 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The study places special emphasis on buoyancy effects, particularly transient buoyancy effects due to step change in inlet temperature. For the bare tundish case, the inertial forces are strongly dominant, while in the arrangement using flow control devices, tundish with turbulence inhibitor and low dams, the buoyancy forces are dominant.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representing the real behavior, considering temperature variations, for each tundish arrangement. This comparison made possibl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bable implicit error that could be present in the estimation of the fluid flow characteristic behavior used for the design of the tundish geometry and flow control devices when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re not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8.
矿山大型生产设备排岩机位于排岩场空旷地带,位置较高并移动作业,极容易受到雷击。在矿山排岩机及皮带系统的防雷方案中,避雷装置的选型、位置合理布控及与固定接地装置有效的连接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陈美蓉 《铜业工程》2022,(5):96-100
电铲是采区主要采掘设备,其弱电控制系统是电铲正常可靠运行的关键。由于雷击或电磁干扰造成弱电控制系统装置的损坏或工作异常等故障,已成为影响电铲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电铲控制系统防雷抗干扰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研究了一种新型防雷抗干扰方法,并分析了其在电铲弱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实施效果。实际运行表明,新型防雷抗干扰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电铲弱电控制系统防雷及抗干扰能力,对电铲及其他弱电控制系统防雷抗干扰的研究和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且有着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潘英旭  赵殿平  陈伟鹏 《山西冶金》2007,30(2):21-23,31
通过对5流T型非对称大方坯连铸中间包控流装置的水模研究,对比了不同控流装置对连铸中间包内流场的影响,发现结构合理的控流装置能够明显改善中间包内流体的流动特性。采用多流连铸中间包流动特性的评判方法,分析讨论各方案实验数据,得出了中间包内控流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案,为中间包内控流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实验表明:直通孔过滤器能够更好地改善五流圆坯中间包内钢水的流动,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最佳的过滤器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