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键  袁慎芳  殷悦  尚盈  丁建伟 《测控技术》2008,27(1):13-15,20
无线传感网络是当前国内外传感器技术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着重研究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并运用该无线传感节点建立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利用模式匹配的方法实现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载荷定位和结构紧固件失效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兴技术——ZigBee。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矿井定位系统,利用相关技术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问题,验证了用ZigBee网络进行井下室内短距离的实时定位和优化覆盖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无线IP电话基本上都是基于蓝牙和WIFI无线技术实现的,但有待机时间较短、功耗较大和较高的成本等缺点。Zigbee技术则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短时延、高容量、高安全等特点。基于以上情况,设计了通过ZigBee和网络IP电话两种通讯技术的配合来实现无线IP话机,具体来说通过基于带ZigBee无线语音收发功能的网关和ZigBee无线收发器来实现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IP话机功能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MC13192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igBee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以低速率、低功耗、短距离而著称,是目前研究的热门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ZigBee技术体系结构与特点,以及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优势;重点介绍了一种采用符合ZigBee技术的射频芯片MC13192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硬件接口电路与无线通信软件流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和短延时等优势,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市场前景最广阔的新技术之一。本文针对ZigBee技术特点,在ZigBee协议基础之上,采用TI公司ZigBee解决方案的高集成度、高性能SOC片上系统芯片CC2430作为控制器和无线收发器,电能表的设计采用电能计量芯片ATT7022B,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电能抄表网络节点的硬件系统方案,并对网络节点与协调器之间的无线收发进行了实际验证,协调器可以对节点进行无线抄表。结果表明:电能计量和ZigBee的点对点无线传输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该文结合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研究,通过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应用ZigBee协议、传感技术及无线收发技术构成短距离简单无线传感网络,着重提出基于ZigBee技术的2.4GHz频段射频收发芯片CC2430为MCU,数字温度传感器DSl8820作为传感元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王芳  尹成国 《软件》2011,32(8):24-26
在论述RFID技术和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传感器上附带RFID标签的方法,解决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的融合问题,实现了基于RFID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应用的目的。以低成本的RFID标签融合RFID技术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物联网的发展具有技术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ZigBee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非常适合低速率、低功耗、网络覆盖范围大、节点多的无线互连应用.分析了家庭网络通信的特点,并着重剖析了ZigBee技术极其协议和特点,介绍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无线网络系统,并阐述了实现该系统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BACnet是专门针对楼宇自动化并被广泛采用的有线通信技术。相对无线通信而言,BACnet存在安装不便、可扩展性差等缺点。简要介绍了目前热门的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分析了无线技术在智能楼宇空调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使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并重点设计了将无线ZigBee与BACnet有线通信互联的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能对现场温湿度信号进行采集与传输。最后,对无线技术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基于此,该文对ZigBee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分析,对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论述,它具有接口简、功耗低以及稳定性能好的优点,为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建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