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能源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出台节能减排制度政策.这些制度政策在取得积极效应的同时,也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我国,一些节能减排约束指标就多次出现先降后升的情况,约束性指标的降低与反弹成为一个怪圈,污染排放权控制和交易限制不清.基于蛛网模型的约束条件和模型特例的基础上,分析节能减排实施过程中排放权的模型要约,为排放权市场均衡交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节能减排和供电安全可靠的需求,构建了计及排放约束和输电约束的电力市场竞争模型,研究了双重约束条件下电力市场的均衡问题,分析了策略性发电方的博弃行为,利用耦合制约博弈的分析方法,并采用处罚函数,将具有限制条件的均衡问题转化为带有处罚函数的无约束均衡问题,分析求解电力市场的纳什均衡解,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3.
针对丰富的合约交易形式将对电力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基于Cournot模型建立了远期与现货市场的两阶段市场均衡模型,利用反向推导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比较电力市场环境下引入远期合约交易前后的电力需求弹性与供电量间的变化及市场雷纳指数的变化,分析了远期合约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并以内蒙古三个区域市场实际交易信息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正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发电权交易的数学模型和组织流程,分析了开展发电权交易前后输电网及发电权交易买卖双方的效益变化,推导了有无交易成本两种情况下发电权交易效益变化计算公式及实现的条件。以IEEE-14节点系统为算例验证,结果表明开展发电权交易参与方受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发电权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文章构建了计及碳税的发电权与碳排放权组合交易双层规划模型。在模型中综合考虑了碳税、发电量、发电权交易价格以及碳交易价格等因素,上层模型为政府制定碳税,下层模型为发电企业确定最优的发电量及交易价格。研究表明:征收碳税不仅对发电企业碳减排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还会对发电权交易价格与碳交易价格产生影响,随着碳税的变化,发电权交易价格与碳交易价格波动较大;征收碳税并结合发电权与碳排放权组合交易,能够实现降低碳排放与增加利润的双赢。这说明在科学合理的政府政策配置下,通过市场机制能够实现低碳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摘要: 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中,多种市场化手段被运用到电力行业。基于此背景,从发电企业参与的电力市场行为出发,探究发电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共性,并将发电权交易成本、碳排放权交易成本计入企业成本,建立了以发电企业总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区域总发电量不变为约束的发电权与碳排放权组合交易模型。在该组合交易模式下,利用MATLAB的优化算法对某区域火力发电企业的发电计划进行了发电量的优化配置,算例结果表明,通过发电权和碳排放权组合交易后,大容量发电机组的出力明显增加,该区域发电企业的总利润增加且碳排放量降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分析了交易过程中利润和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工业具有较强的碳锁定效应可实现节能减排的长效可持续性,在分析引入碳排放交易的基础上,构建了计及碳排放交易的carbon-IRP模型,并就给定排放约束模拟分析了不同排放权价格对机组发电量及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满足系统可靠性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系统总装机容量及发电量,CO2排放量显著减少,在排放权价格较低时减排效果不明显,但随排放权价格升高减排效果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及时解决跨区域交易中各方的均衡问题、促进和规范跨区域电能交易,分析了跨区域电力交易各参与主体的特点及其利润构成,以跨区域电力交易各主体的收益之和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基于博弈论的跨区域电力交易各主体均衡模型,并对一个包含4个区域的跨区域电力交易系统进行模拟分析,比较了纳什均衡和合作均衡下算例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在合作均衡中,实施跨区域电力交易可提高市场均衡电量并有效降低市场均衡价格,真正地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是从上世纪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提出的"排污权交易"概念演变而来,它的核心是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市场买卖,也是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常用的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0.
计及电力自由交易的电力系统节能经济 调度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经济调度和市场环境下的调度是电力系统的 2个典型调度模式。然而,完全的经济调度和完全的市场调度模式都存在一定优缺点。以2种主要调度模式为基础,研究了计及电力自由交易的混合调度模式,并提出了混合调度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将电力空间分为参与竞争和不参与竞争2部分,参与竞争的部分电力不受电力网络和市场交易模式的限制,是完全竞争的,采用市场调度的模式;而不参与竞争的部分电力承担调节线路潮流和网损分配的任务,采用经济调度的模式。通过IEEE-30节点系统分析了混合调度模式下不同电力自由交易比例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并在电力自由交易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优的交易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充分挖掘企业节能减排的路径和发挥绿色低碳政策工具的作用。绿氢作为清洁能源以其全链路零碳排放的优势成为社会低碳转型的关键,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化机制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建设碳交易中心氢能产业板块交易机制,实现碳交易与氢能的耦合对落实“双碳”目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方法  基于此,文章将构建“绿氢市场-全国碳交易市场-电力市场”耦合机制。进一步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绿氢市场-全国碳交易市场-电力市场”进行建模仿真,研究多个市场的交互关系。 结果  研究发现:首先,绿氢市场、碳交易市场与电力市场之间可以通过绿氢认证和碳配额交易实现3个市场的耦合,通过模拟仿真发现耦合模型具有可行性。其次,通过基础情景模拟仿真发现多重市场耦合可以促进刺激碳价的升高,且可以控制火力发电量和绿氢生产量的上升。最后,提升绿氢认证比例、落后机组淘汰机制和碳配额拍卖机制有助于碳定价机制的形成,促进绿氢项目规模的扩大和控制火力发电量。 结论  本研究既丰富绿氢交易模型,促进绿氢通过参与碳交易获取部分收益,减缓氢能成本压力,又通过多市场联动,发挥碳价的倒逼作用,促进传统化石制氢和火力发电比例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考虑购电成本对电网交易能力的影响,建立兼顾电网交易能力和购电成本的多目标交易优化模型,运用模糊建模的方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求解最大满意度的单目标非线性规划问题,采用原对偶内点法求解。通过对IEEE-30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目标交易优化模型,可以在提高交易能力的同时尽量减小购电成本,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需求侧响应能够有效增加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但是我国电力需求市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目前还没有将需求侧响应与电力市场建设相融合,导致需求侧响应的发展十分缓慢。针对上述情况,首先描述了电力市场需求侧的发展现状,然后分别介绍了不同类型需求侧响应项目的潜在价值,选取典型算例,仿真分析可响应需求侧不同占比对电力系统灵敏性的影响,最后分析不同阶段新电改条件下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项目的交易模式,并且给出具体的运营计划,实现新电改条件下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交易机制分析。  相似文献   

15.
精准的电价预测有助于宏观调控的实施.但能源结构转型导致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因此会导致电价降低和产生波动,降低时序预测序列的相关性,加大实时电价的预测难度.针对这一问题,采用自相关函数和最大信息数计算电价自身和电价与电量关联性,为模型输入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具有深度储备池特性的深度回响网络进行实时电价预测.研究结...  相似文献   

16.
As part of its climate policy, the European Union (EU) aim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levels by 20% by the year 2020 compared to 1990 levels. Although the EU is projected to reach this goal, its achievement of objectives under its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TS) may be delayed by carbon leakage, which is defined as a situation in which the reduction in emissions in the ETS region is partially offset by an increase in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non-ETS regions. We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missions and hydropower availability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magnitude of carbon leakage in the South-East Europe Regional Electricity Market (SEE-REM) via a bottom-up parti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We find that 6.3% to 40.5% of the emissions reduction achieved in the ETS part of SEE-REM could be leaked to the non-ETS part depending on the price of allowances. Somewhat surprisingly, greater hydropower availability may increase emissions in the ETS part of SEE-REM. However, carbon leakage might be limited by demand response to higher electricity prices in the non-ETS area of SEE-REM. Such carbon leakage can affect both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ers in ETS member countries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ET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EU targets for CO2 emissions reduction. Meanwhile, higher non-ETS electricity prices imply that the current policy can have undesirable outcomes for consumers in non-ETS countries, while non-ETS producers would experience an increase in their profits due to higher power prices as well as exports. The presence of carbon leakage in SEE-REM suggests that current EU policy might become more effective when it is expanded to cover more countri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