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通过计算评价因子的实测浓度与各级水质标准的关联度,以确定水环境质量的级别.应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7年六安市淠河水质进行全面评价与分析.不仅采用"中心化"方法进行数列的无量纲化处理,还运用点到区间距离法计算关联系数,克服了传统灰关联分析法的不足,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和可行.结果表明:2007年度,窑岗嘴大桥和大店岗断面的水质均为Ⅰ类,光华厂渡口和新安渡口断面的水质级别均为Ⅰ类,各监测断面水质较清洁.2007年度,新安渡口断面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水质依次属于Ⅰ、Ⅰ、Ⅰ级,水质较清洁,水期对水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关联分析法对衡水湖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评价,以期为保护和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地表水资源提供参考。1 灰关联分析法的原理和一般步骤 水质评价的灰关联分析法就是对水质监测样本序列和水质标准各级数序列间进行关联度序化分析,其中相对监测序列关联度最大的那一级水质标准,即为要评判的水质级别。  相似文献   

3.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太湖流域水质进行评价,详细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太湖流域湖州新塘港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该方法采用太湖流域浙江湖州新塘港水体断面的影响因子: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氨氮的实测浓度组成参考数列,各因子标准浓度组成比较数列,计算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关联度,按其大小确定综合水质级别。研究表明该地区水环境质量较差,并指出了治理太湖流域的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确定权重过程中的人为主观随意性和冗余性问题,提出采用基于粗集理论构造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汾河各断面水质评判。根据结果可知:小店桥、义棠和柴庄监测断面的水质级别为Ⅳ级,属重污染;静乐和寨上监测断面的水质级别为Ⅲ级,兰村监测断面的水质级别为Ⅱ级。通过与实际情况相比较,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为汾河水环境治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可拓分析法在区域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质量评价为例,用可拓分析方法将地下水质量级别、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分级标准建立关联函数,通过计算关联度判断该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级别,经与模糊综合分析法比较,表明评价结果与该地区客观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传统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结果失真、水质标准均化和主观任意性影响较大等缺点,选取2014—2016年大清河14个监测断面8个评价指标,运用改进模糊数学法与单因子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环境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显示:2014年及2015年不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功能区标准的断面为新盖房、望亭、码头、焦庄及安州断面,占该年监测断面的35.7%;2016年不符合标准的断面为码头断面,占该年监测断面的7.14%。其中,氨氮和总磷为监测断面的主要污染因子,氨氮平均超标6.78倍,总磷平均超标3.51倍。利用各级水质标准上下限的中间值作为评价标准,改进的模糊数学评价模型更具区分度,河流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可为流域水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昆明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环境容量为主要依据对昆明市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并结合水环境现状和环境管理的需要,将水环境承载力划分为不同级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昆明市水环境承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系统出发,结合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构建了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多级多指标可拓评价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估模型。以广东省东江流域为例,依据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与关联度,由相应等级的关联度大小对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中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三个子系统进行可拓评级分析,计算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水平于某一等级的关联度,进而将其由简单的定性描述拓展到定量计算,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水平评价等级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9.
根据主成分分析原理,以嘉陵江4个监测断面水质评价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2010年各断面9个水质指标作为评价输入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地表水水环境质量主成分分析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分析,提取的3个综合因子可较为真实地反映研究区的水质状况,4个监测断面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0.
由集对分析理论导出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新模型,将水质实测指标与分类标准作为集对,通过对评价级别和实测数据归一化后,得到模型的平均联系度,建立了水质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并以九寨沟五彩池水环境质量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CODcr、DO、NH3-N、TP、粪大肠菌群五项指标及其对应的Ⅰ至Ⅴ类水质标准的取值范围构造集对,建立了水质评价集对模型,计算出平均联系度,得出该九寨沟五彩池水环境质量属于Ⅰ级。实例研究表明:运用集对分析模型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方法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色理论的水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万星  丁晶  张少文  廖杰 《人民黄河》2005,27(5):37-38,41
水环境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水环境事故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是模糊的和不确定的,用回归分析方法或某种特定的分布函数难以准确、真实地反映水环境事故发生的规律,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克服了回归分析和随机过程理论的不足。对一个发展变化的流域系统,关联度分析就是根据灰色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水环境影响因素间的关联程度,从而找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某流域观测数据的分析,表明采用灰色理论方法对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喀斯特地区水环境质量现状,以荔波县樟江为例,运用投影寻踪聚类模型(PPC)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樟江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通过建立投影寻踪聚类模型,以DO、高锰酸盐指数、BOD5、COD、NH3-N、TN、TP指标作为多维投影参数寻求最优投影方向,由投影目标函数得出水环境污染投影值,来反映水环境指标含量特征,从而得出研究区水环境质量污染现状,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在投影方向上,TP和TN对樟江水环境质量影响最大,DO和COD的影响最小;(2)在各断面平均投影值上,洗布河断面为0.946 4,回龙角断面为1.295 3,界牌断面为1.545 4,各断面水质污染程度为界牌回龙角洗布河;(3)根据PPC水环境评价标准,樟江的水环境质量综合投影值为1.262 4,属于Ⅱ类水质,符合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4)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洗布河断面水质为Ⅰ类,回龙角断面水质为Ⅳ类,界牌断面水质为Ⅴ类,樟江的综合水质为Ⅳ类,与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差异较大。研究结果有助于喀斯特地区水环境的科学管理,研究方法能够为水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石头口门水库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迅猛,导致水库水质状况逐年下降。考虑到水环境质量级别的划分、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确定等都具有模糊性,将隶属度概念引入BP网络中,建立7-3-1结构的隶属度-BP网络对石头口门水库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与内梅罗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得到的结果并没有显示出水质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隶属度-BP网络评价结果中2002—2003年水质为Ⅱ类、2004年水质为Ⅲ类、2005—2007年水质为Ⅳ类,呈逐年下降趋势;应用隶属度-BP网络评价的水环境质量结果更准确、客观,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大辽河营口段2012年黑英台和辽河公园两个生态供水水质监测断面数据,采用灰关联分析法,通过各断面水质的多个水质评价因子与水质标准的距离综合分析,依据关联度计算结果全面系统的评价了大辽河营口段生态供水水质总体状况。结果表明:大辽河营口段2个监测断面中水质级别均属于III类,总体水质较好。从水质归一化数列可以看出,水体氨氮指标超标严重,为该河段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5.
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法在地表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灰色关联分析是通过断面水质的多个水质浓度因子与水质标准的距离分析,最终说明断面水质隶属于哪一级水。利用水质评价关联分析对区域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能客观、直接地反映相应某区域水体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法对韩江赤凤、潮安、南社的水体质量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地面水质生物指标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地面水质化学分析入手,按现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用模糊数学理论对若干断面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取得了各断面的水质级别。再将通过各对应断面生物监测所计算出的生物指数与水质参数作相关分析,利用相关系数较好的生物指数计算对应的水质级别,以供水质评价之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日从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了解到,为规范行政辖区间水环境质量的监控和缓解流域内上下游、左右岸省(自治区)之间的矛盾,营造“以邻为友、联合防治水污染”的良好氛围,该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水利部有关文件精神,自今年4月起,组织流域各省(自治区)水环境监测部门进行了两个月一次的省界水体水环境质量监测,并及时发布省界断面水质公报。这标志着珠江流域不同行政区域联手治污进入了新的阶段。据了解,该局已根据今年4月、6月的监测结果发布了两期省界水体水环境质量公报。在已发布的两期公报中,省界监测断面水质为四类或以上的分别占727%、7…  相似文献   

18.
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在西充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黄河》2016,(8):65-68
针对西充县境内西充河流域存在的水质污染问题,为充分掌握流域全年各月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以及引起水质污染的原因,基于改进前后的3种内梅罗指数法对2011年西充县境内西充河流域的两个监测断面上的污染因子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其中两种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克服了传统内梅罗指数法的不足,相对而言,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Ⅱ(考虑最大因子项权重修正)得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结果:研究区内全年水质较差,上半年水质污染较严重,下半年趋于缓和,但全年有83.33%的时间水质劣于Ⅲ类水质标准,其中西阳寺电站断面的水质大多数月份均差于晏家乡断面,表明虹溪河流域的污染程度较龙滩河严重。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文献数据及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了华容河的污染源、水环境质量等水环境现状条件。采用一维水质数学模型,根据华容河调弦闸和六门闸的不同调度运行方式及华容河不同的运行水位,设定不同的数值模拟情景。分析了华容县城断面的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以及调弦口闸引水对华容县城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由于华容河水环境质量较差,对于蓄水较低的26.06 m水位引水200 m~3/s时,华容县城水质全断面达到长江水质需要300小时(12.5天)。由于长江水位在不断下降和调弦口进水条件不利,华容河水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地处苏浙沪交界中心的嘉善县水环境质量健康,在考虑嘉善县地理位置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重要跨界断面作为水质达标控制因子的总量控制方法。基于嘉善断面勘测与水质、水文同步监测数据等基础资料构建了嘉善小流域一维水环境数学模型,确定了嘉善区域的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参数,并选取嘉善地区4个重要跨界断面作为控制断面,利用已率定验证合理的一维水环境数学模型分别对不同削减方案下的水环境进行了水质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为满足以跨界断面水质达标为控制因子的总量控制要求,嘉善区域CODMn需削减14.2%,NH3-N需削减3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