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异丙醇中微量镅、锔的电沉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异丙醇中镅的电沉积行为。提出了镅、锔电沉积制源的程序。亚微克量的镅、锔在异丙醇(pH=3—4)中电镀70分钟(密电流度10毫安/厘米~2,电压1000伏左右),镅的沉积率为96.0±0.7%,锔的沉积率为95.7±0.4%。  相似文献   

2.
在草酸-硝酸体系中微量镅、锔的电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草酸-硝酸体系中镅的电沉积行为。提出了定量沉积镅、锔的分析程序。亚微克量的镅、锔在草酸-硝酸介质(pH=4)中电沉积40分钟,沉积率均达98%以上,标准偏差小于1%。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分别测定尿中镅和锔的方法。尿样先用浓硝酸和过氧化氢处理,再通过HDEHP-KeL-F萃取色层柱浓集、纯化。在Ag~+存在下用过硫酸铵将镅(Ⅲ)氧化成镅(Ⅵ),藉PMBP-TOPO-环已烷协同萃取,使镅(Ⅵ)与锔(Ⅲ)分离。分离出的镅(Ⅴ)[镅(Ⅵ)被萃取剂还原成镅(Ⅴ)]用水合联氨还原成镅(Ⅲ)。分离后的镅(Ⅲ)、锔(Ⅲ)分别在HNO_3-H_2C_2O_4体系中电沉积制源。最后用半导体低本底α计数器测量。当尿中镅-241,锔-242的量分别为0.32衰变/分·500毫升、0.29衰变/分·500毫升时,相应的回收率分别为82.0±8.2%和81.7±12.3%。本方法对天然铀、镎-237、钚-239去污系数均在10~4以上。对锔-242去污系数为1.9×10~3、对镅-241为41。 还研究了试样中络合剂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对测定镅的影响。当样品中DTPA的量为20毫克时,对测定无干扰。 全程操作6个样品时间为2天(不包括放射性测量)。  相似文献   

4.
用PMBP-TOPO为协萃剂的萃取色层法分离和测定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用0.05MPMBP 0.025MTOPO的环已烷溶液为协萃剂的萃取色层法自锔和其他元素中分离和测定镅的方法。镅的收率为91.9±4.4%,对锔的去污因子为3×10~4~10~5。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α—羟基异丁酸—高压阳离子交换淋洗色层分离镅、锔时,溶液pH、流速、温度、分配系数及负载等因素对镅、锔分离的影响。提出了分离和纯化镅、锔的条件。最后,根据选定的条件对镅、锔粗产品的模拟料液进行了分离,并测定了希土裂片和钚的净化系数。  相似文献   

6.
二(2,4,4三甲基戊基)-二硫代膦酸萃取分离Am和Cm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二硫代膦酸(HBTMPDTP)对Am与Cm的萃取和分离,单级萃取分离因数约为3。pH值、离子强度、萃取剂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分离因子影响不大。8级萃取、3级洗涤的多级逆流萃取实验表明:HBTMPDTP能够使Am与Cm得到有效分离。萃取实验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很好。根据串级计算给出了HBTMPDTP萃取分离压水堆废液中镅和锔的推荐流程,采用9级萃取、4级洗涤的萃取分离流程,镅的萃取率为99.92%,放化纯度达到99.99%,质量纯度达到99.82%;锔的萃余率为94.90%,放化纯度达到99.90%,质量纯度达到97.68%,镅中锔的分离因数为20,锔中镅的分离因数为1186。可以满足Am与Cm的分离-嬗变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用于超钚元素分离流程的高灵敏度监测装置和定量分析技术。采用NaI(Tl)薄晶体双探头相加谱仪测定X射线和低能γ射线。采用Si(Au)面垒半导体流线监测器测定厚源α谱。描述了监测器的结构和电子仪器。对厚源α谱特性的研究结果和定量刻度方法。给出了用于离子交换色层法提取~(243)Am和~(244)Gm流程所得的实验结果。NaI(Tl)薄晶体双探头系统对~(243)Am总加入量的灵敏度好于0.1微居。Si(Au)面垒监测器对镅、锔浓度测定精度为±5%。各收集容器内镅、锔含量的精度为±10%。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分子电镀的一种新用途,即利用电镀的方法对放射性核素镅进行电沉积.电镀溶液;电镀电流;电镀时间是对其沉积率的几个影响因素.提出获得镅的电沉积可以通过将少量镅的硝酸溶液(10μL)加入15%硫酸钠溶液(10mL)中,电镀30min,调电压至7V,电流0 5A的条件下获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用于超钚元素分离流程的高灵敏度监测装置和定量分析技术。采用NaI(Tl)薄晶体双探头相加谱仪测定X射线和低能γ射线。采用Si(Au)面垒半导体流线监测器测定厚源α谱。描述了监测器的结构和电子仪器,厚源α谱特性的研究结果和定量刻度方法。给出了用于离子交换色层法提取~(248)Am和~(244)Cm流程的实验结果。NaI(Tl)薄晶体双探头系统对~(243)Am总加入量的灵敏度好于0.1μCi。Si(Au)面垒监测器对镅、锔浓度测定精度为±5%。各收集容器内镅、锔含量分析结果的精度为±10%。  相似文献   

10.
利用性质相似的稀土元素Nd模拟镅、锔,以高浓度硝酸和其他稀土元素组成的混合性溶液为模拟原料,通过比较微波减压蒸馏和油浴减压蒸馏两种加热方式,获得了模拟镅、锔的模拟料液转型的工艺参数。将溶液高温浓缩后得到的固体再进行煅烧,从而使模拟镅、锔的模拟料液转型为氧化物。通过ICP-AES、XRD、BET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所得氧化物的物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减压蒸馏转型后所得氧化物的各种性能均优于油浴减压蒸馏转型后所得氧化物。相对于油浴减压蒸馏的方法,微波减压蒸馏方法减少了浓缩时间,且在馏出液中稀土含量很少,大部分的硝酸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三价镅、锔、镨和钕与2-羟基-2,4-二甲基戊酸的络合作用。在pH=4.00,μ=0.5(NaClO_4)和25℃条件下,用静态阳离子交换法得到了各级稳定常数。指出了2-羟基-2,4-二甲基戊酸(HDMVA)可望成为三价镅、锔分离的优良淋洗剂。  相似文献   

12.
【日本《原子能视野》2000年5月刊报道】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尖端基础研究中心于3月9日宣布,与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广岛大学合作发现了镅和锔的新同位素镅-233和锔-237。用原研东海研究所的串级加速器形成锂电子束,然后用锂电子束照射铀-233或镎-237,并进行质量分析,测量a射线衰变能,从而确认了新同位素。由于中子少的镅和锔的同位素以轨道电子捕获现象衰变,所以检测比较困难,故探知此种元素性质的新见解就颇受人瞩目。这次的发现找到了专门用于高准确率地选出并分析短寿命同位素的新方法。具体讲就是开发出了①用锂电子束照射铀-233和镎-23…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用于超钚元素分离流程的高灵敏度监测装置和定量分析技术。采用NaI(T1)薄晶体双探头相加谱仪测定X射线和低能γ射线。采用Si(Au)面垒半导体流线监测器测定厚源α谱。描述了监测器的结构和电子仪器,厚源α谱特性的研究结果和定量刻度方法。给出了用于离子交换色层法提取~(248)Am和~(244)Cm流程的实验结果。NaI(T1)薄晶体双探头系统对~(243)Am总加入量的灵敏度好于0.1微居。Si(Au)面垒监测器对镅、锔浓度测定精度为±5%。各收集容器内镅、锔含量分析结果的精度为±10%。  相似文献   

14.
在以硝酸作为络合剂的水-醇混合溶液中分离超钚元素,其效果优于纯水溶液。作者在前一工作中介绍了使用甲醇-硝酸-阴离子交换树脂从辐照靶中分离镅和锔的工艺流程,本文采用高压色层技术进行镅、锔分离,并且对此体系的动力学性能进行探讨。 在文献上未见到阴离子树脂分离元素时采用高压技术,直到实验结束后才看到使用类似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镅(锔)和轻稀土元素(La、Ce、Pr、Nd、Sm)在P507-磺化煤油和硝酸溶液中的分配比,确定了它们被萃取能力的顺序为:La相似文献   

16.
综合了多种氨基多羧酸同镅、锔、镨、钕的配合物稳定常数,讨论了这类配体对镅-锔及镨-钕的分离因数及,证实了两者之间也存在类似于α-羟基羧酸对这两对离于分离因数的同向升降趋势。据此,选择吡啶-2,6-二羧酸,测定了它与此四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获得了以β_2计的高达1.99的值。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镅(锔)和轻稀土元素(La、Ce、Pr、Nd、Sm)在P507-磺化煤油和硝酸溶液中的分配比,确定了它们被萃取能力的顺序为:La相似文献   

18.
三价镅(Am)与锔(Cm)的相互分离对于α能谱和质谱准确测量镅锔同位素具有重要意义,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近,相互分离非常困难。本工作研究了硝酸体系中DGA树脂对Am(Ⅲ)和Cm(Ⅲ)的静态吸附性能和柱分离行为,获得了不同酸度和温度条件下的容量因子(k′)及分离因子(SF)数据,以及不同柱高(L)、线速率(v)条件下的峰分辨率(R)、理论塔板高度(H)等参数。根据色谱理论指导柱分离条件的选择和优化,获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Am与Cm回收率在90%以上时,相互间去污因子达1×102以上。  相似文献   

19.
【日本《原子能视野》 1999年 5月刊报道】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于 3月 18日开发出了将乏燃料内半衰期为 70 0 0多年的氧化镅转化成可作为燃料使用的氮化镅的技术。将氧化镅与石墨粉末混合 ,然后在氮气中进行130 0℃的高温加热处理 ,便可得到氮化镅。将高放废物中所含超铀元素和长半衰期核物质再次作为反应堆燃料使用以消除废物的技术是下一代原子能开发的目标 ,原子能研究所此次开发就是这项技术的基础。本次开发的技术是在处理半衰期较长的镅及镎的同时 ,将镅及锔等进行处理作为燃料使用 ,这是今后的重点目标。原子能研究所在后处理中得到的…  相似文献   

20.
本支研究了国产聚苯乙烯磺酸型树脂(凝胶型)的络合淋洗色层对三价镅、锔、铕、钆的相互分离,淋洗剂采用α-羟基异丁酸。为流程和分析提供了分离方法。工作着重研究阳离子交换树脂交联度与温度如何通过分离系数β和塔板高度H对总的分离效果R_2起影响的,从中得出实际分离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与非平衡理论预计的结果相符合。又初步作了流速的影响。最后根据选定的分离条件和镅与锔的分离要求,选用一定的柱高进行分离,分离结果与要求相符合。同时还测定了本法对裂变产物、钚和镎的净化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