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移动通信》2009,(1):86-86
近期。中国电信北京公司表示,3G业务酝酿于2月底在北京推出。目前,中国电信正在加速“天翼”品牌业务布局,计划在3月底前完成目前133/153C网用户的后台系统割接,使电信用户均可使用“天翼”最新业务,并统一到新3G网络下。同时,中国电信已经在北京启动3G业务部分友好用户的试用,并已开始和C网手机企业谈判,启动其获牌的美版3G标准CDMA2000的手机采购,预计这部分手机将在2月底前在北京上市。上海电信也透露,一季度上海等准备充分的一线城市将陆续推出CDMA2000的3G业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通信》2009,(6):5-5
据悉,备受关注的中国电信3G上网本的策略已定,既可用3G上网,也可用WIFI上网,甚至在无3G信号的地方可以通过2G网络上网。这实际上就是中国电信3G上网本的“C+W”策略。“C”即通过CD—MA2000/EVDO的3G网络上网,“W”即是指通过WiFi无线AP上网。在江苏电信启动中国电信首个省份3G放号之际,江苏电信相关人士介绍说,中国电信3G覆盖率在江苏已达90%,WIFI网络覆盖也良好,  相似文献   

3.
《通讯世界》2006,(1):35
计世资讯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表示,2006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在3G和NGN进入商用的推动下将表现出上升势头,增长速度超过10%,预计2006年电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到2083亿元人民币,2007年将达到2870.4亿元人民币。根据预测,2006年将发放3G牌照,2006年底将出现3G用户。2006~2007年为3G市场的导入期,相应地,3G用户将主要为一些高端用户和时尚用户。2008~2010年为3G市场的成长期,3G用户也将逐步扩展到中低端。随着电信界对于业务创新的呼声日益高涨,运营商肯定不会将NGN这一业务创新的“网络发动机”束之高阁。2006年将是NGN在中国电信…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几乎在同时,由中国电信牵头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宣告成立。 一年过后,中国电信的这个联盟已经抢得一些先机。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晓初介绍,截至5月,中国电信“商务领航”已发展17万余家企业用户。“一种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通过整合软件、硬件、服务等各类优势资源,提供综合性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产业链条和产业模式正在形成。” 如果不是3G,中国网通与中国电信有“南北之界”,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有“移动与固定之别”。但3G发牌越来越近。这时,中国电信正在向“新盟主”的目标靠近。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不能再坐视不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通信》2009,(24):41-41
3G改变生活,3G也带来商机。当全新的市场大门打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这三大运营商打响了3G用户争夺战,而套餐资费成为运营商们比拼的第一块阵地。实际上,电信已经喊出来漫游全国接听免费,联通也已推出“长市漫合一”的计划。  相似文献   

6.
运营     
《数字通信》2011,(1):9-9
三大运营商发布2010年11月份的运营数据 根据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发布的2010年11月份的运营数据显示:移动3G用户总数为1883.5万户,联通3G用户总数为1277.6万户,电信未透露具体的3G用户数,而根据稍早些工信部的数据,中国电信的3G用户总数也超过1000万户。也就是说,三大运营商目前3G用户的总量已经超过4000万户。  相似文献   

7.
《电信网技术》2009,(9):19-19
近日。在南京“天翼3G手机订货会”上,中国电信首次明确将与加拿大RIM和美国Palm两大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合作。这意味着电信用户将有望用上风靡北美的黑莓与Palm手机。至此,除部分日系品牌外,全球一线手机大厂均已确定进入中国3G市场。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通信》2009,(6):88-88
中国电信天翼电信终端公司于2009年3月10日对外披露了其最新采购的3G定制手机。在37款3G手机中,酷派、中兴等国产品牌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三星、诺基亚等国际大厂占三分之一。 其中很多机型已经带有WiFi功能,这是中国电信首次对外披露带有WiFi芯片的CDMA2000手机。这是中国电信“天翼”战略的一部分,用户在有WiFi网络覆盖的地方,可以将CDMA手机切换到WiFi无线上网状态。  相似文献   

9.
徐超 《通信世界》2009,(14):3-3
就放号规模和商用化程度来说,中国电信堪称首家在全国范围推出3G应用的运营商,电信力争以“先入为主”的方式给3G概念打上“天翼”的烙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3G市场的启动,国内3大电信运营商对3G用户的争夺日益激烈.相比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3G用户发展方面的进展缓慢.中国电信在3G用户发展以及CDMA2000/EV-DO网络建设方面的进展更令人瞩目.不仅在今年年初新年到来之时,成功实现C网用户止跌为升,今年前3季度更实现移动用户净增1887万户.按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预计中国电信未来两年移动用户将有望超过1亿.  相似文献   

11.
张鹏 《通信世界》2014,(25):32-33
8月底,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迎来了LTE混合组网试点城市的第二批名单,至此TD-LTE/FDD LTE试点城市数量已增至40个,两家距4G商用牌照的发放又近了一步.虽然还无法与中国移动今年以来在TD-LTE网络建设上的大兴土木相提并论,但是40个试点城市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电信和联通的“4G空窗期”.此前,业界对于中国电信发展4G基本形成了“集体悲观论”——客观而言,无论从网络演进、建网成本、终端支持,还是电信本身的频谱资源、用户基数等方面,相较于其他两家运营商,中国电信都略显弱势.如何在4G时代实现移动用户和业务运营的双丰收,是摆在电信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2.
徐超 《通信世界》2009,(15):28-28
中国电信海南公司充分运用了“博鳌”论坛的影响力,展示了电信天翼3G在海南的建设成就。  相似文献   

13.
运营商动态     
《移动通信》2012,(5):94-94
中电信明确2012用户发展目标:拟实现3G超2G随着近日iPhone4S的开售和热销,中国电信已为此提出新的用户发展目标,即在iPhone4S等智能机的带动  相似文献   

14.
胡智海 《移动信息》2010,(3):112-113
中国电信领跑3G 2月,赛迪发布统计报告称“2009年我国3G用户总数达到1141.4万,在2009年3G新增用户中,中国电信3G用户占比最高,达到46.1%”,而此前工信部在2009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通报会中称,3G用户数为1325万。一时之间,媒体对3G用户的实际数量进行多方揣测。  相似文献   

15.
新闻网消息     
《广东电子》2012,(7):21-21
在iPhone的带动下,中国电信最近提出了新的目标:2012年实现3G用户规模超2G。月初时中电信推出的年轻品牌“天翼飞Young”也正是为此目标而提出。投行美林认为,中国电信开售i—Phone4S将以政府及企业等高端客户为同标;加上中国联通抢攻中低端客户,将使独缺iPhone的中斟移动面临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网消息     
在iPhone的带动下,中国电信最近提出了新的目标:2012年实现3G用户规模超2G。月初时中电信推出的年轻品牌“天翼飞Young”也正是为此目标而提出。投行美林认为,中国电信开售i—Phone4S将以政府及企业等高端客户为同标;加上中国联通抢攻中低端客户,将使独缺iPhone的中斟移动面临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7.
综合新闻     
《通信世界》2009,(8):7-9
“两会”在京隆重开幕 3G加入通信服务行列;中国联通赴欧洲采购3G通信设备;北京电信手机上网流量“免费”;中国电信成上海世博会门票销售指定代理;中兴通讯3G视频监控服务运营商  相似文献   

18.
一年前,通过新一轮的电信重组,形成了新移动、新电信、新联通三家全业务电信运营商。同时,三张3G牌照也于2009年初花落三家,从真正意义上开始了我国的全业务运营之路。此后,三家电信运营商陆续发布各自的3G业务品牌。中国移动于2009年初发布其3G业务品牌“G3”,成为国内最早推出3G业务品牌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也紧追其后.前者于4月份推出“天翼”,后者5月推出其3G业务品牌”沃”。可见,重组后三家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启动3G业务,我国电信业已经进入3G运营的实质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移动通信》2012,(8):35-35
电信版iPhone4S引发销售热潮不久,诺基亚首款WP手机又由中国引入,至此,全球几乎所有主流手机厂商已与中国电信深度合作。根据工信部最近公布的数据,中国电信手机用户1.323亿户,是刚刚接手C网时的4.7倍;天翼3G用户达到4115万,在中国3G用户的占比升至28%。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通信》2009,(14):43-43
近日,北京电信3G推出“一卡双芯”,用户可同时获得天翼3G手机卡和无线宽带数据卡两张UIM卡。两张UIM卡一个号码计费,可同时打电话和上网,互不影响。3G手机业务上市前,用户打电话和无线宽带共用一张卡,使用时需将同一张号卡在手机和上网卡之间来回插换。北京电信此次推出的推出“一卡双芯”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