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秦威 《佛山陶瓷》2012,(8):70-70
常见的几种陶瓷颜料主要有锆系列的镨黄、尖晶石系列的无钴黑和铁铬锌系列的棕色等。一般来说,在高温条件下,哑光釉料中色料的发色趋势与在透明熔块中的发色基本上是一样的。特别是在调色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部分的陶瓷色料如果在高温的生料釉中有较好的发色和稳定性,那么它在低温的透明等熔块中的发色会更加好。当前国内陶瓷市场不景气,在部分产区出现停窑的情况下,大中型陶瓷色釉料企业都开始把重心放在出口市场上,而国外客户通常都会要求使用两种以上的釉料进行产品检测,特别是国内的色釉料企业一般出厂检测都只使用一种或者两种釉料,因而造成货物到达对方工厂后出现色差等质量问题。因此,国内陶瓷色釉料企业在出口货物的调色过程中不光是使用对方的釉料进行检测,还应在高温哑光和锆白熔块中进行2次检测,以保证产品在各种釉料中发色稳定。由于陶瓷颜料都是由多种化工原材料进行煅烧合成的,因此,所使用的釉料中的某些成分会对色料产生一些影响。例如,在锆白熔块中含锆的镨黄等系列产品的发色饱和度比在低温的透明熔块中要好。在高温的哑光生料釉中,如果配方中含有氧化锆成分也是会促进锆系列陶瓷颜料的发色的。另外陶瓷色料配方中的原材料以及一些关键的化学元素也会对色料在釉料中的发色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在镨黄的调色过程中,镨黄产品在低温的透明熔块中有较好的呈色力,但是在锆白熔块和高温哑光的釉料中发色饱和度和色调有较大的改变,其饱和度会明显地降低。棕色系列也是容易出现色差的陶瓷色料系列之一。例如红棕色料在低温的透明熔块中可以有较好的发色,但是在锆白熔块中,各家色料企业生产的产品发色有较大的差异性。特别是在色调和发色饱和度方面,红棕产品在低温透明和锆白熔块中的发色趋势有一定的差异性,部分厂家生产的红棕产品在锆白熔块中没有发色或者发色非常浅。这些主要和红棕产品的配方原材料有直接的关系,与后期的调配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红棕系列产品中的氧化铬对产品在高温哑光釉料和锆白熔块中的发色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熔块釉粒度分布对锆基色料发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新岗 《江苏陶瓷》2008,41(1):31-33
研究了低温透明熔块釉的不同粒度分布对锆基色料发色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得出了适合锆基色料发色的熔块粒度范围,并简要考察了影响锆基色料在熔块釉中发色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翟新岗  聂保民 《陶瓷》2011,(1):26-28
对国内外8种主要的包裹红色料,对比了它们在中低温无铅釉中的发色情况。结果表明:国产包裹红色料质量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不同厂家的包裹红色料质量差异较大;基础釉组成和烧成温度对包裹红色料的发色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高档瓷素烧坯,以无铅熔块釉为基础釉,以国产包裹红色料为着色物质,采用两次烧成工艺,成功研制出无铅镉溶出、适合高档瓷装饰的低温大红釉。同时,研究了釉料组成、烧成制度等因素对大红釉发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低温无铅釉,在1060~1080℃氧化气氛下烧成,对比了国内外8种有代表性的包裹红色料的发色情况.结果表明:经过吸收改进国外技术,目前国产包裹红色料的质量远好于国外同类产品:由于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国内不同厂家的包裹红色料其质量差异较大;基础釉组成和烧成温度对包裹红色料的发色影响最大:使用包裹红色料制成的...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琉璃瓦釉熔块的配料及熔制过程,按照熔块与三氧化二铬的不同比例配制了釉料,探讨了三氧化二铬在琉璃瓦釉中的呈色特点,获得了红色琉璃瓦釉和黄色琉璃瓦釉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7.
建筑陶瓷装饰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康泰  杨颖  江陵陵 《陶瓷》2005,(6):7-10
近年来,建筑陶瓷的装饰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在瓷砖生产强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他们不断推出一些新品和精品,特别是在仿古砖、陶瓷锦砖领域。陶瓷制品装饰的物质基础是各种陶瓷装饰材料,包括陶瓷颜料、釉料、熔块、干粒、液体色料、渗花釉等,其中以传统装饰材料为主,也不乏一些新型装饰材料,如仿金属色料、相干色料、仿金属釉、虹彩釉、反应釉;各种彩色熔块、微晶玻璃熔块;各种干粒、红色和黑色渗花釉等。  相似文献   

8.
《陶瓷》2015,(10)
色釉料——原辅材料是陶瓷产业的基础。笔者介绍了我国色釉料企业的分布情况,给出了色料、熔块年用量,比较详细介绍了卫生洁具、各类陶瓷砖的釉料使用量,对传统色釉料和陶瓷墨水的发展特点及动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高温大红釉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宇宏  董波 《陶瓷》1997,(3):39-41
试验是在溶液共同沉淀法基础上,用封烧工艺制得一种锆英石包裹型大红色料,用该色料配合适当的熔块加以保护,制得了1120℃稳定发色的大红色釉,解决了硫硒化镉大红色料不耐高温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琉璃瓦釉熔块的配料及熔制过程,按照熔块与三氧化二铬的不同比例配制了釉料,探讨了三氧化二铬在琉璃瓦釉中的呈色特点,获得了红色琉璃瓦釉和黄色琉璃瓦釉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利用光学显微镜、能量色散(EDXRF)、XPS、SEM、TEM对圆明园出土的部分绿色琉璃瓦釉-绿中泛红现象进行分析,以研究圆明园出土琉璃瓦的变色机理和烧制过程.通过以上分析表明,琉璃瓦的釉层属于一种铅硅系玻璃,其绿色和红色是由于釉中Cu元素存在价态与含量不同所致,并且绿色区域是以Cu2+形式存在,黑红色和鲜红色区域主要以Cu+和Cu0并存形式存在,而且黑红色区域Cu0的含量要高于鲜红色,所以Cu0对于呈红色起到主要作用.绿色到红色转变是釉层中Cu2+被圆明园遭到火烧时产生的C和CO还原为Cu0和Cu2O析出富集到表面所致,其本质与铜红釉呈色机理相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优选出呈色良好的釉里红色料、面釉、里釉的配方。分析了色料粒度、釉层厚度对釉里红呈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友明 《江苏陶瓷》1999,32(1):21-23
通过以Mn的可溶性盐、Al(OH)3,加入适量的P化合物及添加少量的PbO、CaO等矿化剂 ,经高温合成 ,酸处理。获得着色力强、呈色鲜艳、高温稳定的锰红色料 ,可广泛应用于坯体 ,釉料及釉中彩的装饰  相似文献   

14.
铜红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康泰  毛婕 《佛山陶瓷》2002,12(12):34-36
本分析了铜红釉的化学组成,组成与釉呈色的关系;讨论了铜红釉难以烧成的根本原因,分析了生产工艺对铜红釉呈色的影响,介绍了几种现代铜红釉的曲型配方及生产工艺要点;对铜红釉的呈色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本实验通过改变釉里红釉的色料、盖釉和底釉的配方及组合方式,探讨了影响釉里红呈色及流动状态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CuO含量不仅影响釉里红釉的呈色,还对釉料的高温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底釉、盖釉配料中的熔剂对釉里红呈色的影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6.
A lead-free frit containing high amount of copper and its glaze conceived for fine porcelain stoneware til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glazes obtained under industrial firing were studied using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optical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ith energy dispersion spectroscopy. The mechanism of the red color formation on the surface was expla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laze presents a metallic gloss and iridescent colors on the surface, mainly associ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CuO crystallites and Cu metallic particles. Moreover, the Cu glaze showed a good chemical durability; this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because commercial Cu frits usually present poor chem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7.
稀土氧化物对变色结晶釉呈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探讨了稀土氧化物对变色结晶釉呈色的影响。在硅酸锌结晶釉的基础上加入变色颜料 ,从基础结晶釉的组成、变色颜料的组成与添加量、稀土氧化物的种类与添加量 ,制备工艺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 ,主要考察了Pr2 O3、Sm2 O3、La2 O3、CeO2 、Y2 O3对变色釉变色及着色的影响 ,分析了影响变色结晶釉变色效果的诸因素。通过电脑测色分光光度计SP - 10 0 0对釉反射率及色度测试表明 ,变色釉在可见光的范围内有3个比较大的吸收峰 ,从而在不同的光源下显现不同的颜色。通过测试结果分析最后确定了稀土添加剂的种类和加入量范围  相似文献   

18.
从颜料发色的基本光学原理出发,分析了利用陶瓷原料进行混合调色的机理,并就釉与颜料之间的关系,讨论了颜料在釉中的呈色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以新型包裹镉硒红色料为着色剂,长石-石灰混合生料釉为基釉,研制出适于骨质瓷坯料的新型高温大红釉。此釉无镉溶出,不含铅、钡等对人体的有害成分,在氧化气氛下烧成,其烧成温度为1240~1260℃。还探讨了基础釉组成对色釉呈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制了一种适用于镁质强化瓷装饰用大红釉,大红釉以包裹型镉硒为色料,基釉为长石-石灰混合生料釉,氧化气氛烧成,烧成温度为1150~1270℃。结果表明,釉料完全无铅无镉溶出。并研究了基釉的组成、升温速率、停留时间和燃烧气氛对呈色效果的影响。最终获得了制备镁质强化瓷装饰用无铅无镉溶出大红釉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