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本文以大量现存浙江小城镇为案例基础,研究其传统和现代的规模差异,将其主要成因归纳为行政职能和交通系统两个方面的转变,进而对小城镇的合理规模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球城市区域的视角构建长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发展演化的理论逻辑,认为全球化生产网络的构建、高快速交通网络的完善、高品质集约发展的诉求以及社会消费需求的升级等全球城市区域的发展特征是推动区域内小城镇加速差异化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四方面外部因素与小城镇自身资源禀赋的结合使得长江三角洲当前小城镇的发展加速呈现为三种类型:都市一体化型、区域增长极型、公共服务中心型。区域内非都市一体化类型的小城镇,进一步发展将主要表现为三种趋势:成长为拥有综合功能的小城市;发展为兼具特色和活力的旅游服务型聚落;成为承担广大农村地域服务职能的公共设施中心。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快速且非均衡的要素流动使我国"城—镇—村"三元城乡结构开始变动,小城镇发展方向和程度出现分化。其中,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经济水平和职能体现普遍较弱,在用地规模和人口吸纳水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商洛市作为秦岭腹地欠发达城市,其小城镇因人口和用地演变趋势不同而形成分化。本文对商洛市小城镇人口集聚和用地扩张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小城镇分化类型、现状特征与影响机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差异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设信息》2012,(19):28-31
一、城乡规划工作推进情况"十一五"期末,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6%,初步形成了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的具有多层次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多样、主要城市沿交通轴线分布为主要特征的省域城镇体系,哈尔滨都市圈、哈大齐城镇带等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浙江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的特征及发展动力,对这27个试点镇根据各自的特征划分为七个主要的类型,并分析了每种类型的小城镇的要素优势及从“镇”到“市”的发展路径.进而结合“第三意大利”案例研究的经验总结提出了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如何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公共干预及规划的引领,包括完善的空间规划机制,实现小城镇产业集群与小城镇的良性互动发展,进而实现这些小城镇从“镇”到“市”的转换,更好地发挥小城市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是省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基础。基于山东省小城镇发展特征和时代背景的分析,明确指出乡村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可复制。山东省小城镇发展应着重理顺非农生产和公共服务两大职能。对公共服务职能,按照相对均衡、均等化的目标进行建设。对于非农生产职能,要立足于发展潜力、职能类型、区域战略目标等,实施差异化发展、分类指导。同时,应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扩权强镇、差异化的区域政策、财政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全面改善小城镇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7.
要进一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培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城镇经济。从小城镇的形成看,大都以乡镇工业为主要带动力,通过工业的发展和集中,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人气财气的聚集,从而形成小城镇。当然还有市场带动型、旅游带动型等类型的小城镇。很多小城镇都有产业关联度大的主导产业、优势行业、规模企业和名牌产品。如果没有产业基础,农民到小城镇就只能“安居”不能“乐  相似文献   

8.
小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城镇化的一大主要发展趋势地方政府和城镇建设主管部门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管理者。本篇文章主要从政府部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职能入手,对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的原则,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宋立新 《规划师》2006,22(Z1):25-26
(1)问题的缘起. 城市密集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空间经济机制有其内在的独特性,由此引起了学术领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学术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城镇成长发育的经济机制研究;二是小城镇在城镇群空间规划中的定位研究;三是小城镇在实现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四是小城镇内部空间功能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差别也随之加大,大中城市周围的近郊型小城镇已经迈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近郊型小城镇位于大中城市边缘,是大中城市未来的主要拓展空间,其可依托大中城市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类型。近郊型小城镇的转型和发展将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须对近郊型小城镇自身的发展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以期对该类型的小城镇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并提出科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前虎  潘兵  司梦祺 《城市规划》2019,43(10):22-28
小城镇作为城乡交互的重要节点,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十四五"期间,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将大力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重组配置,小城镇也将面临能否由"区域分异"走向"区域分工"的战略抉择。以浙江省为例,在剖析当前省域小城镇社会空间极化、职能类型分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对浙江省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所产生的影响,并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视角提出针对性的战略指引与政策供给,为"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小城镇的特色协同发展提供路径思考,同时也为全国其他省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编制现状比较(一)不同职能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编制现状比较不同职能小城镇中,旅游型和加工型小城镇规划编制状况最好,全部编制了规划;其次是商贸型和综合型小城镇,大部分编制了规划;最差的交通枢纽型小城镇只有一半编制了规划。这一结果反映了旅游型和加工型小城镇为了吸引游客和招商引资,所以相对比较重视人居环境规划编制。虽然不同职能小城镇在规划编制状况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二)不同规模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编制现状比较随着小城镇经济规模的增大,并达到一定规模以上时,编制规划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13.
一、浙江小城镇建设的现状1985年以来,浙江小城镇的建设迅速发展,一大批农村中心村变为农村集镇,大量的农村集镇上升为建制镇;原有建制镇行政区域范围扩大,实行镇带村的行政体制。近年来,浙江特别是温州、台州沿海地区出现了大批专业市场,形成众多的一镇一品的专业镇。几年的发展实践表明,单一的产品,单一的经济已不能长久的保持其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开始强调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但小城镇自身各具特色,发展动因存在差异,不能盲目照搬浙江小城市培育范式。本文从剖析小城镇发展入手,区分了不同城镇的类型,为其他地区小城市的培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开始强调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但小城镇自身各具特色,发展动因存在差异,不能盲目照搬浙江小城市培育范式。本文从剖析小城镇发展入手,区分了不同城镇的类型,为其他地区小城市的培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以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的建设为核心,带动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在小城镇的发展方向上,应摒弃全面发展的旧的战略思想。小城镇问题主要不是一个城市化问题,而是一个区域协调发展即区域一体化的问题。通过小城镇带动区域一体化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具有现实的国际意义,加速小城镇建设是一项事关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全面发展,实际上缺乏应有的战略重点,小城镇齐头并进,彼此之间利益分割,致使中心城镇难以发育、形成,中心地的职能严重不足,缺乏与周围农村和农业的紧密联系,对农业及周围农村的综合服务和劳动协作程度低下。由于农…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沿过境交通规划发展的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很多小城镇是由于流通职能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们所处地理位置一般较好,交通便捷,农民往来方便。同时,它们又同城市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起到一定范围和层次内商品交换中心的作用。这样,加之历史形成的规模相对较大的集市,从而逐步建立起一些相应的服务设施,随之带来小城镇经济的繁荣,形成多方面的发展,如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交通、商品集散等中心。今天的小城镇发展也不例外。但同时过境交通穿越镇区的现状给小城镇本身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利弊。过境交通干道穿越城镇镇区后给城镇发展带来的益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小…  相似文献   

18.
正小城镇是新时代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节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龙头"。浙江省正在奋力实施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为挺起小城镇这个"龙头",走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为全国提供了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的浙江图景、浙江实践。1浙江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战略意义浙江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始终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放到建设美丽中国的全局中来思考,放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中来衡量,放到  相似文献   

19.
省际边界地区小城镇是我国小城镇中一种比较特别的类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统筹发展中肩负特殊责任。本文首先界定了省际边界地区小城镇基本概念和类型,并概括提出其基本特征,然后分析这类小城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推进其整合发展的策略.最后结合苏皖两省乌江镇的发展和建设.对其整合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建设为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而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又是小城镇建设的实质与内容;它们之间可以理解为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小城镇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寻求它们的统一与协调发展。 一、小城镇工业区建设对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 小城镇工业区可以有效地实现小城镇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有效地改善小城镇招商引资环境,有效地推动农村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生产要素向工业区集中可产生集聚效应,其对小城镇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集聚。在工业园区由于企业集中布局形成企业工业群,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