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机上,分别测定了5083-H321铝合金板材及其搅拌摩擦焊焊缝在空气和3.5%NaCl溶液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借助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动电位扫描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焊缝和母材的微观组织、硬度分布、极化曲线及应力腐蚀断口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焊缝的断裂强度及表层硬度分别达到母材强度及硬度的96%和90%,伸长率超过母材的2倍;应力腐蚀敏感指数低于母材;焊缝应力腐蚀断口呈现与母材断口不同的混合型断裂形貌.焊缝的细晶组织及第二相溶解是其抗应力腐蚀性能优于母材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pH值的海水腐蚀环境中由于较高残余应力引起的铝合金应力腐蚀(SCC)现象,以3.5%NaCl溶液代替模拟海水溶液,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动电位极化曲线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5A06铝合金在空气、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pH<9时,随着pH值增大,5A06铝合金应力腐蚀敏感性和腐蚀速率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近中性条件下,腐蚀速率及腐蚀倾向性最小。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同pH值的海水腐蚀环境中由于较高残余应力引起的铝合金应力腐蚀(SCC)现象,以3.5%NaCl溶液代替模拟海水溶液,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动电位极化曲线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5A06铝合金在空气、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pH9时,随着pH值增大,5A06铝合金应力腐蚀敏感性和腐蚀速率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近中性条件下,腐蚀速率及腐蚀倾向性最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液浸泡法研究了5083铝合金及其搅拌摩擦焊焊缝的剥落腐蚀性能.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焊缝和母材的微观组织、剥落腐蚀形貌、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浸泡腐蚀后焊缝出现轻微点蚀,而母材点蚀严重并显现局部起皮剥落,腐蚀裂纹沿晶开裂;腐蚀评级和电化学阻抗谱均可说明焊缝的耐剥落腐蚀性能好于母材,同时极化曲线也说明焊缝的腐蚀敏感性低于母材.带状晶粒等轴化,棒状的第二相细化及分布均匀化,位错密度的减小是焊缝耐剥落腐蚀性能强于母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搅拌摩擦焊机焊接6005 A铝合金型材,获得无缺陷焊缝。借助电化学工作站、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金相显微镜等对比研究了焊缝及母材的剥落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母材发生的是晶间腐蚀且部分区域发生剥落,焊缝则只发生了均匀点蚀;腐蚀评级和电化学阻抗谱都说明焊缝比母材具有更强的耐剥蚀性。通过对微观组织的对比分析,得出焊缝耐剥蚀性能提高的原因是在焊接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使母材中的带状晶粒转变成了等轴细小晶粒;同时,晶界上的第二相粒子发生固溶后,使其在晶界与晶内的分布趋于均匀从而减弱了微电偶腐蚀倾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电化学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X80钢在干湿交替海洋环境中不同阴极电位下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机理。结果表明:-850 mV电位降低了钢的腐蚀电流密度,电流密度随外加电位的减小而增大,由于应变的作用,阴极保护效果逐渐降低。与不加电位相比,钢在-850 mV电位下的SCC敏感性降低了14.28%,而在-1 200 mV电位下的敏感性提高了71.42%,从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外加电位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钢的阳极溶解来实现的,随着电位的降低,引发剧烈的析氢反应,导致SCC敏感性升高。  相似文献   

7.
在某轿车门板所使用的AZ31B镁合金点焊接头表面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形成Ni-P镀层,通过腐蚀质量损失和电化学腐蚀分析有或无镀层情况下母材与焊点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母材Ni-P镀层表面微观形貌优于焊点Ni-P镀层表面微观形貌,60 min内形成的镀层厚度分别为8.10和9.90μm。同一时间内无论有或无镀层,母材的质量损失均低于焊点,腐蚀速率近似线性增加,有镀层时增加趋势缓慢。形成Ni-P镀层后,焊点和母材的自腐蚀电位提高,自腐蚀电流减小,显著降低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系统研究了一定条件下2024铝合金在空气、NaCl溶液以及NaCl与Na_2CrO_4混合溶液中的腐蚀机制。结果表明,向NaCl溶液中添加CrO_4~(2-)后,2024铝合金表面上可形成能修补合金表面保护性氧化层的Cr(OH)_3,抑制阳极反应的进行,降低应力腐蚀敏感性,对合金起到缓蚀作用,这与慢应变速率1.0×10~(-6)s~(-1)下拉伸试验中2024铝合金力学性能提高5%相吻合。铬酸盐可以使2024铝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断口横向裂纹减少,应力腐蚀敏感性因子降低31.6%。  相似文献   

9.
在车用镁合金AZ31B点焊接头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形成Ni-P镀层,并通过失重试验和电化学试验分析有、无镀层情况下母材与焊点的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母材Ni-P镀层表面微观形貌优于焊点Ni-P镀层表面微观形貌,60min内形成的镀层厚度分别为8.10μm和9.90μm。同一时间内无论有、无镀层,母材的失重量均低于焊点,腐蚀速率近似线性增加,有镀层时增加趋势缓慢。形成Ni-P镀层后,焊点和母材的自腐蚀电位提高,自腐蚀电流减小,显著降低了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自行研制的属Zr-Sn-Nb系的N18锆合金为对象,研究了N18合金分别在空气、乙醇及含碘量为10~3×104 μg/g的乙醇溶液中,在恒应变速率(4.7×10-6s-1)条件下的拉伸行为.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一定时,介质对试样的塑性即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乙醇中影响不大,但在含碘乙醇溶液中,试样的塑性随碘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说明导致N18合金发生应力腐蚀的介质是碘而不是乙醇.N18合金横向试样在应变速率为4.7×10-6s-1下发生应力腐蚀的临界碘含量介于20~30 μg/g之间.当碘浓度大于20 μg/g时,在试样断口上可观察到典型的脆性断裂特征和腐蚀现象.在一定的成分范围内,合金的成分对N18合金的抗碘致应力腐蚀断裂(I-SCC)行为的影响不大,但织构对其I-SCC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