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针织工业》2004,(6):71-71
1 静电织物获得抗静电织物的方法主要有嵌织导电纤维法和织物表面整理法。采用嵌织导电纤维(与金属丝共织)的方法可增强织物的抗静电性,而且效果持久,同时还能改善织物的吸湿性以及防污性等;织物表面整理法是对合成纤维织物进行抗静电树脂整理,这些抗静电剂覆盖在织物表面,通过吸湿增加纤维的导电性能。2 防水透湿织物防水透湿织物的开发主要有高密度织造、织物涂层和微孔薄膜层压复合3种方法,其中以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湿层压复合加工最为典型。由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具有一定的接触角和微孔半径,故有一定的耐水压和透湿性能,采用双向拉…  相似文献   

2.
透湿性防水材料有两种类型:即超高收缩高密度织物和以聚四氟乙烯多孔性薄膜为面料、其他织物为夹里的夹层物。 超高收缩高密度织物例如日本钟纺公司的名为“萨维纳”的织物。织成的织物隙眼为7微米,利用织物的组织而保持透湿性和防水性。这种织物是超细的特殊纤维和特殊  相似文献   

3.
织物防水透湿整理技术近况(一)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杨栋樑 《印染》2003,29(6):40-42
防水透湿织物是近20—30年来陆续开发的高附加值产品之一。制造防水透湿织物的方法一般有高密织物路线和涂层整理路线。文章介绍防水透湿织物的开发过程、性能要求、防水透湿整理原理、透湿性的简易测试方法、防水透湿整理工艺(即层压法、湿法涂层、干法微孔涂层、干法元孔涂层)以及五种防水透湿织物适用性比较。  相似文献   

4.
织物防水透湿整理技术近况(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栋樑 《印染》2003,29(7):34-40
防水透湿织物是近20~30年来陆续开发的高附加值产品之一。制造防水透湿织物的方法一般有高密织物路线和涂层整理路线。文章介绍防水透湿织物的开发过程、性能要求、防水透湿整理原理、透湿性的简易测试方法、防水透湿整理工艺(即层压法、湿法涂层、干法微孔涂层、干法无孔涂层)以及五种防水透湿织物适用性比较。  相似文献   

5.
超细旦和新合纤织物的染整加工 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栋梁 《印染》1994,20(1):32-37
(二)拒水整理 超细旦纤维织物一般具有很高的紧密度,属高密或超高密织物,有时其本身就是一种防水透湿材料,但是拒水整理对它仍是不可少的。尽管超细旦纤维织物的耐水压很高(甚至可达1000mm以上),由于织物表面呈湿润状态后便形成水膜,阻碍衣服内部水蒸汽散发而导致产生“闷热”和“发粘”的不舒适感。因此,若作为一种高级的防水透湿服装面料,其仍需经耐久性拒水整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通过 3种不同途径开发的新型拒液纺织品 :①采用不同的纤维原料、织物组织结构、密度和化学后整理工艺 ,开发既具有较高拒液性能、又有较好透湿性能的新型医用血液屏蔽织物 ;②制备具有良好防水透湿性能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再与织物复合 ,开发既能满足防水需要、又有透湿性的新型防水透湿织物 ;③采用电子束辐照后与丙烯酸单体接枝改性的方法 ,开发遇水能拒水 (抗浸 )、干态时又有良好透湿性的智能型抗浸织物  相似文献   

7.
芳砜纶纤维是目前我国急需的高性能纤维,在需要耐高温的场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用水性聚氨酯对芳砜纶织物进行防水透湿涂层整理,测得经整理后织物的耐静水压值和透湿量分别为4.6 kPa、3 841 g/(m(2)·d).还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涂层织物的静水压值和透湿量.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防水透湿涂层织物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诚贤 《印染》2005,31(12):46-49,54
制造防水透湿织物的方法一般有高密织物生产路线和涂层整理生产路线。介绍了国内外防水透湿织物的开发过程、性能要求、防水透湿整理原理、透湿性的测试及计算方法,并对这两种路线生产的织物的透湿性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了亲水型防水透湿涂层织物性能的优越性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防水透湿纺织品称为“会呼吸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拒水和防水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纺织品防水透湿的原理、微孔透湿加工技术、吸湿性透湿加工技术和高密织物加工技术等整理方法以及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防水透湿织物作为户外运动服饰所采用的高性能面料,得到蓬勃发展.目前防水透湿织物可采用高密度织物、聚氨基甲酸乙脂(以下简称PU)涂层织物、聚四氟乙烯(以下简称PTFE)、热可塑性弹性体聚氨基甲酸乙脂(以下简称TPU)、具有聚酯及聚醚共聚合体的热可塑性弹性体聚乙烯(以下简称TPE)制成.  相似文献   

11.
经防水整理后的织物,一般在淋雨、水压、沾水等各项防水性能指标方面都能达到一定要求,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但往往影响了织物的手感、强力与光泽。为此,我们在试制防水织物的同时,在提高织物强力,改善织物手感等方面做了一些试验,现简介如下: 一、防水整理的简单 原理及防水剂 防水整理的基本方法有三个: (1)在织物表面涂上一层既不透气又不透明的薄膜。 (2)在织物表面上涂上一层 水化合物,如硬脂酸、油酸、环烷酸和其它一些有机酸的铅、铜、锌盐。 (3)用化学变性的方法,把纤维变性处理,使纤维具有斥水性。 第一种不能保持织物的透气性,也不…  相似文献   

12.
拒水和拒油整理(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织物上施加一种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整理剂,改变纤维表面层的组成,并牢固地附着于纤维或与纤维化学结合,使织物不再被水和常见的食用油类所润湿,这样的工艺称谓拒水和拒油整理。所用的整理剂分别称谓拒水剂和拒油剂(习惯叫做防水剂和防油剂)。 织物的拒水整理与防水整理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利用具有低表面能的整理剂,藉表面层原子或原子团的化学力使水不能润湿它。织物经拒水整理后,仍保持良好的透气和透湿性,不会恶化织物的手感和风格;而后者是在织物表面涂布一层不透气的连续薄膜(如橡胶等),藉物理方法阻挡水的透过,  相似文献   

13.
防水透湿织物及其设计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织物的防水性和透湿性,细分并解析了微孔质扩散(孔隙自然扩散和微孔扩散)和亲水性基团"吸附-扩散-解吸"传递水蒸气分子(高分子间"孔" 亲水基团透湿和记忆材料的温敏透湿)的透湿机理,介绍了高密织物,层压复合织物和涂层织物三种防水透湿整理工艺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防水透湿织物的设计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四种防水透湿织物的设计机理与应用,即利用孔隙自然扩散机理设计的具有防水透湿功能的高密织物、利用微孔透湿机理设计的微孔膜防水透湿织物、利用高分子间“孔”和亲水基团透湿机理设计的无孔膜防水透湿织物和利用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温敏性导致的透湿性变化设计的防水透湿织物。  相似文献   

15.
防水透湿织物技术性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织物的防水透湿机理,阐明了水透湿织物的技术性能主要受纤维种类、织物结构、后整理工艺的影响,对此进行初步的技术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种代表世界上防水透湿织物最高水平研究成果——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PTFE)防水透湿层压织物的批量生产,使我国成为除美国外唯一能生产这种织物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Kanebo公司已增加了一种新型超细微纤维织物“Belseta DP”。(在美国和日本“SavinaDP”) 它是一种高收缩/高密度整理织物。是使用超细微纤维“Belimax”(70%聚酯/30%锦纶)0.1旦的长丝制造的。 该织物有下列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仿荷叶效应的防水透湿织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上机实验和后整理实验,运用防水透湿原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对仿荷叶效应的防水透湿织物的设计要点,探讨了织物后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防水透湿织物的透湿机理探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防水透湿织物进行分类,经过对其透湿过程的分析与研究,发现防水透湿织物的透湿机理主要有微孔质扩散;亲水性基团通过“吸附-扩散-解吸”传递水蒸气分子。通过研究为开发更好的防水透湿织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防水透湿织物的加工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小红  王善元 《丝绸》2002,(8):49-49
防水透湿织物 (WaterproofbutBreathableFabrics)为一种不透水却能散发汗液蒸汽的织物。用它制作的服装穿着舒适 ,无湿冷感 ,可用作登山服、滑雪服、救生服、产业用布等。1 防水透湿织物的加工方法早期的防水织物有一定的防水功能 ,但不透湿。据文献记载 ,织物上涂漆是最早的涂层加工技术 ,利用刮涂和髹漆相结合的方法 ,将织物加工成为漆布 ,作为御雨蔽日的用品或用作包装材料。如西周的墓葬中 ,漆布残片就以编织物为腔 ,涂层黑色漆。油布是另一种很好的防水材料 ,东汉时期使用的“油缇帐” ,由涂有干性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