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要新闻     
《广播电视信息》2014,(7):13-13
2013中国广电行业总收入超过3700亿元 据《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达到3734.88亿元。其中,财政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10.44%,实际创收收入3242.77亿,同比增长15.67%,广播电视广告收入达到1387.01亿,  相似文献   

2.
10关键词 广播与电视技术 Radio & TV Broadcast Engineering 2014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十大科技关键词评选结果正式发布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发起,《广播与电视技术》杂志组织承办的年度品牌活动“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十大科技关键词评选活动”2014年评选结果正式出炉.经过候选关键词征集、问卷调查投票、专家评定三个工作流程,最终评选出10个反映了2014年广电行业科技发展动态的科技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芳草年年绿.风物岁岁新。迈入2006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信息研究所主办,《广播与电视技术》首次推出的”2005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十大技术关键词评选活动”圆满结束,评选结果胜利揭晓,十个充满时代气息的词汇:高清电视、数字化、IPTV/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科技“十一五”规划、媒体资产管理、安全播出、网络化.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三网融合以高票当选2005年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十大技术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播电视不仅记录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顺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中短波调幅广播到调频广播、数字广播、网络广播.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数字电视、高清电视、手持电视,形成了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的广播电视体系。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外相结合,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手段并用的广播电视网。  相似文献   

5.
2009年8月.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09)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如期举行。现场各展馆内厂商云集、人潮涌动.面向广播电视网络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也纷纷亮相。作为《现代电视技术》的特约记者,笔者针对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全台制播网络系统以及新闻网技术.专访了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事业本部产品中心副部长宋小民先生与产品规划设计部副经理徐静女士。  相似文献   

6.
2013年11月展会一览11月6-8日会议名称:第九届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广播电视展览会NATexpo2013会议地址:全俄展览中心75号国际展馆主办单位:NAT俄罗斯国家广播电视协会展会概况:NATexpo是俄罗斯行业内俄国家举办的唯一的电影、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展,这一独一无二的大型项目,是由全国电视及电台协会(NAT)举办的,莫斯科市政府全程协办的国际型高标准展会。主要集中在技术、专业设备、电视服务、电台和新媒体广播以及电影制作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3月20日至22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4)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作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事,本届展会阵容空前强大,拥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展示内容覆盖中国国际展览中心12个展馆及室外展区,其中,北京朗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展会中再次受到全国广电、科研等行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一 前言 纵观世界广播电视的发展.电视技术经历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三个发展阶段。从信号传输的角度来看,电视技术经历了从模拟传输到数字传输的发展阶段.电视信号的模拟传输阶段产生了三种电视制式.即NTSC、PAL、SECAM。在电视信号的数字传输阶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不断出现.满足了人们移动上网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需求:随着卫星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媒体的强势推出,极大地分流了传统广播电视的用户:随着我国三网融合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广电行业在内部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还要应对通信和互联网的竞争。因此.广电行业必须从各个方面创新,方能在未来更好地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崛起引发了广播电视的变革,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从有线到直播卫星再到地面无线的变革,逐渐实现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同时,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推广过程中,必然会遭遇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现阶段我国电视数字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1前言数字电视的发展实现了广播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跨越,带动了付费电视、高清电视、3D电视的发展。互动电视的推广,实现了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数字电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技术体系的统一和相对复杂,也使得原来在模拟电视时期可以方便增加电视频道的技术优势消失,带来了乡镇和酒店等行业  相似文献   

12.
去年谷歌的一份研究报告提到“如果内容为王,那跨屏就是皇后”.近年来.多屏正成为一个行业热点。面对来自互联网。电信以及电视厂商等的跨界竞争压力,传统广播电视运营商提供的电视业务必须从电视机延伸到电脑、手机、Pad等多屏终端,实现一云多屏,从而不仅可以保留住原有电视用户,拓展新终端用户,而且通过多屏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创新出更多的运营模式,实现用户ARPU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整个2005年,整体转换、网络电视、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电视村村通都是广电行业的关键词。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高清晰度电视”(HDTV)必将成为今后几年广电行业的焦点和热点。1第三代电视是高清晰度电视从第一代黑白电视到第二代彩色模拟电视,毫无疑问,第三代  相似文献   

14.
王晶 《电视技术》2021,45(9):11-13
电视媒体是近代以来传统媒体的主流,也是官方发声的重要渠道.在融媒体环境下,其需要提升在画面清晰度、传达效力等方面的水平,以谋求长足发展.基于此,简述现代电视媒体的发展状态,重点讨论4K/8K超高清制播应用到的技术,如虚拟切换、AI技术、IMR模式等,并概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此方面的项目建设情况,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日前,从广东广播电视台、优朋普乐内部的一份数据获悉,广东互联网电视平台联合优朋普乐,已全面完成全国前四大有线电视运营商:山东有线、江苏有线、广东有线、河南有线的DVB+OTT业务落地。据公开数据显示,国内最大的这四家有线电视运营商目前总共覆盖数字电视家庭用户5 000万户,其中已完成双向高清改造的家庭用户也已超过2 000万户。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明确指出:互联网电视是归属于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形态的一部分,互联网电视行业已成为"新广电形态",而其中的DVB+OTT模式无疑是既符合政策又紧贴行业发展潮流的最优选择。业内人士普遍将2014年定义为DVB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从黑白电视、彩色电视、数字电视,现在逐渐向IP电视发展。宽带互联网的行业也经历了从最初的文本信息、到图文信息、到多媒体信息的应用发展,目前互联网行业有70%到80%的带宽是被视频业务所占据的。同时移动通讯业经历了GSM、3G、4G的发展,从最初的只能使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  相似文献   

17.
2011年9月9-13日IBC2011(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隆重召开。1967年创办的IBC展是欧洲最大的广播电视专业展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展会设有12个展馆,汇集了全球1300多家业内知名企业,吸引到世界各地大批的运营商前来参观,同时吸引来自全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的46000万多专业人士参加,1000多家全球广播设备及技术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将为与会者展示当今全球电子传播媒体业的最新产品,包括电视广播产品、电影动画制作设备、无线电和录音音响产品、卫星与无线电通讯产品、多媒体硬件与软件、因特网的应用及技术等。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扩大、突出数字化、网络化及媒体互跨整合是一大趋势,在IBC2009展会上您将会看到最新的数字音频广播、数字电影电视制作、数字卫星电视、卫星直播、有限电视宽带综合业务网等先进产品及技术。  相似文献   

18.
概述 自从20世纪40年代黑白广播电视问世以来,电视已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我们经历了彩色电视与数字广播电视在画质方面的创新,以及在信号传输方式上的不断进步,如从有线到卫星再到HD等。每项新技术的推出都使电视的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并都能为观众带来更为丰富的节目内容。目前,电视正在迎来它的另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移动数字电视。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从内容到形式、从数量到质量、从单纯的视听功能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与日俱增。苍溪县顺应民心.大力建设广电光纤网.利用宽带技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多功能开发.在立足主业的同时.在全市率先开通了各乡(镇)会议电视系统、党政网和互联网。这种”广播走村路.电视进庭院.  相似文献   

20.
正深秋的北京,层林尽染,瑰丽多姿。又是一年金秋十月,又是熟悉的问候和热烈的互动交流。2014年10月30日~31日,广播电视规划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4年广播电视技术交流会暨2013年度《广播与电视技术》十佳优秀论文颁奖仪式。总局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的领导与专家、广电行业内外的企业嘉宾、规划院全体干部职工及优秀论文获奖作者代表等近200人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