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纳米MgO填充PC/ABS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5%ABS-g-MAH+3%MBS双组分增容体系,对PC/ABS合金可起到较好的增容效果.添加纳米MgO后的PC/ABS合金与纯PC/ABS空白样相比,其拉伸、弯曲和缺口冲击强度及表面耐刮擦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合金弯曲强度可提高20%,缺口冲击强度可提高77.53%.当纳米MgO添加量(质量分数)为7%时,PC/ABS合金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纳米氧化镁粒子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和刮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纳米MgO粒子后,PC/ABS合金的拉伸、弯曲和缺口冲击强度及表面耐刮擦性能都得到了部分改善;当纳米MgO添加量为7%时,PC/ABS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刮擦性能最优,其中弯曲强度最大值比未加填料提高10%,缺口冲击强度可提高7%.刮擦面电镜表明PC/ABS合金耐刮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PP、ABS反应共混过程中,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和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用量对PP/ABS反应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在PP与ABS反应共混过程中生成的PP自由基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断链,引起严重的降解,这种降解作用随DCP用量的增加而加剧,并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如果在反应共混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TAIC,可以有效抑制PP的降解,增加PP自由基与其他不同大分子自由基之间的反应,有利于接枝共聚物的形成,并改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用NBR对家电膜中PVC基材进行共混改性,对PVC基材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NBR加入量的增加,PVC与CaCO3的界面结合状况明显改善,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大幅增加,NBR加入量为15份时断裂伸长率达到559.91%,较没有加入NBR时增大50%;拉伸强度变化不大,约为24MPa;撕裂强度和拉伸屈服应力略有下降.综合考虑,NBR加入10~15份时,PVC基材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rPET对PP的β-成核作用影响和提高共混物的β-PP含量,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PP-g-MA增容rPET/β-PP共混物,用DSC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PP-g-MA与rPET用量、熔融温度及时间,升降温速率等对增容共混物中PP的β-成核作用影响.结果表明,在rPET已结晶的PP熔体中加入相容剂和β-CC,可制备高含量β-晶的PP/rPET共混物.虽然加入rPET降低了β-PP的β-成核作用,但加入PP-g-MA可明显提高共混物中PP的β-成核作用和β-晶含量.熔融温度高、熔融时间长和降温速率快,有利于形成β-晶.  相似文献   

6.
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有机化蒙脱土(P(MMA-MA)/OMMD纳米复合材料对聚氯乙烯OVC)进行共混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热失重(TGA)、拉伸、冲击和动态力学测试(DMA)分别表征了共混物的两相相容性、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发现:共混物的两相共混效果较好且有很好的相容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加入改善了共混物的热稳定性.当添加量达到3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挠曲模量和冲击强度比纯PVC分别提高了34.6%、75.4%和21.1%.  相似文献   

7.
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多层塑料复合板废料(WGFRP)与增容剂和改性蒙脱土(OMMT)并用后,通过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了PP/WGFRP/相容剂/OMMT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测定力学性能,研究了WGFRP、增容剂和OMMT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质量分数1%的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的WGFRP(粒径0.150mm)为20份,相容剂为2份,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纯PP提高约113%,拉伸强度变化不大;加入双改性蒙脱土后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SEM观察到PP/WGFRP/相容剂复合材料在断裂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其韧性较好,加入改性蒙脱土后,复合材料形态呈现出花瓣状,有利于提高力学性能.TGA结果表明,随着WGFRP和改性蒙脱土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镀Ni-P合金溶液中加入纳米Al2O3微粒,通过化学沉积法制备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用显微硬度计和平磨机测试Al2O3复合量、热处理等工艺条件对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硬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瞬,复合纳米Al2O3粒子后,Ni-P合金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而且随着Al2O3复合量的增大镀层硬度和耐磨性不断增加.当纳米Al2O3复合量为10.1%时,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硬度较Ni-P增大28%,磨损质量损失减少20%以上.400℃热处理后.复合镀层的硬度由570HV增加到1180HV.  相似文献   

9.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江西广丰蒙脱土有机改性,用红外光谱表征.插层聚合法制备环氧树脂/纳米粘土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表明5%的纳米粘土加入量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环氧树脂的冲击和弯曲强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4种不同偶联剂在高速混合机中对碳酸钙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不同偶联剂对CaCO3活化率的影响;并通过双辊开炼机制备PVC/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偶联剂处理的CaCO3对材料拉伸性能与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采用0.5%铝酸酯411处理微米CaCO3时,活化率达到100%;当PVC中填充30份0.5%铝酸酯411处理的微米CaCO3时,拉伸强度为37.7MPa,冲击强度为5.6kJ/m2;通过微米CaCO3与纳米CaCO3按20份∶10份复配,与30份微米CaCO3填充体系相比,冲击强度提高了87%,达到10.5kJ/m2,显著改善了PVC/CaCO3复合材料的韧性。  相似文献   

11.
杨伟光 《建井技术》2009,30(5):3-6,42
阐述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结合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科技创新情况,介绍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谋划与部署的具体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SMA超弹性及减隔震器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岳云 《同煤科技》2012,(4):48-49
从投稿方式、审稿方式、作者群3方面,探讨了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移动变形等值线图是描述矿区地表移动和变形分布的主要途径,但其绘制方法比较烦琐。为了克服该方法的不足,开发了VB和Surfer接口程序,将其绘图功能集成到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应用程序中,实现了等值线的自动绘制,为预测结果的正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图件。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少了编程量,而且提高了作图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锚索规格普遍采用φ15.24mm和φ17.8mm,在地质条件复杂和地压大的条件下,锚索常出现拉断现象。为保证巷道支护稳定和安全,研制出φ18.9mm和φ21.6mm大直径锚索,使锚索最大承载力分别比φ15.24mm和φ17.8mm锚索提高12%和38%。对大直径锚索的研制以及对配套锚具和施工机具的研制进行了表述,同时对煤矿井下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工程投标报价方法的分析 ,对工程投标报价改革的方向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周义礼 《煤炭技术》2002,21(2):23-26
通过对选煤厂生产性质及工艺特点的比较与分析 ,深刻地阐述了大中型选煤厂集散式监控系统的设计内容与构成 ,系统配置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阴畅 《煤矿机械》2012,33(2):261-263
介绍了矿用设备关键元件聚氨酯密封件质量性能检测、储存、包装等生产工序,分析了各生产工序过程中的操作技术要点,指出了各生产工序的注意事项,为提高聚氨酯密封件性能检测、储存、包装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的剖析,提出了地应力、瓦斯压力是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发展的动力,而煤体(或岩体)的坚固性则是起阻碍突出发生的力。总结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提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