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钻孔灌注桩是建筑物的基础结构形式之一,也是防治岩土体滑动、边坡支护和锚固建筑物的有效措施。因此钻孔灌注桩基础显得越来越重要,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研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首先简单介绍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与钢筋笼的特点以及设计施工要点,再着重阐述了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的质量控制方法与常见问题解析。  相似文献   

2.
朝天门大桥钻孔精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史淑艳 《钢结构》2008,23(8):67-69
介绍重庆朝天门大桥钻孔的基本方法和工艺流程,对钻孔过程中精度的控制要点和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特点、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的阐述,提出如何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钻孔灌注桩是比较常见的桩基础形式,沈阳市东西快速干道工程就采用了这种桩基础形式。钻孔机械设备为旋挖钻机。我们在监理工作中以控制质量为核心,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方法进行对钻孔灌注桩的监理,由于其施工速度快、成桩质量好而受到业主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宋会军 《山西建筑》2015,(6):202-203
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探讨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尤其对钻孔灌注桩在施工准备阶段、成孔阶段、成桩及钢筋笼制作吊装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为保障工程的质量,必须加强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伊 《山西建筑》2008,34(15):215-216
就钻孔灌注桩成孔过程、灌注水下混凝土等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成桩后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提出了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以保证和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以及施工工艺复杂、质量较难控制的特点,通过运用三阶段质量控制原理,结合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特点,详细论述了事前、事中和事后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纠正方法,并以质量验收和检测来对钻孔灌注桩施工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8.
王为明  陈杰 《四川建材》2009,35(3):65-67
通过对钻孔灌注桩的主要施工工艺控制方法的阐述,以及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的处理,指出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只要对这些工序加强控制,就能确保钻孔灌注桩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钻孔灌注桩的主要施工工艺控制方法的阐述,以及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的处理,指出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只要对这些工序加强控制,就能确保钻孔灌注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周林珠 《云南建材》2012,(1):192-193
本文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分析水下钻孔桩施工中的工程测量方法。陆上钻孔桩,露出水面的钻孔桩测量控制都比较简单,但对于护筒都在水下面的施工测量控制过程就比较复杂了,这种情况,一般多在大江大河中大桥的桩基施工中。如何对钻孔桩进行测量控制,如何提高其施工精度,下面介绍一种施工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钢结构》2012,(8):79
对高强钢薄壁板-板T型和Y型节点焊趾附近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研究。制作的2组试件分别在常温和100°C的预热温度下焊接预制成型。采用ASTM钻孔法研究预热和节点几何形状对焊趾附近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支撑平板切割对节点焊趾附近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焊趾附近可能出现的抗拉残余应力相当于屈服强度的1/3,其值随着平板厚度和转角的增加而增大。另外,研究发现,预热是降低残余应力增大的有效方法,而支撑平板切割可以显著缓解焊趾处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高强焊接圆钢管残余应力分布模式,基于盲孔法对21个高强焊接圆钢管的5个外表面、1个端部内表面纵向残余应力分布进行测量;对盲孔法应变释放系数A、B进行平面试验及平面有限元标定,验证有限元标定的可靠性;进行柱面有限元标定并依据形状改变比能修正法对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塑性修正,提出埋弧焊接、高频焊接圆钢管外表面纵向残余应力分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柱面有限元模型可弥补应变计弧面形状造成的误差,与平面试验标定结果相比,对于截面规格为φ325×8的埋弧焊接圆钢管标定系数A误差可达6.1%,对于截面规格为φ356×10的埋弧焊接圆钢管,标定系数B误差可达5.0%;与平面有限元模型标定结果相比,由柱面标定得到的应变释放系数A随直径增大而减小、系数B随直径增大而增大,并逐步趋近于平面标定结果。沿着焊接方向1/4、1/2、3/4柱高截面最大纵向残余应力数值相近,最大残余拉、压应力分别为0.96fy、-0.27fy。高频焊接圆钢管端部内表面与外表面残余应力分布模式不同,外表面以残余拉应力为主且最大为0.46fy,内表面以残余压应力为主且最大为-0.37fy。提出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模型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强焊接圆钢管残余应力分布模式,基于盲孔法对21个高强焊接圆钢管的5个外表面、1个端部内表面纵向残余应力分布进行测量;对盲孔法应变释放系数A、B进行平面试验及平面有限元标定,验证有限元标定的可靠性;进行柱面有限元标定并依据形状改变比能修正法对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塑性修正,提出埋弧焊接、高频焊接圆钢管外表面纵向残余应力分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柱面有限元模型可弥补应变计弧面形状造成的误差,与平面试验标定结果相比,对于截面规格为φ325×8的埋弧焊接圆钢管标定系数A误差可达6.1%,对于截面规格为φ356×10的埋弧焊接圆钢管,标定系数B误差可达5.0%;与平面有限元模型标定结果相比,由柱面标定得到的应变释放系数A随直径增大而减小、系数B随直径增大而增大,并逐步趋近于平面标定结果。沿着焊接方向1/4、1/2、3/4柱高截面最大纵向残余应力数值相近,最大残余拉、压应力分别为0.96fy、-0.27fy。高频焊接圆钢管端部内表面与外表面残余应力分布模式不同,外表面以残余拉应力为主且最大为0.46fy,内表面以残余压应力为主且最大为-0.37fy。提出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模型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邓正友 《城市建筑》2013,(6):74-74,8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日益繁荣,高层建筑在各大城市不断被兴建。在建筑工程中,尤其是高层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中,混凝土的一次浇筑量较大。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极易产生裂缝,若不施以控制,将会产生许多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在施工中要选择适当的浇筑方案,认真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才能确保施工质量。本文将简要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其中将着重探讨分层浇筑方式。  相似文献   

15.
陈世莲 《山西建筑》2007,33(33):360-361
以帷幕灌浆布置设计、灌浆材料、灌浆压力、灌浆方法、终孔及封堵方法等方面对帷幕灌浆的设计及施工进行了介绍,并对灌浆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灌浆效果和灌浆质量进行了分析,以保证坝基灌浆优质经济。  相似文献   

16.
《钢结构》2012,(6):82
对壁厚超过6mm的厚壁矩形中空截面冷弯型钢进行试验研究。矩形中空截面采用两种成型方法:直接法(直接形成矩形)和间接法(先形成圆形,再转换成矩形)。采用两种方法(钻孔法和X射线衍射法)计算纵向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研究了沿截面周长方向和厚度方向的纵向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结果显示,沿厚度方向的纵向残余应力在外表面为拉力,内表面为压力,表现出类似于正弦曲线的非线性特性。此外,讨论了厚壁矩形中空截面冷弯型钢的成型过程和截面几何尺寸对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最后,针对厚壁矩形中空截面冷弯型钢两种不同成型过程,分别给出相应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ld-formed thick-walled square hollow sections with thickness greater than 6 mm. Square hollow sections are formed using two different forming processes of a “direct square” way and an “indirect way from circular to square”. Two test methods of the hole-drilling method and the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magnitudes and distributions of longitudinal residual stresses. The magnitudes and distributions of longitudinal residual stresses along the section perimeter as well as along the section thickness are obtained in this study. It is shown that the longitudinal residual stresses are in tension at outer surface and in compression at inner surface, and present nonlinear distributions, which seems like “sine” curve along the section thickness.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forming process and cross-section geometry on the magnitudes and distributions of longitudinal residual stresses for cold-formed thick-walled square hollow sections are discussed. At last, two distribution pattern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the square hollow sections formed using two different forming process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在建筑物施工当中,表孔溢洪洞至关重要,其差不多会牵扯到每一施工项目的有关操作。正因为如此,笔者将在下文中重点剖析表孔溢洪洞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陈哲  刘慧 《山西建筑》2006,32(6):98-99
结合工程实例,从成孔、挖孔、混凝土的浇筑等方面介绍了挖孔灌注桩做基础的具体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工程实践表明,选择挖孔灌注桩施工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在西北干旱地区应用悬臂浇筑法施工时产生的收缩裂缝现象进行了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阐述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防止收缩裂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