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中加入阻燃剂和抗静电剂,通过选择添加剂的种类以及合理配比,达到阻燃、抗静电的目的。经试验,研制的管道阻燃和抗静电性能满足MT181—88《煤矿井下用塑料管安全性能检验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十溴联苯醚(DBDPO)和三氧化二锑(Sb2O3)为阻燃剂制备阻燃母料,并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阻燃改性;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抗静电剂对HDPE进行电性能改性。对改性HDPE材料进行氧指数、扫描电镜、熔体流动速率、电阻率等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当阻燃母料用量为25%,SDBS用量为10%时,改性HDPE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氧指数为27.5%,拉伸强度为25.4 MPa,断裂伸长率为476%,缺口冲击强度为6.04 k J/m2,熔体流动速率为11.02 g/10min,初始分解温度为370℃,体积电阻率为1.58×1010Ωcm,表面电阻率为2.0×109Ω。  相似文献   

3.
矿用阻燃抗静电塑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聚丙烯(PP)树脂和ABS树脂作为基体材料,加入阻燃剂(溴-锑阻燃体系)、抗静电剂(导电炭黑)和偶联剂(KH-550)制备了矿用阻燃抗静电塑料。通过改变阻燃剂和抗静电剂的配比,考察了阻燃剂和抗静电剂对矿用阻燃抗静电塑料性能的影响,以及阻燃剂和抗静电剂彼此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溴-锑阻燃体系的加入能提高PP的抗静电性能;导电炭黑的加入会降低PP的阻燃性能;在添加一定量的KH550后,矿用阻燃抗静电塑料在阻燃抗静电性能符合要求情况下,力学性能有了明显提升,保证了制品更能适宜在井下恶劣环境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阻燃抗静电预浸料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反应型阻燃热固性低压酚醛树脂为基体,玻璃纤维乱丝为增强材料,乙炔炭黑为导电功能填料,进行了复合材料预浸料的阻燃及抗静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模压试样具有优异的阻燃抗静电性能、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5.
由成都科技大学塑料工程系研制的复合型阻燃、抗静电塑料,系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已通过国家鉴定和验收,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该成果系以PVC、PP、PE、ABS等常用树脂为基材,加入导电炭黑,阻燃剂、改性剂、抗静电剂和其它助剂,经适当混合和分散工艺,制成抗静电或阻燃、抗静电塑料,可采用挤出、注塑、压制、压延、吹塑等传统成型加工方法成型,主要产品有软、硬管材、异型材、各种  相似文献   

6.
基于阻燃剂ANTI-660及抗静电剂单苷酸甘油酯(Gm)制备了聚丙烯(PP)复合材料,采用水平垂直燃烧测试仪、氧指数测试仪、表面电阻测定仪、万能试验机和摆锤式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阻燃剂和抗静电剂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阻燃剂含量为18.0%(质量分数,下同),抗静电剂含量为2.0%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PVC-ACS合金的主要性能,并与PVC-ABS合金在力学性能、耐候性能、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VC-ACS合金的耐候性能、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均优于PVC-ABS合金。当PVC、苯乙烯系树脂质量比为1:1时,PVC-ACS合金氙灯老化3 000 h后的缺口冲击强度保留率大于70%,阻燃等级达到1.6mm V0,表面电阻率达到108MΩ,添加1~3份抗静电母粒,其表面电阻率可下降至10~103 MΩ。  相似文献   

8.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和旋转流变仪分别研究了溴系阻燃剂、炭黑填充对聚丙烯熔体高剪切挤出畸变和动态黏弹特性的影响。发现低含量下随填充量的提高,发生挤出畸变的临界剪切速率提高,扩大了加工窗口。动态流变试验表明树脂中添加更多炭黑后剪切变稀时的复数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都增大,但损耗因子下降。进一步用缠结模型和Cross模型定量分析表明,填料吸附高分子链段而减少其壁面吸附,减轻挤出畸变,进而提高临界剪切速率;粒子分布网络提高了平台模量和缠结密度,缩短了松弛时间,恢复更快而减小挤出胀大比。复合材料中添加3.5%(质量)炭黑后形成逾渗网络,表现为高零切黏度和长松弛时间,发生类液-类固转变;同时材料表面电阻下降明显,此时黏弹逾渗点与导电逾渗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和旋转流变仪分别研究了溴系阻燃剂、炭黑填充对聚丙烯熔体高剪切挤出畸变和动态黏弹特性的影响。发现低含量下随填充量的提高,发生挤出畸变的临界剪切速率提高,扩大了加工窗口。动态流变试验表明树脂中添加更多炭黑后剪切变稀时的复数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都增大,但损耗因子下降。进一步用缠结模型和Cross模型定量分析表明,填料吸附高分子链段而减少其壁面吸附,减轻挤出畸变,进而提高临界剪切速率;粒子分布网络提高了平台模量和缠结密度,缩短了松弛时间,恢复更快而减小挤出胀大比。复合材料中添加3.5%(质量)炭黑后形成逾渗网络,表现为高零切黏度和长松弛时间,发生“类液-类固”转变;同时材料表面电阻下降明显,此时黏弹逾渗点与导电逾渗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塑料工业》2015,(2):26
国内聚乙烯阻燃橡胶地板标准编写组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讨论全国征求意见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送审稿。专家表示,若最终通过审核,该标准有望2016年出台。会上,标准编写组成员、相关单位代表就征求意见稿中标准是否定得过高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一方认为,高标准安全保障系数更高,也更能与国际标准接轨,且我国已经能生产出此高标准的橡胶地板产品;另一方则指出,过高的标准,则使我们必须考虑是否会导致成本大大提高等实际问题。最终双方达成基本共识,取消征求意见稿中850℃成品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标准;氧指数≥32%调整为≥30%;有害气体、烟雾毒  相似文献   

11.
阻燃抗静电聚丙烯材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八溴二苯醚(OBDPO)和三氧化二锑(Sb2O3)的复配阻燃剂、导电炭黑(CB)、滑石粉(Talc)与聚丙烯(PP)熔融挤出制备阻燃抗静电聚丙烯.分别研究复配阻燃剂含量、CB含量和Talc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性能、表面电阻率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复配阻燃剂、CB及Talc质量含量分别为30%、8%、6%时,体系的垂直燃烧性能达到FV-0级,同时表面电阻率达到3.14×104Ω.  相似文献   

12.
采用抗静电剂与氮-磷阻燃剂进行复配,制备了阻燃抗静电改性聚甲醛,并研究了阻燃抗静电复配助剂对聚甲醛的表面电阻率、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导电炭黑和碳纳米管含量的逐渐提高,聚甲醛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逐渐降低,其中碳纳米管效果更佳;当复配体系中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尿酸盐/热塑性酚醛树脂/碳纳米管比例为20/7/3/10时,聚甲醛复合材料的阻燃级别为FV-1级,表面电阻率为104Ω,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为46.2 MPa和3.8 kJ/m~2。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煤矿用PVC阻燃输送带的抗静电原理、配方以及工艺过程.实践证明,通过添加抗静电剂和导电材料,能够生产出抗静电效果良好的PVC阻燃输送带.  相似文献   

14.
在聚烯烃树脂中加入无卤阻燃剂MRP⁃1400、炭黑及聚乙烯基弹性体(POE)制得了阻燃抗静电聚烯烃材料,研究了阻燃剂、炭黑和POE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RP⁃1400的加入能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其含量为20 %(质量分数,下同)时(对应磷含量为8 %)材料达到UL 94 V⁃0 级,可以通过MT 113—1995酒精喷灯测试;当导电炭黑含量为6 %时,材料满足MT 113—1995抗静电要求;POE能进一步优化材料的力学性能,POE含量为5 %时可制得综合性能较好的阻燃抗静电材料,其缺口冲击强度为35 kJ/m2,断裂伸长率为315 %;动态疲劳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材料的耐疲劳性能优异,动态疲劳寿命大于120万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提高聚乙烯阻燃与抗静电性能的方法及其研究现状,讨论了阻燃剂与抗静电剂复配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简要讨论了阻燃抗静电聚乙烯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抗静电阻燃橡胶板的研制,选出了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阻燃剂,抗静电剂和填料,使产品物理机械性能达到了GB5574-85标准,抗静电性能达到体积电阻率为3.3×10~3Ω·cm,阻燃性能达到离火即灭。  相似文献   

17.
抗静电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设计确定了抗静电阻燃聚丙烯(PP)配方。研究了抗静电剂含量、阻燃剂含量与PP制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十溴二苯醚与Sb2O3有明显的阻燃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矿用浅色阻燃抗静电胶板用胶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别采用乳聚丁苯橡胶(ESBR)、丁腈橡胶(NBR)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作主体材料,通过选用环保型助剂和进行适当的配方设计,可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浅色阻燃抗静电胶板用胶料,其中ESBR胶料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NBR胶料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EPDM胶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我国煤矿中将阻燃抗静电管材用于抽放瓦斯、供水、排水的重要性,介绍了PVC管材在煤矿中使用的优点、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PVC输送带由于具备寿命长、质量轻、阻燃性较好等特点,而得到煤矿与矿山等工厂企业的普遍使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煤矿静电的危害及其相应的抗静电措施,并且探讨了抗静电配方,并且说明了实验工艺的流程及其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