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音乐欣赏中,音乐意象与意境是在审美客体的"刺激""召唤"下,在审美主体的感知、情感、理解、想象中同构地形成的,这其间审美主体的个性或类型会对审美意象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由于韩愈、白居易、李贺在审美个性或类型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他们欣赏音乐时也就出现了或偏重于感知,或偏重于理解,或过分偏重于想象的特点,这才使得他们所写的三篇"摹写声音之至文"具有了"惊天""移人""泣鬼"的不同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色彩学的角度分析艾青诗歌的审美特征,认为:色彩是艾青诗歌形象构成的主要因素之一。追求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充分发挥色彩的情感、心理功能,赋予意象、主题以相应的色调等,把色彩──这一视觉艺术要素成功地运用到诗歌艺术表现中,使艾青的诗歌产生了丰富而独特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中国动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规律和特征。主要表现为“虚幻”和“夸张” 的表现手法、“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程式化和意象化的特征以及“教”与“乐” 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影视艺术的发展,使文学与新的大众传媒结合,使文学的阅读由高雅趋于平常,成为审美日常生活化的重要内容;影视艺术审美意象的营造表现出省略营造的想象空间以及通过时空变异增强抒情色彩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唐代晚望诗艺术特色表现在虚实交错的布局、丰繁意象的选取和真性情的表达这三个方面。同时,虚实交错的布局构成了晚望诗远近互文、动静交相的美感;丰繁意象的选取导致了晚望诗内容的充实和情感的饱满;诗人真性情的表达构成了诗歌具有沉郁、清丽、雄壮、感人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的"地景艺术"把人对自然景观的介入行为及干预方式纳入艺术审美的范畴;而在后现代语境下的都市景观艺术与审美形态中,更多地显现出生态意识及绿色美学的包容性和理性美的特征.这一方面显现出对于自然美的回归,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当代社会生存经验及环境伦理意识在审美文化中的突现.因而,从特定的视角来看,风景艺术的审美形态及其观念演变的历程,既是艺术生产者自我情感与审美经验的作用过程,也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态及个人心理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梦及梦境包含了主观、唯心及不可知等非理性意象,同时又似幻似真地再现真实生活情境,梦意象描写往往能陡增词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以梦入词的写作在唐宋词中倍受青睐、屡见不鲜。本文针对唐宋词的文体特征与梦自身性质相契合要素作探讨,分析梦意象与唐宋词在表现手段的客观一致的问题,由此得出梦意象在唐宋词中形成并繁荣的文体方面合理性机制,进而对唐宋词的内在文学空间实现审美拓展。  相似文献   

8.
意象油画在创作上,追求的是借物抒情,从个人内心的情感对客观物象的整理思考、筛选、锤炼、升华,再到一种有情绪的抒发。写意强调画家的个性发挥,由内而外的释放,这种释放又依赖于艺术家潜能的发挥。艺术家并不是完全依赖眼睛,而是用心灵去体味,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感受、体会、思考、理解,从而激发出潜意识的一种冲动。意象抒发象征着中国人独具特色的情怀,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审美的追求方式。抒中有像,写中带意的艺术语言还融入了抽象和表现,充满了个性化特征和艺术化的抒发表达。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意象"造型技法的理解与剖析,以及动漫形象民族化设计的重要性的阐述,论证"意象"造型方法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和认识习惯,是中国艺术的民族特色之一,对不断提高动漫形象民族化设计的水平具有积极而且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审美创造作为一切艺术的特征,也是舞蹈艺术的精髓所在.如何创造出真正能给人以艺术吸引力、感染力的舞蹈作品,如何把握舞蹈艺术中的审美创造思维?笔者认为,可以从动作流的传情达意,"形神化"的意外之象,"诗情感"的气韵涌随三方面的来把握.  相似文献   

11.
<正> 意象,是中外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理解它的审美构成组合方式对诗歌创作和诗歌欣赏都大有裨益。那么,如何使诗歌的意象结构达到“象外之象”——境的延展呢?如何使诗歌意象结构做到“味外之旨”———意的流转呢?我们说只有审美构成的意象结构才能达到这种艺术境界。意象结构的审美组合,指依据艺术感觉中的情理逻辑,具有定向流动性质的意象与意象的粘合,即情感结构的有序化的物化形态。它可以改变意象线性流所带来的平面感,产生立体交叉而复合的状态。下边,我们介绍几种意象结构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戴望舒作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领袖人物,十分注重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选择、消化和创造,其诗在审美趣味、艺术主题和意象的选择及表现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中国古典诗词特别是晚唐温李及婉约派诗风的影响,形成一种凝炼儒雅的艺术风格,从而创造出了真正具有东方民族色彩的现代主义诗歌。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文学审美理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审美范畴,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作家理性思维与情感活动的综合体现,作家在创作中可以用各种方式建构意象。白先勇的长篇小说《孽子》中,作者用隐喻构建了一组审美意象,传达出对同性恋现象的“道德反思”与同性恋者的“心灵独白”。对其中隐喻性审美意象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文本深层次寓意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想象的空间——中国画留白之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的留白,是其独有的表现手法之一。留白是通过欣赏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而获得的一种意象空间。它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传统的审美意识、观察记忆方式和艺术表现方法相一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诗"与"画"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实际上是不同门类艺术的审美意象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问题。而西方和中国古代众多学者却大多认同"诗画同质"的说法。不同于以往单一的"诗画同质"、"诗画差异"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观点既肯定了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相通相似之处,又未简单的将二者混为一谈。不论是"诗中有画"还是"画中有诗",都是审美主体的联想或者再现,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唤醒大脑存留的不同程度的记忆使其产生更深远的联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阑干"意象频繁地出现在宋词之中,成为一个特定的情感符号,宋人常用以表达复杂的情思。分析了辛弃疾词中的"阑干"意象,并通过对这一意象的解读揭示了他的忧国情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与民族文化心理,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理念,即重表现和含蓄,以有限表现无限.中国传统的绘画"留白"技法从形式上预留空白逐渐发展到思想感情表达上预留空白,诗画同源的传统,使得水墨之间的空白在文字间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独特艺术魅力.结合对唐代诗歌作品的解析,探讨了"留白"技法在文学作品鉴赏中传达出的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意象"生成的基础是人的审美体验。而"花意象"在古典诗词中俯拾皆是。"花"美丽的表象经过诗人词客主观的情感关照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内涵,纷纷借"花"抒发情志,寄寓对生命的深切体悟。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花"的描写,体现了中国人心灵深处人与自然交感互融的宇宙观和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审美化的人生态度。本文拟从古典诗词中的"花意象"探查中国传统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夜”经常出现在陈毅诗词中。在陈毅诗词中,由于创作时代背景和诗人创作心理,“夜”不仅是时空概念,更赋予了紧张战斗、自由思想、欢乐工作的丰富内涵,具有独特的表现特征和审美价值。通过对陈毅诗词夜意象的探析,可以探究陈毅诗词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建筑意象与建筑意境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建筑设计中建筑意象与建筑意境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探讨,利用建筑美学的理论来指导现代建筑设计实践.文章从美学角度分别阐释了建筑意境和建筑意象的含义,指出了建筑意境和建筑意象都是偏重于以实显虚,都在于情景交融,在艺术表现上都表现为含蓄隽永,虚实结合.但由于建筑意境和建筑意象是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因此,从建筑意境和建筑意象的渊源分别、涵义及内在联系辩析等方面入手,结合大量的建筑实例来分析其各自的独特内涵和审美特征,指出了建筑意境和建筑意象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