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梁文俊  郭书清  武红梅  李坚  何洪 《化工学报》2017,68(7):2755-2762
采用自制线管式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针对非热等离子体协同Mn-Ce/La/γ-Al2O3催化剂对低浓度甲苯的去除开展研究。研究中制备了Mn/γ-Al2O3、Mn-Ce/γ-Al2O3、Mn-La/γ-Al2O3催化剂,从甲苯去除率、产物O3生成、COx选择性及其他副产物生成情况考察比较了空管放电、协同催化剂放电时催化降解甲苯性能,并对催化剂进行了BET、SEM、H2-TPR和ICP-OES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助剂的加入有助于提高甲苯去除率及降低程度,且La催化性能优于Ce.,当外加电压22 kV、气量6 L·min-1、甲苯初始浓度600 mg·m-3时,Mn-La/γ-Al2O3催化剂对甲苯去除率达到72.74%。H2-TPR结果表明,稀土助剂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低温活性及储氧能力,添加La的效果优于Ce。催化剂有助于抑制副产物O3生成,提高CO2和COx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李泽严  樊星  李坚 《化工学报》2021,72(9):4698-4707
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低温下运行时尿素分解不彻底,易形成缩二脲、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等副产物。本研究将TiO2催化剂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相结合,在程序升温条件下考察了载气中有无O2时引入等离子体前后TiO2催化尿素分解副产物水解的性能。结果表明:TiO2表面缩二脲、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分别在43~261℃、217~300℃和199~300℃水解生成NH3和CO2,载气中有无O2对催化水解过程几乎无影响。引入等离子体后缩二脲、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水解所需温度显著降低,载气中无O2时引入等离子体NH3产率变化不大,副产物仅有少量N2O和NO,有O2时NH3产率显著降低,且生成较多N2O、NO、NO2及少量NH4NO2和NH4NO3。未来需从优化放电条件和催化剂组成等方面解决引入等离子体导致副产物形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闫妍  朱斌  徐力  朱益民 《过程工程学报》2023,(11):1568-1576
采用多针电晕放电与Ag/TiO2纳米催化剂的原位耦合构建等离子体催化系统,对系统的放电特性进行诊断,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研究等离子体催化系统对空气中低浓度甲苯的脱除性能,并监测系统脱除甲苯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副产物臭氧;探讨等离子体催化系统脱除低浓度甲苯及控制副产物臭氧生成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放电电压高于7.0 kV时,等离子体可弥散于整个放电间隙内,Ag/TiO2纳米催化剂的涂覆未影响放电的正常进行,利于反应气体、等离子体及催化剂间的相互作用;Ag/TiO2纳米催化剂的Ag粒子粒径约为6.5 nm,可以创造大量高活性Ag-TiO2界面位点,并能吸收利用等离子体辐射的紫外-可见光;当放电电压为7.5 kV时,单纯多针电晕放电所得甲苯转化率与CO2选择性分别为21%与7%,等离子体催化系统则使二者分别提升至83%与61%,并将过程中副产物臭氧的浓度由5.12 mg/m3降至0.02 mg/m3以下;多针电晕放电协同Ag/TiO<...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掺杂的二氧化钛,并使用XRD表征了C-TiO2催化剂的结构;以空气中VOC气体甲醛为降解对象,研究了外部环境对C-TiO2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TiO2催化剂对甲醛的去除率可达95%,高于纯TiO2。提高温度有利于C-TiO2催化剂对甲醛的降解,增加甲醛初始含量不利于甲醛的分解,粒径过大会抑制C-TiO2催化剂对甲醛的去除,当催化剂涂敷量为10 g/m2时,甲醛去除率为佳。XRD表征发现,C-TiO2仍然为锐钛矿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5.
余芳  陈元涛  张炜  赫文芳  王雲生  刘晨 《化工进展》2016,35(12):4076-4081
为进一步提高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降解亚甲基蓝(MB)的效率,研究了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和光催化剂协同技术。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HNTs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利用XRD、FTIR、TGA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该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以及它与介质阻挡放电的联合降解过程中操作因素的影响,并对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iO2-HNTs复合光催化材料与介质阻挡放电产生协同作用,并能有效地提高MB的去除率,处理60min后,协同体系对MB的降解率为85.37%,MB的降解过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MB的去除率与MB的初始浓度,TiO2-HNTs的投加量、煅烧温度、放电功率和通气量有关。当MB的初始浓度为100mg/L、TiO2-HNTs的投加量为70mg/L、煅烧温度为300℃、放电功率为200W、通气量为200mL/min时,MB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蔺波涛  施冬梅 《化工进展》2016,35(2):549-554
以Ti(OC4H9)4为前体,SnCl4为Sn源,采用胶溶-回流法制备了Sn掺杂的TiO2,利用浸渍提拉法将其负载到活性炭纤维(ACF)表面,并运用SEM、XRD、XPS、DRS等手段对TiO2/ACF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气相甲醛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n元素掺入TiO2晶格中,有利于抑制TiO2晶粒的生长,促进TiO2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的转化,光吸收范围发生一定程度红移;HNO3的用量为0.015mol、掺锡量为6%、负载两层的TiO2/ACF-50复合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对甲醛的去除率复合材料可达85.2%,而在可见光下仅为65.3%。  相似文献   

7.
姚彦虎  杨晨  张兵  吴永红  王同华 《化工学报》2021,72(8):4418-4424
以聚酰亚胺为前体,TiO2溶胶为掺杂剂,经成膜和炭化制得杂化炭膜。采用热失重、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渗透法对前体的热性能、炭膜的微观形貌、微结构、表面官能团和气体分离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TiO2溶胶用量、渗透温度和渗透压力对炭膜的结构与性能影响。结果显示,掺杂TiO2溶胶显著提高了最终炭膜渗透性和选择性;采用TiO2溶胶量为10%前体所制备的杂化炭膜对H2、CO2、O2渗透性分别为1993.8、1555.6、266.9 Barrer,同时H2/N2、CO2/N2、O2/N2选择性分别为93.6、73.0、12.5。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γ-Al2O3复合催化剂,在其最佳合成条件下,比较了太阳光/TiO2-γ-Al2O3与UV/TiO2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性能。结果表明,当Ti(SO42与Al2(SO43·18H2O摩尔配比为1:2、聚乙二醇2000投加质量分数为1.25%、焙烧温度为650℃时,TiO2-γ-Al2O3的催化活性最强。当催化剂投加量与垃圾渗滤液COD质量比为1.75、反应时间为90 min、渗滤液pH为3时,太阳光/TiO2-γ-Al2O3对COD、NH4+-N的去除率几乎达到最高,分别为81.97%和54.95%,...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α-MnO2/γ-Al2O3和β-MnO2/γ-Al2O3负载型锰系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TEM、TG和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别考察催化剂与低温等离子体耦合协同去除乙醛和苯的效果。结果表明,MnO2/γ-Al2O3催化剂的加入明显提高低温等离子体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效率及CO2选择性,α-MnO2/γ-Al2O3的耦合效果优于β-MnO2/γ-Al2O3。低温等离子体输入电压为16.8 kV,α-MnO2/γ-Al2O3与低温等离子体耦合乙醛去除率可达100%。降解苯的效率较低,这是由于苯的化学结构更稳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备g-C3N4,与Na2CO3改性的TiO2纳米材料通过溶剂热法得到g-C3N4/Na2CO3-TiO2复合催化剂。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材料对活性黄、碱性品红混合染料废水的催化降解及选择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为纯TiO2的1.34倍和1.47倍。当催化剂的投加量为1.0g/L,g-C3N4与TiO2的质量比为15%,光反应90 min活性黄的去除率为佳可达93.9%。改性复合后的催化剂具有选择吸附性,选择性系数达到5.09,是纯TiO2的5.3倍。  相似文献   

11.
V2O5-MoO3/TiO2 催化剂的NOx选择性催化还原及SO2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以TiO2为载体制备V2O5-MoO3/TiO2 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研究V2O5和MoO3负载量对于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及SO2氧化活性的影响,并考察氧含量、氨氮物质的量比和反应空速对3%V2O5-6%MoO3/TiO2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中V2O5负载质量分数增加,V2O5-MoO3/TiO2 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和SO2氧化活性均呈上升趋势。MoO3的负载对催化剂的SO2氧化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MoO3负载质量分数超过9%,制备的催化剂既保持较高的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又使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中的SO2转化率小于1%。  相似文献   

12.
徐瑞  杨凡  贾显枝  刘璐  赵彬然  马晓迅 《化工进展》2021,40(12):6714-6720
近年,CO2加氢制甲醇技术初步克服了催化剂选择性低和稳定性差的难题,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然而作为氢源,氢气的廉价替代品却极少被报道。本文利用二元金属氧化物ZnO-ZrO2固溶体作为催化剂,在负电晕等离子体的辅助下将CO2和水蒸气转化为甲醇。结果表明,甲醇产量达到33.56μmol/h,是单独等离子体和单独催化剂条件下甲醇产量之和的1.4倍,催化剂与等离子体联用产生协同性。甲醇产量随反应电流和水蒸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CO2流量的增加而降低。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表征发现,催化剂在负电晕等离子体反应条件下晶面间距增大,氧空位增多,这增强了催化剂的CO2吸附性能。CO2-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CO2-DRIFTs)分析结果表明,负电晕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催化剂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羧酸盐(COO-),是形成甲醇的主要中间物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渍还原方法制备Pd-Rh/TiO2催化剂用于常温光催化CO2氧化乙烷脱氢制C2H4。研究不同Pd/Rh比催化剂的光反应性能,利用XRD、EDX-mapping、TEM、HRTEM、XPS技术表征催化剂表面和电子特性,通过UV-Vis、PL技术考察催化剂光响应性能,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分析Pd-Rh/TiO2光催化CO2氧化乙烷脱氢反应机理。研究表明,Pd-Rh双金属体系可有效提高光反应活性,光照下Pd和Rh金属之间存在内部电子转移的作用,降低了Pd表面的电子云密度,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同时促进了C2H6和CO2在材料表面的吸附。Ar替换CO2的对比实验证明,反应中的CO2消耗H2,可消除催化剂表面积碳,促进C2H4生成。  相似文献   

14.
以碱酸改后的凹凸棒土为硅源,利用溶胶-凝胶法将 TiO2和 ZrO2负载于一步水热合成的多级孔 ZSM-5 分子筛表面,形成多级孔 ZrO2/TiO2/ZSM-5 分子筛。通过 XRD、SEM 和 N2吸附-脱附仪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 TiO2和 ZrO2掺杂对多级孔 ZSM-5骨架结构、形貌及孔道的影响,并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实验,探究其吸附-光催化协同性能。结果表明:ZrO2负载促进了锐钛矿 TiO2的形成,同时利用分子筛的多级孔道和比表面积提高了底物富集能力。当反应进行 20 min时,TiO2掺杂量为 10% 的 TiO2/ZSM-5 分子筛光催化降解效率达 73%;进一步掺杂 ZrO2,ZrO2/TiO2/ZSM-5 分子筛光催化反应效率提高至 96.2%,说明 ZrO...  相似文献   

15.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技术(NTP-CAT)由于操作方便、能耗低等特点,特别适合用于工业非连续或连续消除低浓度VOCs过程。本研究发现NTP-CAT体系中CeO2基催化剂更适合负载于13X载体以降解甲苯,并进一步考察CeO2负载量对VOCs消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NTP-CAT 体系中30% CeO2/13X表现出最优性能,其可降解约85%的甲苯,CO2产物选择性可达55%。表征结果也表明,Ce组分在30% CeO2/13X表面仍可较好分散,而且表面的Ce3+物种含量最高。O2-TPD实验结果证实表面Ce3+物种来源于Ce4+物种的等离子体处理。而且,表面Ce3+含量越高,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氧物种,随后将与其周边13X吸附活化的甲苯反应。因此,甲苯降解在NTP-CAT体系中应存在分工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朱丽华  董昊  于淼  徐锋 《应用化工》2023,(11):3042-3046
为了探究CH4-CO2低温等离子体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特性,考察了添加气体、放电电压、放电频率、CH4与CO2物质的量比和原料气流量对重整反应的影响,在优化单纯等离子体作用下CH4-CO2重整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了等离子体与NiO-CeO/TiO2-MgO催化剂协同转化CH4-CO2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体系中添加Ar或N2,放电引发的亚稳态Ar*或N2激发态粒子,可促进反应物转化和目标产物生成,且Ar对CH4-CO2重整反应的促进作用优于N2;在单纯等离子体作用、Ar体积分数25%,放电电压17.0 kV,放电频率9.0 kHz, CH4与CO2物质的量比1∶2,气体总流量60 mL/min条件下,CH4<...  相似文献   

17.
倪金雷  彭若帆  童少平  马淳安 《化工学报》2015,66(10):3950-3956
研究了不同物相TiO2对H2O2/O3氧化效能的影响,目标有机物为羟基自由基探针化合物乙酸。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7.0和10.0时,加入TiO2反而降低了H2O2/O3的氧化效率,其中锐钛矿TiO2比金红石TiO2的减弱作用更为明显。当初始pH为3.0时,金红石TiO2能显著提高H2O2/O3的氧化效率,但锐钛矿TiO2影响不明显。机理分析表明,H2O2浓度及其衰减速率与乙酸的去除效率有很大的相关性。在pH为7.0和10.0时,两种物相TiO2均能加快H2O2的分解,其中锐钛矿TiO2作用更为显著。此条件下HO2-能有效引发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故H2O2过快分解反而降低了乙酸的去除效果。在pH为3.0时,H2O2去质子化反应困难,故O3/H2O2氧化效率极低,H2O2浓度也几乎不变。加入TiO2能明显提高H2O2的分解速率,相比金红石TiO2,锐钛矿TiO2使H2O2在5 min内基本分解完毕,但其对H2O2/O3氧化效率几乎没有影响。饱和臭氧水分解速度的批处理实验也有相似的结果。由此可见,合适引发剂浓度可能是保证臭氧类高级氧化技术较高效率的关键,否则只会导致氧化剂的无效过快分解。利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法对比分析了酸性条件下H2O2/O3、锐钛矿TiO2/H2O2/O3和金红石TiO2/H2O2/O3体系产生超氧自由基(·O2-)的量,其大小顺序为:H2O2/O3< 金红石TiO2/H2O2/O3< 锐钛矿TiO2/H2O2/O3,这与前面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浸渍法制备Mo-Mn/TiO2(MMT)催化剂过程中煅烧温度(300℃、450℃、600℃、750℃)对Mo-Mn/TiO2(MMT)催化剂协同脱硝脱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煅烧温度更有利于MMT催化剂的协同脱硝脱汞性能,同时可有效降低SO2对催化剂活性的抑制作用,最佳煅烧温度为300℃。利用BET、XRD、H2-TPR、FTIR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较低的煅烧温度有利于提高催化剂中活性成分所占的比例,增加金属氧化物在TiO2载体表面的分散度,提高催化剂的低温还原性能。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均逐渐减小,平均孔径先增大后减小,且在高温下发生烧结;MnO2逐渐向Mn2O3转变,锐钛矿型TiO2逐渐向金红石型转变,同时MoO3由非晶态逐渐向晶态的转化,致使催化剂的协同脱硝脱汞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等体积浸渍法,分别对ZSM-5分子筛进行TiO2改性和Pt负载,获得了具有脱氢-裂解双功能的Pt/TiO2/ZSM-5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XPS和NH3-TP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孔结构、形貌、活性金属价态和酸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正丁烷在此催化剂上催化转化制备低碳烯烃的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TiO2的引入,一方面使得改性后的ZSM-5分子筛获得了额外的酸性中心,特别是强酸性位含量的增加,有助于促进正丁烷的活化;另一方面Pt与TiO2之间存在“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在H2还原气氛下,Pt能够促进TiO2的还原,生成Ti3+物种,而Ti3+的存在增加了Pt周围的电荷密度,降低了Pt对低碳烯烃(C2=~C3=)的吸附能力,抑制了深度脱氢和生焦反应,从而提高双功能催化剂对烯烃的选择性。当H2还原温度为450℃时,Pt/10TiO2/ZSM-5催化剂在625℃下的正丁烷转化率为76.1%,低碳烯烃(C2=~C3=)收率为50.9%,分别比Pt/ZSM-5催化剂提高了16.7%和12.6%。  相似文献   

20.
董冰岩  李贞栋  王佩祥  罗婷  邹颖  涂文娟 《化工进展》2021,40(12):6721-6728
为了提高酚类废水的降解效果,本文以4-氯酚为处理对象建立了多针-板式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等离子体催化体系。实验制备了系列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各因素对4-氯酚降解的影响,并分析了降解过程总有机碳(TOC)、中间产物及其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焙烧温度及投加量对降解率有很大影响;4-氯酚浓度为150mg/L时,在电极间距10mm、脉冲电压26kV、脉冲频率70Hz、曝气量4L/min条件下,添加0.05g焙烧温度为500℃的Fe-TiO2催化剂与放电等离子体耦合降解效果最好。中间产物对苯酚、对苯醌、4-氯邻苯二酚在放电过程中浓度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最后都趋于零。催化剂表征显示脉冲放电可以改变催化剂的晶形和结构,且掺杂Fe改性的Fe-TiO2催化性能较好,能进一步提升4-氯酚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