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西井口金矿为近年来在胶莱盆地东北缘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中生代莱阳群及新生代第四系,构造可分为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两类。侵入岩主要为中生代玲珑序列九曲单元二长花岗岩。矿石类型为黄铁矿化绢英岩化砾岩型和含石墨黄铁矿化构造角砾岩型,矿化具多期活动特点。在分析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应加强对盆缘断裂带下部的隐伏滑脱构造特征的研究,构造内矿体较为稳定,研究滑脱构造的走向及展布特征可推断出矿体空间分布特征,进而扩大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2.
土堆—沙旺矿区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是牟-乳金成矿带的重要分支之一。矿体受控于NE向压扭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体系,断裂活动与蚀变矿化相一致;矿体赋存于古元古代荆山群地层及新元古代"牧牛山"二长花岗岩岩体中,与围岩呈渐变接触关系。矿床成因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通过对成矿地质规律的研究分析,为下一步区域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二道坎村银多金属矿床是黑龙江省首例独立银矿床,伴生铅锌锰等元素,其赋矿地层为顶志留统—中泥盆统泥鳅河组,矿体主要赋存在辉绿岩与泥鳅河组接触带的地层一侧。矿区内共圈定2条银多金属矿体,均呈脉状赋存于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中;矿石中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方铅矿、闪锌矿次之;银矿物以辉银矿为主,其次为深红银矿,少量脆银矿、自然银等;矿体围岩蚀变发育,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其中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与成矿关系密切。泥鳅河组地层、北西西向断裂构造、辉绿岩脉等是重要地质找矿标志,Ag、Pb、Zn元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石海岩  严栋  唐彬元  赵萍  王真  罗永统 《黄金》2020,41(1):24-29
叉叉龙洼北地区多金属矿床位于鄂拉山华力西期-印支期多金属成矿带,带内已发现多处矿床(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区内已圈出矿化蚀变带6条,矿体14条,矿体一般呈脉状,赋存于鄂拉山组地层中,北北西向、北西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断裂形成的破碎蚀变带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空间。鄂拉山组地层,北北西向、北西向断裂及破碎蚀变带,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要的地质找矿标志;土壤综合异常为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具有低阻高极化的激电异常为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珑布金矿的形成与中生代玲珑花岗岩有关,矿体赋存于望儿山断裂主裂面之下的花岗质碎裂岩带内,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矿区共圈定矿体3个,其中Ⅰ号矿体为主矿体,矿石岩性为绢英岩化碎裂状花岗岩。通过对该矿床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矿石特征的阐述,揭示了该矿床的成因特征,矿床为破碎带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招远市埠南金矿区位于胶辽隆起区北部胶北凸起,受控于灵山沟—北截断裂与上刘家—草沟头断裂。区内地层主要由呈东西展布的太古代胶东岩群变质岩系构成,岩浆岩主要为中生代燕山早期玲珑岩体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新太古代早期马连庄—栖霞岩体。矿区内金矿体的分布和规模明显受断裂构造和岩浆岩的控制,北东向及北北东向断裂为矿区内主要的金控、储矿构造。金矿体都位于玲珑岩体和马连庄—栖霞岩体以及各岩体之间的接触带上,形成于以含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为主的蚀变带内。  相似文献   

7.
东阳钨矿床位于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矿体受背斜构造及其派生断裂构造控制明显,近东西向的背斜褶皱构造和北北东向横张节理交汇处是富钨石英脉带的有利地段,矿体赋存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与白云质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矿石类型主要为云英型钨矿体、石英细脉带型及残坡积砂型,初步研究表明,沿富钨石英脉带、云英型钨矿体倾向向深部勘查,有望发现位于隐伏岩体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型钨矿。  相似文献   

8.
威海东部地区金及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海东部地区是金及多金属矿的有利成矿区。金矿化主要发育于新元古代荣成超单元的断裂破碎带中。银铜钼等多金属矿化主要发育于伟德山超单元的断裂破碎带或与古元古代荆山群的接触带中。荆山群是区内有利的矿化围岩,白垩纪青山群火山岩是铜矿化的有利层位。韧性剪切带及脆性断裂带等构造系统是含矿热液运移和富集的有利空间,控制着矿体的生成。该区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次研究是在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矿条件,研究矿床特征,总结成矿规律,为进一步找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钼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确定矿体呈隐伏状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内及附近。矿床受控于岩浆活动和断裂构造,类型为斑岩型矿床。上侏罗世黑云花岗岩侵入上二叠世花岗闪长岩接触带、断裂构造交汇部位及硅化、钾化、绢云母化蚀变带等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胶莱盆地东北缘辽上式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上式"金矿是在辽上矿区深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发现的一种以含黄铁矿碳酸盐脉为金矿物载体的新类型金矿,该矿床是目前胶莱盆地东北缘成矿区内首例特大型金矿。通过对辽上特大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矿床赋存于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与侏罗纪玲珑型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矿体受断裂及层间滑动构造控制,主矿体沿控矿断裂由浅部至深部表现为分段富集、尖灭再现规律,构成阶梯式成矿模式;赋矿构造属沿荆山群与中生代花岗岩体之间及变质基底与中生代盖层之间发育的拆离断层系统,为大规模成矿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内同类型金矿的找矿方向,为该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内蒙古大扬气西钼矿体地质背景及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建立成矿模型。本次共圈出矿体四条,矿体呈脉状,走向近南北向,最高品位0.128%,属与流纹岩有关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砂宝斯金矿床位于额尔古纳隆起的北东端,上黑龙江断陷盆地的边缘,为得尔布干成矿带东北段的老沟一二根河成矿带。砂宝斯金矿床圈定工业矿体5条,金矿化体均赋存于侏罗系中统二十二站组(J2er)地层中,受SN和NNW 向断裂控制。矿石自然类型为蚀变砂岩型金矿石,蚀变为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等。金品位1.00×10-6-19.57×10-6。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Ⅱ一1号矿体的深部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3.
韩建  黄明然  赵刚 《有色矿冶》2012,28(5):9-11
某些围岩蚀变类型和矿床类型有关,可以通过确定围岩蚀变的类型来判断可能找到的某种类型的矿床,而且围岩蚀变对矿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其分布范围较广,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洛塔矿田处于扬子地台东南边缘,矿田内的铅锌矿床(点)分布受断裂、褶皱构造控制,分布在三个背斜的核部.矿体主要赋存于奥陶纪南津关组生物屑灰岩及硅化灰岩中,呈似层状、脉状.围岩蚀变有硅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等,硅化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成矿硫质主要源于同沉积的海水硫酸盐,铅主要源于造山带,具壳幔混合源性质.成矿流体为含烷类(CH4)有机质地下热卤水,成矿温度介于95~197℃.铅同位素模式年龄指示矿石的形成明显晚于赋矿层位,矿床成因类型属层控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通过对比发现,洛塔矿田铅锌矿床在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流体、矿床成因等方面都与典型MVT矿床具有一定相似性,又具有独特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板塘花岗岩矿位于广东河源,是以花岗岩为主的非金属矿床。矿体产于罗浮-龙川岩体,呈岩基产出,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矿体形态简单,分布均匀、连续、完整,厚度比较稳定。根据矿体产出特点,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于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6.
新疆多拉纳萨依金矿床成矿远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多拉纳萨依金矿位于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成矿带西端,是一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金矿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该矿控矿、成矿构造规模大,控制长度大于10km。矿区矿化蚀变发育,以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EH4 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表明,矿化向深部延深大于380m,异常宽度50m,指示了该矿床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该金矿区是一大型金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7.
孙海微 《甘肃冶金》2017,39(3):40-42
红岭钼矿是在东天内发现的又一斑岩(石英网脉)型钼矿床。该矿床分两种类型产出,一种产于岩体外接触带的片麻岩内,另一种产于斑岩体内,其均与石英细-网脉关系密切。钼矿体形态以似层状为主,长50~365 m,平均厚度0.24~3.38 m,钼品位变化范围0.043%~0.37%,受工作程度限制矿体长度及延深均未完全控制。对矿床找矿标志从地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构造、岩石5个方面与典型斑岩钼矿床进行了对比,总结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山东平邑磨房沟金矿探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平邑磨房沟金矿为层状灰岩中浸染型金矿,探矿因素研究表明:金矿受特殊的层位控制,其形成与二长斑岩岩浆的活动有关,断裂是其形成所需的热液通道。在建立成矿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区的找矿方向,并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祥云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传杰  汤万英 《黄金》1998,19(2):7-12
矿区赋矿地层为正奥陶统向阳组,矿化受褶皱及断裂构造带控制,矿石属多金属硫化物型,金主要为显微-次显微粒自然金,多以包裹体形式散布于毒砂和黄铁矿为主的载金矿物中。  相似文献   

20.
郝明 《世界有色金属》2020,(1):182-182,184
后卜子铁矿赋存在太古界色尔腾山群东五分子组中,在多期构造运动和岩浆岩侵入活动的影响下,经历了中-高级区域变质作用,铁质矿物进一步富集形成铁矿,该铁矿在成因上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已经发现的3条铁矿体均赋存于上磁铁石英岩段地层,呈层状产出,矿体赋存在倒转背斜的倒转翼,受构造控制并被区内断裂切断。矿体TFe平均品位均大于30%,mFe平均品位均大于20%。太古界色尔腾山群地层及铁矿石的磁性是本区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