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方斗山背斜为长江沿岸一条高隆起背斜,该背斜有着良好的热储构造、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及地热增温的条件,使得该背斜区域埋藏着丰富的地热水资源,水化学类型以硫酸盐型和氯化物型为主。建议对该背斜的地热资源进行靶区的圈定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王跃  赵振远 《矿产勘查》2019,(5):1248-1253
贵州省黔东南州北西部地热资源整装勘查为2013年度省地质勘查基金整装勘查项目(第三批),勘查区受挽近期活动构造带的影响,区内断裂储热、导热较好,热储单元条件较好,热储主要为带状热储,带状热储主要是指受断裂控制,沿断裂带呈带状分布的热储。文章通过对勘查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地球物理等特征综合分析后,勘查区的热储类型主要为典型带状热储,其储水、储热、导热层均为断层破碎带,其地热水资源量估算与评价具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通许凸起地热资源丰富且埋藏较浅利于开采,已经成为当地冬季主要的洗浴、取暖用热源。目前,孔隙地热资源已进行了充分勘查与研究,而针对下部岩溶热储的赋存规律、分布特征和资源潜力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许地区的地热资源的综合性开发和利用。本文以河南省通许凸起区域地质构造条件为基础,结合地球物理勘探、地热钻探成果,分析通许凸起中部(通许段)下古生界岩溶热储地热类型、热储结构、岩性厚度以及空间分布特征,评价了下古生界岩溶地热流体质量,评价了研究区内下古生界岩溶热储开发利用潜力。研究认为通许凸起中部地区下古生界岩溶热储表现出以传导型为主低温地热田特征,热源供给主要为大地热流传导方式。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发育好于寒武系,地热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研究区3000 m深度下古生界岩溶热储可采热能9.94×1010 J。NE向F1断裂以东是岩溶热储发育,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区段,该区段下古生界岩溶热储可采热能约为7.51×1010 J,占全区可采热能的75%,该区段城镇人口密集、地热需求量大。研究成果对未来推进城镇地热供暖...  相似文献   

4.
乔海霞  刘连  高善朴  李佳  杨水旺 《矿产勘查》2022,13(8):1166-1174
临沂市境内的沂沭断裂带为地热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本文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地热等资料基础上,从热源、热储、盖层、通道等方面对该区地热地质条件进行总结,分析了沂沭断裂带地热资源的形成背景、赋存条件、分布规律及特征,认为北北东向沂沭断裂带为该区导热、储热构造,结合区内地层岩性分布及埋藏条件,分“新生代古近系热储、中生代白垩系热储、古生代寒武系及奥陶系热储类型。研究结果为临沂市境内进一步研究、勘探及开发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维静  李明骏  古军 《矿产勘查》2019,(8):2001-2007
通过对武蛟地热田已有钻孔及区域地热地质资料,结合前人勘查资料,分析了武蛟乡地热田区域地质特征、地温场分布特征、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补径排条件,说明武蛟地热属深循环途中正常大气热流加热火山型地热系统,地热成因模式为断裂岩溶复合型,地热田的热储模型为断裂对流型带状热储。采用热储法计算出研究区内控制级的允许放热量为6. 40×10~5Kca L·h~(-1),推断级的允许放热量为9. 08×10~5Kca L·h~(-1);研究区内年可开采水量为63. 02×10~4m~3。初步摸清武蛟地热田分布规律及资源量,为武蛟地热田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该文综合了地质路线调查、机民井(地热井)地温测量、水化学分析、物探剖面测量等工作成果,对冀东燕山中段的地热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对区内地热资源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冀东燕山中段地热异常区主要分布在肖营子岩体边部,地热流体的分布、运移和储存受断裂控制;热储岩性为片麻岩或花岗岩,基本无盖层。热储深度3000~3200 m,温度105~110℃,热水形成时间12.3~27.8a。地下流体化学成分主要受肖营子岩体影响。热量来自于地壳深部。活动性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交汇部位、背斜核部、高热导率且具有一定延深的岩体或隐伏岩体与低热导率地层接触带附近、区域地下水排泄区等为山区地热形成有利地段。通过估算,研究区内各地热异常区地下热水总可开采量为207.03×104 m3/a,其产生的能量为21.59×1010 kJ/a,相当于7367.59 t标煤或5156.29 t石油产生的能量。为今后研究区内地热能勘查、开发利用规划、采矿权设置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
从区域地质构造及地热地质背景出发,将四川省的地热资源归属为隆起山地型和沉积盆地型。对这两大类型地热资源的地质构造条件、分布、产出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四川地热资源分布和产出主要受构造和地形地貌控制的规律。通过两大类型地热资源典型区进行成因模式分析,为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丁正云  范爱玲  黄渊孝 《矿产勘查》2023,14(12):2366-2376
广东龙门永汉地区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对该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的赋存特征及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研究,对更好开发利用其地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地热地质调查、钻探工程及降压试验等方法,对该地区地热田的地热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地热流体质量并计算了地热资源量。研究表明,较高的区域背景热流和高生热率的花岗岩体是永汉地区热储的良好热源,大气降水沿断裂带向深部渗透,经深部循环,接受热量加热形成热水后以沿升流通道向上运移形成水热对流系统,并在有利的地段聚集形成地热田。地热资源量4225.93×1012kJ,地热流体可开采量13980 m3/d,加权平均水温57.8~72.4℃。地热流体体质量较好,主要为HCO3-Na型中性低矿化度的淡温热水,其开发利用方向为理疗洗浴、采暖、农林渔业等,可进行梯级开发利用。研究成果可为永汉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冀东北部山区地热资源丰富,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对查找深大断裂构造,圈定地热异常范围有着良好的效果。本文以冀东北部山区某项地热勘查项目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实施了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技术(CSAMT)与视电阻率测深为主的勘查手段,两种技术方法的应用大致揭露了本研究区构造走向及位置,查明2条主要控热导热构造F01、F02。辅以激电测深技术,加之6参数对含水层与断裂的良好反应,基本确定了热储位置及空间分布规律。圈定了地热异常区与地热资源可开发利用的范围,为下一步地热地质勘查与钻探布孔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龚胜平  刘瑞德 《矿产勘查》2021,12(2):362-367
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为主,成因类型多为传导型,其中以沉积盆地隆起型地热田分布最多。这类地热田面积大,资源储量丰富,紧邻城市周边,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潜力巨大。目前地热田勘查以电磁法为主,利用电阻率参数解译深部地层分布及断裂构造展布,预测热储构造位置,进而指导钻孔布置。发现热储构造的关键是勘查资料的成功解译。本文对3处地热田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勘查解译实例进行探讨,认为在断裂构造附近且地表2000 m以下深部电阻率值高低变化明显部位为地热勘探的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1.
大港油田北大港油区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大港油田热储层特征。探讨了北大港油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今后的利用方向,对北大港油区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地热发电的主要方式,探讨了潜山油田地热发电站的发电方式、发电流程、发电设备、发电效果,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地热发电的效益及前景.  相似文献   

13.
崔宏文  柴建宙 《山西建筑》2006,32(17):108-109
简要阐述了运城盆地的地层特征,分析了地热水资源的总体状况及其特点,为该地区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开发地热供热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万达 《暖通空调》1999,29(2):69-71
城镇集中供暖和生活热水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利用我国丰富的低温地热资源,投资创共热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依据地热利用工程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在我国开发低温地热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介绍了工艺流程、产业化指标、资金和风险,评估了地热供的经济效益。认为不论是否在地热异常区、北方或南方、都有许多机会创办地热产业;为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起决定作用的是于热供热市场的开拓。  相似文献   

15.
李海军 《山西建筑》2009,35(31):96-97
通过对忻州奇村地下热水资源进行地热资源评价、矿水水质评价及其热矿水腐蚀性评价的分析,得出要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使其经济效益发挥至最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及河北省部分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地源热泵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利于地源热泵系统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热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在实施燃煤替代、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低碳绿色发展中,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通许凸起东部(睢县-商丘段)地热田为通许凸起内新增的新生界和古生界复合型中低温地热田,其热储层主要有新近系孔隙热储、古近系裂隙孔隙热储和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裂隙热储,其中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裂隙热储为商丘地区新发现并首次探获成功的具有开发价值的热储层。根据项目实施所得数据及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进行地热资源评价,通过建立热储模型,估算地热田2000 m以浅的地热流体资源储存量为8075.83×1016J,地热流体可开采量1279.26×1012 J/a,折合标准煤60927.31t/a,达到中型地热田规模,为制定该区地热能勘查、开发利用规划,地区地热规模化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开封凹陷区有着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本文在搜集、实测井孔测温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开封凹陷区地温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由于受基底构造控制,开封凹陷区地温分布存在差异,高地温分布区恰好位于基底构造较发育的开封县城和兰考县城附近,全区地温梯度在2.50~3.68℃/100m之间,平均值为3.09℃/100m,热储层埋深小于500m时地温梯度变幅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大于500m时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王少辉  王琦  李哲  闫晋龙  杨家林 《矿产勘查》2020,11(9):2022-2027
河南通许凸起尉氏县西部地热田总面积约170 km~2,地热地质背景优势明显,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地热资源类型为传导型层状热储,地温梯度2. 46~3. 26℃/100 m,1300 m埋深水温为42~53℃。主要热储层为新近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热储结构单一。根据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分析进行地热资源评价,建立热储模型,估算地热田1300 m已浅的热储储存热水资源总量为315. 33×108m~3,地热流体可开采热水资源总量为98. 71×104m~3/a,折合标准煤3573. 59t/a,为该区下一步勘查、开发利用和远景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彦 《建筑技术》2012,43(3):251-252
某铁路站房建筑面积14221m2,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作为建筑物的冷热源,设计前进行了地热性能参数测试,为优化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提供了准备和依据,节省了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