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为了解研究区内与金矿有关的隐伏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区内隐伏构造进行了探测,结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剖面进行解释,取得了良好的探测效果和找矿成果。测量结果表明,不同岩性或地层之间存在着电导效应差异,音频大地电磁法能够明显地区分构造矿化蚀变带和围岩,较好地反映异常与已知矿体的关系,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矿(化)体均处于相对低阻带内,或过渡带(梯度带)上,构造矿化蚀变带在电阻率异常剖面上呈带状分布。此特征为研究区地表和钻探工程的布置提供了强有力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综合电法勘查在隐伏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桂福  吴新刚 《矿产勘查》2014,5(4):617-622
寻找隐伏金属矿产是我国矿产勘查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几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在内蒙古锡盟地区做了大量的电法勘查工作,主要应用大功率激电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组合进行隐伏矿探测研究。大功率激电用于矿区及其外围的面积测量工作,快速发现和圈定矿化构造展布情况;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利用其反演电阻率断面电性分布特征,推断地下地质结构、构造产状和矿(化)体的赋存空间。为钻探工程提供依据,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  孙进  李水平 《矿产勘查》2021,12(3):650-654
豫西董家埝银矿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银矿床,银矿体赋存于F1构造蚀变带中;为了解F1构造蚀变带在深部延伸情况和矿(化)体特征,依据岩(矿)石物理性质、矿床地质特征,采用大功率激电测深方法,激电测深断面反映了地下半空间内深部构造蚀变带和银矿(化)体引起的"中高阻、弱极化"异常特征,后经钻探工程验证,在F1构造蚀变带深部发现了品位较均匀、厚度较稳定的银矿体,银矿体Ag平均品位164.0×10-6,平均总厚度7.06 m,预期可提交(333)+(334)?银资源量1200 t。该矿床是豫西中元古界小河岩体南缘首次发现的银矿床,它的发现为矿区周边或类似成矿条件地区寻找银矿床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8)
大湖金矿位于小秦岭金矿田北矿带的东部,是小秦岭地区一个大型石英脉型金、钼矿床,目前主要勘探中深部矿产资源。本文结合矿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其所判定的成矿远景区,开展了瞬变电磁测深法找矿工作,圈定电性异常体,指导钻探工程的布设,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对小秦岭其它地区深部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屈栓柱  赵森  周权 《矿产勘查》2018,9(11):2197-2203
针对矿产勘查深度逐渐加大、勘查区逐渐向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情况更加复杂的浅覆盖区、山区转移,常规、单一的物探方法在勘探深度及精度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勘查的需要。文章提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与重力测量的技术组合,并将其运用于新疆和田县火烧云铅锌矿勘查实践中。CSAMT测深和重力测量能较好地反映铅锌矿体赋存空间及其顶底板围岩的埋深,铅锌矿体显示低阻高重力异常,中高阻异常围绕低阻高重异常周边分布,依据钻探工程对隐伏矿体进行控制,对应CSAMT测深剖面电阻率等值线区间,大致推断了控矿地质体的厚度和产状,建立了矿床地球物理找矿标志,为矿床勘探及资源量扩大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东昆仑东段德龙金矿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文章选取德龙金矿04勘探线为研究对象,采用激电中梯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地球物理找矿信息,为测区提供更大勘探深度的电性资料,并推测了一条断面上的构造蚀变破碎带,以期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青海某矿区开展的金矿勘查为例,研究和分析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与激电中梯法相结合的方法在金矿勘查中的可行性与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前期通过激电中梯法可以基本确定构造蚀变带及矿化体的位置及矿化信息,并进行横向追踪。后期高频大地电磁法可圈定蚀变带位置、倾向及延伸,两者结合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预查区勘探成本。在构造破碎带型金多金属矿勘查中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苏士星  宋双全  魏明君 《矿产勘查》2022,13(8):1191-1197
河南省济源市疙瘩铁矿床深隐伏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地面磁异常呈弱缓特征。常规的单一磁法辅助地质对确定矿体埋深尚显不足。矿区岩矿石的电阻率特征具备采用电法来推断赋矿地层的大致埋深和起伏形态,又基于地质体埋藏较深,因而布设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推断出地质体的大致深度。在此基础上,对弱缓磁异常再进行反演。这样通过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异常和弱磁异常进行综合研究,推断出的磁铁矿体产状及埋深为地质优化钻孔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这种综合物探方法对解决深隐伏磁铁矿地质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岳广俊  王磊  刘占兴 《矿产勘查》2019,(11):2774-2779
随着三河市东部山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良好的物探勘查方法是解决日益严峻的水资源需求的关键。我们应用对中深部勘查效果较好的方法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法对该地区进行地下水勘查研究。通过研究地质资料、布置测线、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反演分以及钻探、对比验证最终得出该地区的地下水的赋存位置及空间展布,从而验证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三河市东部山区水文地质勘查中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波  屈利军  郭海  王兆龙  王康盛 《矿产勘查》2018,9(11):2226-2232
在分析研究不同地层岩石组成成分、接触关系和对应电性特征基础上,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来寻找隐伏煤层。已知断裂构造F4为本次探测干扰地质体,采用拉大点距的措施有效避免了由此引起的低阻干扰异常,进一步提高物探异常定性解释可靠性。通过后期钻探验证,在ZK4007号钻孔603.1 m埋深见3.21 m厚煤层;同时,在110.3~150.2 m埋深其灰岩破碎、角砾发育,对岩溶构造推断解释也进行了有效揭露。多个钻探在全覆盖区不同深度发现不同厚度的煤层,有力证明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全覆盖区进行煤矿资源攻深找盲工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孙林柱 《矿产勘查》2018,9(5):907-916
为了寻找厚覆盖层深部找铁多金属矿的有效综合物探方法,在鄂尔多斯台坳的河东断凹与桑汾地堑系的临汾断陷交界处勘查中深部铁多金属矿应用高精度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重力测量和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大地电磁测深和频谱激电测深等物探方法的组合研究。研究表明高精度磁测和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为该区域中深部寻找铁多金属矿床最为适用的物探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飞  刘洋  王健 《矿产勘查》2016,7(5):825-830
文章以萨热克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勘查为例,运用综合物探方法进行找矿研究。大功率时间域激电扫面可快速获得全区的激电异常,圈定异常查证区。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能获得地下深部的电性特征,对地层岩性进行划分,达到深部地质填图的目的。单极——偶极测深工作可对激电异常做更精细的解释,指导钻探验证。综合这3种物探方法,构建工作区地下地质结构构造、圈定和评价铜矿体富集空间,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3.
EH4电磁法是大地电磁测深技术之一,它利用天然或人工电磁场的测量,求取地下介质电阻率的分布规律,进而达到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如地下岩性分带、地层划分、断层破碎带探测、地下采空区等工程地质问题,现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文中介绍了EH4电磁测深技术的基本原理、测试技术及资料处理和成果分析等。最后给出了EH4电磁测深法勘察的一个实例并总结了该方法的几个探测优势。  相似文献   

14.
穆海旗  王甲  苏晓波  于兵 《矿产勘查》2019,(10):2638-2644
CSAMT法是一种使用人工场源、通过改变发射频率进行测深的地球物理方法。该方法以勘探深度大、分辨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成为研究深部地质特征的有效手段。白音花凹陷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部,针对研究区第四系覆盖厚度较大(100 m)、人文干扰较多、要求勘探深度较深(1000 m)等特点,在该研究区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方法进行测量。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方法确定研究区的二级构造单元的边界、基底的起伏形态、断裂空间展布形态及砂体的发育情况,从而研究该地区铀成矿地质环境。根据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结果,结合地质资料和岩石电阻率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认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可以划分研究区的二级构造单元、推测断裂的空间展布形态以及确定砂体、泥岩的顶板埋深及厚度,是研究铀成矿地质环境的有效技术手段,对于铀矿勘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在铀矿勘查攻深找盲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寻找同类铀成矿地质环境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炳谦  张明正 《矿产勘查》2020,11(4):741-745
阿依拉苏铀矿点具构造控矿的特征,但地表断层产状较陡,无法判断深部断层延伸情况。文章在综合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初步了解地下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及断层的延伸情况。经钻探工程验证,深部存在铀矿体,最终认为地表矿点为深部含矿体错动地表所致。  相似文献   

16.
红柳沟—拉配泉构造混杂岩带是阿尔金北部早古生代重要的板块构造边界,带内物质组成复杂,构造形迹发育,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是开展板块俯冲边界特征、构造演化过程及区域构造格架再造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场所。通过开展音频大地电磁(AMT)测深工作,认为南北边界的划分在区域构造上与阿北地块和阿中地块位置对应。经对区内东西段的物质组成、空间展布、结构—构造特征及地质资料综合研究,认为东西段差异不仅表现在电性特征上,而且在地质构造环境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