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薛燕 《北京水务》1998,(3):27-28
北京市防汛水情管理工作薛燕(北京市防汛办公室北京市防汛水情管理工作担负着全市雨水情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报等任务,及时正确地向有关决策部门提供防汛所需的各种信息。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紧密支持和防汛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北京市防汛水情管理工作得到了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谈防汛专业档案的效益及自动化管理孙来军(北京市防汛办公室)北京市防汛办公室是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办事机构。在它的办公和管理活动中,要搜集大量的与防汛抗旱密切相关的水情、雨情、工情、险情、灾情及天气预报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向上级机关及有关单位发送。出...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防汛自动化系统包括水文信息测报系统、实时水情信息处理和预报系统、气象自动化系统、通讯系统和防汛信息大屏幕显示系统等.水文信息测报系统有微机译电系统、实时水情信息网络系统和遥测系统.实时水情信息处理和预报系统有水情检索系统和洪水预报系统.气象自动化系统有天气图的填绘系统、数字云图自动接收系统和数字天气雷达图象终端系统.通讯系统有淮河微波干线网和沂沭泗水系一点多址通信系统.防汛信息大屏幕显示系统是由1989年购置的大屏幕ECP-3500显示机建成的.完善淮河防汛自动化系统的进一步措施有:(1)建立淮委计算机局域网;(2)建设防汛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4.
李学春 《人民黄河》1997,19(7):56-57
水情无线数(汉)传输系统是一种利用短波单边电台和计算机进行水情信息传递的新方法。五年来,该系统在黄河防汛和北干流水情信息的传递中发挥了重要和。本文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运行效益以及尚待完善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防汛抗旱工作需要,以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信息工程、系统工程、软件工程技术手段,建立防汛抗旱指挥应用的分布式江西省水情中心集成系统。该系统应具有防汛信息自动采集、实时传输、综合分析处理等功能,以实现实时完整地进行防汛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存储;快捷、灵活的以图、文、声、像一体化的多媒体和超文本方式,提供雨情、水情等信息服务;建立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多种应用软件,包含实时雨水情数据库、历史大洪水数据库、水情历史信息数据库、洪水预报系统、水情会商系统。  相似文献   

6.
为及时掌握北京市天气形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做好汛情预报预警等防汛应急抢险工作,北京市防办开发建设了北京市汛情会商系统。该系统包括气象信息小站、气象数据库、气象信息综合分析(MICAPS)处理系统、集成预报系统、汛情会商系统等五大部分,同时整合雨情系统、水情系统、台风信息系统,为防汛决策者和技术人员提供汛情会商所需气象云图、雷达、数值预报、天气图、降水预报等实时气象信息,该系统于2010和2011年汛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通过介绍系统结构及功能,希望为其他省市防汛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太湖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主要由流域水情遥测系统和流域防汛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构成。流域水情遥测系统则1个局中心、7个分中心、9个中继站和76个遥测站组成。流域防汛信息传输网络系统主要是在流域内的7个分中心设置接收水情遥测数据的专用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和交换,将信息传输给有关防汛部门,为流域洪水调度和防洪抢险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8.
长江防汛指挥系统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防汛指挥系统是实现长江非工程防汛减灾的关键工程,系统由信息采集、通信、计算机网络和决策支持4个系统组成。其中信息采集和支持系统已于1999年开始建设。整个系统的建设目标是: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覆盖国家防办、长江流域10个重点防洪区(市)和向长江防总报的有关省(市、区)以及流域内的重要水利工程各水文情报分中心、水情信息分中心和防汛指挥系统网络,为长江流域防汛指挥决策提供信息和通信手段。系统的建设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松辽委在电子计算机用于防汛调度决策及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已建成了防汛计算机局域网、气象卫星云图接收与处理系统、辽河三江口地带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防汛会商大屏幕指挥系统、水文电报接收与处理系统,开通了松辽委与水利部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省水利厅间的计算机广域网,完成了松辽委防汛会商显示软件、通河三江口地带防汛信息等管理系统,完成了“利用气象卫星进行洪水监测与预报方法的研究”课题和防汛信息查询系统等软件的开发研制工作,并在近两年的防汛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旱灾和洪灾是贵州省的主要自然灾害 ,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 ,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准确、及时的水情信息 ,则为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贵州省水情信息实时处理系统》则将过去人工翻译处理的水情信息工作交由计算机自动处理 ,直接显示、输出各类报表和图象 ,突出了水情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经 3年的生产运用 ,在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海河流域防汛通信和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使海河流域防汛信息网初具规模。该系统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防汛通信设备和邮电公网,形成了海委连接国家防办及水利部信息中心、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海委引滦局、海委漳卫南局、海委海河下游局等防汛部门的信息网络。初步实现了利用信息网络系统进行信息接收、处理、共享和预报等作业,使水情  相似文献   

12.
充分利用公众电话网资源,结合防汛需要,通过智能报汛机直接将水文测站各类水情信息传输至中心计算机,实时联机监测预报洪水,通过计算机网络浏览查询动态的水情数据,为防汛指挥决策及时准确提供各类信息,是一种可靠性较高、组网灵活、投资省、维护方便的水文自动报汛系统。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水情信息网是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时以水情信息为主,兼顾水质、水资源以及办公自动化,组建包括水情、水质、水资源以及办公自动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4.
台州市防汛信息系统建设思路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防汛信息系统由防汛信息采集子系统、防汛信息管理子系统和防汛信息应用子系统组成。对台州市防汛信息系统建设中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建设,以及指导防汛信息系统建设的方针、基建程序等内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利》2008,(10):20-21
水情测报是将野外观测到的河、湖、水库等水体的水位,流量,水库、闸坝的闸门启闭、放水泄流等水情资料,借助各种通信工具(有线、无线通信,遥测,卫星等)传递到各级水情管理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或经资料处理中心,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处理,绘制成各种图表、简报,并根据已收集的信息,利用各种预报方法和流域水文模型对未来形势作出预测、预报.为洪水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语音自动报汛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重庆市防汛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和设计中,建立和应用了语音自动报汛系统,本文着重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系统特点。实践表明,系统实现计算机对水情信息的自动接收、发送和处理,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实现了无人值守,可推广应用于防汛水文部门及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为实现防汛指挥的现代化,给防汛指挥部的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使水情、汛情等有关信息能准确、及时、直观地呈现给决策者,近几年,我们已相继建成了水情信息接收处理及洪水预报系统、GMS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水库自动测报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以及NOVELL计算机网络系统,并连接了防汛办、厅长办公室等多个工作站。在此硬环境的基础上,我们又利用高新技术手  相似文献   

18.
水情自动监测在太湖流域防汛中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笠 《红水河》1998,17(1):53-56
水情信息的收集是流域防汛调度工作的基础,通过利用现代计算机、通讯和SCAD等技术,结合流域的具体情况,建设了太湖流域水情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水情信息的目动采集。本文对系统结构、功能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在水利建设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系列的信息系统工程接二连三地上马,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三防防汛指挥系统广域网、全国防汛信息广域网、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等。但是,伴随着大量计算机及其网络通信设备的使用,很多的...  相似文献   

20.
水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系统是网络通信、计算机、水文气象等多学科技术,完成对流域内的降雨、水位等水文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分析管理的信息系统.阐述了黑龙江省水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系统的管理方法和运行维护流程、分析判断系统故障及解决方法.黑龙江省水文局逐步完善建设水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系统,实现了水情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