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拉斯台铜矿预查区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上,区域内地层发育,构造、岩浆活动频繁。预查区内主要出露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本次共在预查区采集225件水系沉积物样品,分析处理后,结合各异常分布、套叠状况,划分出一处乙类异常和一处丙类异常:H-乙1异常、H-丙1异常。  相似文献   

2.
预查区位于伯喀里克-香日德Au-Pb-Zn-Mo-石墨-萤石(Cu、稀有、稀土)成矿带和东昆仑南部Au成矿亚带的结合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预查区内出露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晚三叠世格曲组、侵入岩、中生代地层中断裂构造发育,为深部岩浆热液提供了流动通道,并且邻区的石头坑德普查项目在金水口岩群中发现铜镍多金属矿的超基性岩体,因此区内有形成岩浆熔离型铜镍多金属矿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广东省连平县金花洞铅锌多金属矿预查区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区域地层发育不全,构造活动频繁,预查区地层以复理石建造和碳酸盐建造为主。本次工作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分析处理数据,根据异常分布及发育程度,划分出四处丙2类综合异常。  相似文献   

4.
藏金沟地区位于东昆仑南坡俯冲碰撞杂岩带(KSPZ)与东昆南缝合带(JAS)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相接触的部位,主体位于东昆仑南坡俯冲碰撞杂岩带(KSPZ),地层分区属于巴颜喀拉山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巴颜喀拉群昌马河组板岩与砂岩互层段,区内次级构造发育,北西向断裂在区内是主构造,也是区内主控矿构造,区内地物化等特征显示,区内具有寻找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大地构造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之东乌旗-乌兰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中间部位。出露地层主要中生代地层有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_3mk)和玛尼吐组(J_3mn),以及白垩系下统白音高老组(K_1b)。多期次岩浆沿断裂带运移活动,岩浆为成矿提供了矿物质和热源,基底断裂成为勘查区成矿重要发源地。在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地段,有利于金属矿产的富集,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青藏北特提斯造山系斜截东昆仑晚加里东造山带结合部位,即花石峡—兴海拗拉槽内。处于鄂拉山—印支期铜、铅、锌、锡、金、银(钨、铋)成矿带之智益—铜峪沟华力西期铜、铅、锌、锡成矿亚带。区内出地层主要为中下三叠统隆务河组,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东-南西方向的断裂为主,次为北西-南东向断裂及近东西向断裂,研究区地处"铜峪沟铜矿田"内,良好的地物化异常特征显示,区内具有寻找与中低温热液型有关的铜金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矿区出露基岩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图组,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北东向断层为区的主要控矿构造,区内矿化体的围岩蚀变较发育,Au矿化体的围岩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和绢云母化为主,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构造裂隙热液蚀变型脉状矿化现象,多种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红花沟金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东段云雾山隆起带上。区内出露地层太古宙火山-沉积变质岩系(鞍山群)。下部为片麻岩组(A_hZ_2),上部大理岩组(A_hZ_1)。组成地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以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为主,夹有大理岩、石英变粒岩和黑云变粒岩。本区含金石英脉主要产于斜长角闪岩和角闪质片麻岩中,少量产于钾长花岗岩。上部岩组以白云质大理岩组为主。中生界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中基-中酸性火山岩及陆相碎屑沉积岩夹煤层。本区岩浆岩出露广泛其中以中酸性-酸性岩浆岩最为发育,主要岩石类型有  相似文献   

9.
本区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镇管辖。2018年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白银矿产勘查院通过1∶1万地质草测、1∶2000地质简测工作,大致查明了槽子沟铁矿勘查区范围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基本成矿地质条件;勘查区内主要分布地层为敦煌岩群第二岩组第二岩段,主要岩性由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和斜长混合岩、钾长混合岩和均质混合岩组成,磁铁矿化主要赋存在片麻岩和钾长混合岩中。区内沟谷及低凹处分布第四系全新统(Qh)。区内以断裂构造为主,主要发育三组断裂:北东向断裂(F1、F2)、北北东断裂(F3)、东西向断裂(F4、F5),断裂构造可能为成矿物质运移赋存提供了通道和空间,钾长混合岩与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新疆托里县科克火热金矿区区域内地层有多种,从老到新出露地层可以分为中泥盆统库鲁木迪组(D_2k)、中泥盆统巴尔雷克组(D_2b)等七层。区域内部主要是由酸性-中酸性岩浆岩组成的,还有少部分是主要岩性为钾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等岩石,岩浆岩侵位的最高层位是石炭系。此外,此区域是北东向的构造,另外本区的基本构造格架是由自南向北发育的达尔布特断裂、安齐断裂、哈图断裂和别鲁阿嘎希断裂构成的。本文还将介绍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希望对勘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巴音库鲁提金多金属矿位于西南天山北缘活动带,麦兹-阔克塔勒晚古生代陆缘盆地(塔里木板块)是其大地构造位置所在。古生代地层是区内主要的地层出露,碎屑岩-碳酸盐岩主要发育于沉积盆地内,其类型主要呈现稳定型以及次稳定型为主要特征。巴音库鲁提铜多金属矿含矿岩石主要是碳酸盐岩建造特征(中泥盆统托格买提组),呈浅海相形类型。不仅具有非常大的厚度,而且具有非常稳定的展布特征,主要呈现层控类型。矿体主要产于中泥盆统托格买提组地层中。区内断裂、褶皱较为发育,矿区地表岩石矿化蚀变主要表现为碳酸岩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  相似文献   

12.
北金山金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碧口群和古生界中泥盆统三河口组,其中,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是主要的赋矿地层,与金矿关系密切。矿区断裂发育,主要有NEE、NWW和NE向3组,其中NEE向断裂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为主要的控矿构造。矿区岩浆活动较弱,仅见岩脉零星出露。矿区内1∶5万金、银、铜、铅、锌、砷和锑异常发育。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通过对北金山金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北金山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高峰金矿区区域上处于五指山隆起南部与三亚台缘拗陷带的交界部位,夹持于尖峰-吊罗和九所-陵水两条东西向大断裂之间.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并且是主要的容矿和控矿构造.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闪锌矿.基于这些地质特征,并根据两处物化探异常分析,圈定了两个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4.
六棵树金矿位于新疆奇台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北准噶尔弧盆带,卡拉麦里晚古生代弧后盆地,区域地层出露非常丰富,松喀尔苏组以及姜巴斯套组(下石炭统)地层在该区广泛出露,卡拉麦里组以及北塔山组(中泥盆统)与库布苏上下压群(志留系)也广泛发育,还有侏罗纪以及双井子组和白垩纪等。金含矿层位为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上下亚组。区内断裂和褶皱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初步判断该矿成因为浅成中温热液玢岩脉型金矿。现就其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铜鼓山铅锌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东沿,三江成矿带北段。区内地层除泥盆系、石炭系缺失外,其余自震旦系至白垩系均有出露。其中震旦系上统灯影组是区内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地层。经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研究区矿体连续性较好,矿(化)体有由地表至深部有变富变厚的趋势,在有利的成矿环境下易形成富大的矿(化)体。本区有值得进一步地质工作或初步具有开发利用铅锌矿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铁矿球团链箅机—回转窑工艺热工系统具有控制对象复杂、调节过程长且滞后以及各热工参数之间相互耦合的特点,导致该工艺在调节和控制时无法有效推测出各热工参数的变化趋势,造成调节无法达到预期。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某钢铁企业球团工序的生产数据,采用数据挖掘及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链箅机—回转窑热风循环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并构建相关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回转窑窑头烧嘴参数(喷气量、助燃流量)与窑头、窑尾温度以及链箅机—回转窑热风循环系统中各热工参数之间的显著性均为0.000,同时相关系数基本上都在0.900以上,而且各参数之间所构建的回归模型误差较小,经现场生产验证,其中回转窑窑尾、窑头温度与回转窑高炉煤气用量X1、焦炉煤气用量X2、助燃流量X3构建的回归方程K5=858.534+0.027X1+0.030X2+0.027X3和K6=337.735+0.047X1+0.068X2...  相似文献   

17.
此金矿地处博格达Cu-Zn-B-油页岩-磷成矿带,出露地层为上石炭统柳树沟组中基性火山岩、火山沉积岩,受北西西向F12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呈北西西向展布。矿区发育黄钾铁矾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低温蚀变组合,地球化学异常为As-Sn-Ag-Mo-Sb-Zn综合异常,圈定3条金矿体,东西延伸约数十米,厚度2m~4m,Au品位1~3.7g/t。区内石炭系上统柳树沟组中基性火山岩,叠加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发育褐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绿帘石化等低温蚀变组合,以及As、Ag、Sb等低温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初步分析,认为该矿床与索尔巴斯陶金矿相似,属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西营-茅坪地区位于陕西省白河县,陕西石泉-旬阳国家级金整装勘查区东部,地处陕西南秦岭志留系成矿带东段,陕西石泉-旬阳国家级金整装勘查区东部,为羊坪湾-黄龙-鹿鸣-大金河金成矿带东延。发现的金蚀变体产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千枚岩中,受层间脆-韧性剪切带控制,规模大,找矿前景好。区内大面积出露的梅子垭组地层的脆-韧性剪切构造带中,Au化探异常发育,且已发现了金矿化体,其特征与安康北部志留系黑色岩系金矿特征相似,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区处于东天山巴里坤一带,大地构造处于哈萨克斯坦-噶尔板块、准噶尔微板块,属于北疆-兴安底层分区、北疆地层区。研究区划分为北天山和准噶尔两个地层分区,准噶尔分区仅涉及三塘湖-莫钦乌拉小区,北天山则包含博格达小区和吐哈盆地小区。三塘湖-莫钦乌拉小区主要位于白墩子大断裂的东北部。博格达小区位于巴里坤塔格南缘断裂以北和白墩子大断裂南西夹持的区域。研究区主要由沉积岩、火山岩及少量变质岩组成。区内出露地层较多,早石炭世出露地层为黑山头组,山梁砾石组等。期内地层挤压强烈,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下石炭统黑山头组的总体沉积环境为滨浅海环境,本次调查通过大量的实测剖面和主干路线,确定该套地层岩石组合为一套正常沉积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和火山岩,发现大量海相化石和芦木属的植物,推测当时水体变浅、水动力增强的的滨海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以Ni元素粉末为原料,K2SO4粉末为占位剂,将Ni-K2SO4混合粉末加入聚乙烯缩丁醛(PVB)乙醇溶液中制成浆料,刮涂在Cu箔上,利用Kirkendall效应,经真空烧结制备多孔NiCu合金膜。研究K2SO4含量对NiCu合金多孔膜收缩率、透气度、孔径、宏观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i-K2SO4混合粉末中的w(K2SO4)增加,多孔膜的透气度先增大后减小。当w(K2SO4)<40%时,随w(K2SO4)增加,膜层的烧结收缩率减小,透气度增大,最大达到2361 m3/(m2·h·kPa),最大孔径在45μm左右变化不大;w(K2SO4)大于40%时,多孔膜的透气度下降,孔径明显减小;当w(K2SO4)>60%,膜层透气度低于测试仪器下限。适量的K2SO4通过在涂覆层中的占位作用阻碍Ni颗粒烧结致密化,提高多孔膜的透气度,但过量的K2SO4会在烧结过程中阻断Cu原子向Ni粉层扩散,使Cu箔上难以形成通孔,透气度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