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煤的高效选择性聚团法脱灰机理,并通过改变脱灰过程中的煤种、用油量、粒度、搅拌时间,进行了选择性聚团法脱灰实验。结果表明:变质程度较高的煤种更有利于团聚,随着油用量、原煤解离程度及搅拌时间的增加,以及团聚物的粒度增加,精煤的灰分降低。灰分为17.32%的原煤经过选择性团聚法脱灰后,精煤灰分可降低至3.03%。  相似文献   

2.
陈波  王玲  肖宝清  孙体昌 《有色金属》2008,60(2):99-103
研究油团含水率、搅拌时间、球团大小、充气量以及分段加油等对大同煤油团聚脱灰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团聚脱灰过程中充人一定量的空气以及分段加入柴油有利于油团聚脱灰.通过搅拌时间与球团大小以及灰分的关系,球团大小与含水率的关系,可以确定最佳的团聚时间.经过一次沽团聚脱除灰分,煤的灰分可以达到1.89%,灰分去除率可以达到88.77%.  相似文献   

3.
油团聚脱灰法是高效脱灰方法之一。本文主要讨论磨矿方式对降灰的影响。选择了有代表性的8种煤进行研究。首先进行岩相分析,发现中国煤粘土含量多,嵌布细,需将煤磨得很细,才能使煤中有机质与矿物质充分解离。而后研究磨矿方式,共有三种:小滚桶磨矿;搅拌球磨机磨矿;瓷球磨矿。比较三种方式的结果,发现用瓷球磨矿降灰明显,但磨矿时间长。用搅拌球磨机磨矿效率高,但混入大量铁质,精煤的灰分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油团聚法制备超低灰煤的工艺方法,阐述了煤的结构特性和表面性质,煤的粒径,团聚油的性质、种类及用量,搅拌时间与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团聚效果的影响,并对油团聚法制备超低灰煤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高灰难选煤泥浮选降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平煤集团入洗原煤中高灰难选的丁戊组煤比例越来越高,导致浮选精煤灰分超标、重介精煤"背灰"现象日益严重。以平顶山天宏选煤有限公司一矿区高灰难选煤泥为对象,研究了该煤泥的表观形貌、粒度、密度特征,在分步释放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搅拌速度、矿浆浓度、药剂用量对浮选精煤灰分的影响,并探讨了一粗一精浮选工艺的降灰效果。结果表明:与浮选机粗选+精选相比,浮选机粗选+浮选柱精选流程灰分降低0.29%的同时,产率提高3.71%。  相似文献   

6.
煤的附加值随灰分的降低而升高,然而煤炭深度脱灰技术尚未得到工业应用。以无烟煤为研究对象,使用絮凝强化浮选法对其进行深度脱灰。根据粒径、XRD和接触角等试验结果探讨了絮凝机理,采用单一变量法探究矿浆浓度、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和絮凝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矿浆浓度为80 g/L、捕收剂用量为2 kg/t,起泡剂用量为l kg/t、分散剂用量为2 kg/t和聚氧化乙烯用量为5 g/t时,浮选效果最佳;与传统浮选方法相比,絮凝强化浮选法可获得较高的精煤可燃体回收率和较低的精煤灰分﹐原煤的灰分由10.15%降低至1.98%,提高了浮选效率。研究结果可为煤炭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油团聚脱除灰分的大同煤为原料,制备超低灰水煤浆.加入乳化剂来改变煤表面的亲水性,克服了在制备超低灰水煤浆过程中煤的粒度细的困难,通过改变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调节pH值、温度等因素,可以制得浓度达到53%、黏度小于300mPa·s、稳定性超过28d的超低灰水煤浆.  相似文献   

8.
超低灰精煤制备方法──化学脱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脱灰法是一种重要的制备超低灰精煤的方法。本文对A、B两种煤进行化学处理,探讨化学处理前后煤的灰熔点、灰成份及煤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并总结出影响化学脱灰产品灰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15,(12):258-260
利用酸试剂和碱试剂针对鄂尔多斯褐煤进行了脱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酸处理在1.0 mol/L、固液比1:15(g:m L)、95℃、反应时间1 h下脱灰率即可达到56%,采用碱酸联合处理的方法,即先用碱在1.0 mol/L、240℃下反应2 h后进行酸处理,脱灰率达到85%,灰分降低至1%以下,并对酸/碱处理后煤的灰分进行XRD表征,分析了酸处理过程、碱处理过程和碱酸联合处理过程中的矿物成分的转化,解释了酸/碱在脱灰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煤炭进一步脱灰改质作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10.
苏鑫  李发林  王国房 《煤质技术》2015,(3):19-22,42
为降低不连沟煤的灰熔融性,进行了配煤试验和加入不同助熔剂的试验,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操作方法:利用A煤可在配入量为60%时有效降低不连沟煤的灰熔融性,利用CaO作为助熔剂可在干基煤添加量为2%时将原煤的流动温度降低至1390℃。由配煤添加助熔剂以降低灰熔融性的试验可知,不同的助熔剂对于2种配煤各有不同的作用结果。通过对煤中灰分的理想化假设,计算出理想灰分的硅铝比和硅钙比分别为1.18、1.07,以此推算并解释不同助熔剂在降低煤灰融性方面的作用机理,指出推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