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油酸钠(NaOL)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混合捕收剂进行磁铁矿与角闪石的浮选分离研究。分别考察了单一捕收剂CTAB、NaOL和混合捕收剂对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浮选的影响,借助Zeta电位、FTIR对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pH=5.5,CTAB与油酸钠的摩尔比为2∶1的条件下,混合捕收剂较单一捕收剂具有更好的选择性。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单一捕收剂CTAB和油酸钠分别以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形式吸附在矿物表面,混合捕收剂中油酸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CTAB在磁铁矿表面的吸附,但不影响CTAB在角闪石矿物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2.
某铅锌多金属硫化矿中含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银矿物、毒砂等。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回收有用矿物,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在铅浮选作业中,采用选择性组合药剂(硫酸锌+亚硫酸钠+DMDC)作为锌闪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和毒砂抑制剂,采用选择性组合药剂(SK9011+乙硫氮)作为方铅矿、银矿物的捕收剂。在锌浮作业中采用石灰抑制黄铁矿、磁黄铁矿和毒砂,硫酸铜活化闪锌矿,丁基黄药为捕收剂,实现了锌硫矿物有效分选。在硫浮选作业中采用硫酸铜活化黄铁矿、磁黄铁矿,丁基黄药为捕收剂,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有效回收。工业应用期间,铅回收率提高了3.03个百分点,银回收率提高了4.78个百分点,锌回收率提高了1.24个百分点;获得硫精矿硫品位46.07%,硫回收率73.06%。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水玻璃或六偏磷酸钠为抑制剂,采用自行研制的阳离子捕收剂Wely对辽宁海城地区的菱镁矿进行反浮选脱硅试验,并与常规菱镁矿反浮选捕收剂十二胺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捕收剂适宜的矿浆pH均为5左右;在合适的用量下,两种捕收剂与水玻璃或六偏磷酸钠配合均可获得MgO品位>47%、SiO2含量<0.2%的菱镁矿精矿,但Wely所获MgO回收率比十二胺高2.15~4.06个百分点,可达77.15%~83.64%,证明Wely对硅酸盐矿物有更好的选择性捕收性能;水玻璃作抑制剂时所需用量达六偏磷酸钠的10倍,且精矿回收率较低,因此六偏磷酸钠更适合作为菱镁矿反浮选的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鞍千选矿厂为了优化选别工艺中的反浮选效果,取浮选入选的混合磁选精矿进行浮选试验,进行了抑制剂、活化剂、捕收剂用量及常规捕收剂TD-Ⅱ与新型捕收剂HYIC浮选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固定矿浆pH值为11.5、抑制剂淀粉用量1 200 g/t、活化剂CaO用量500 g/t、粗选捕收剂用量800 g/t、精选捕收剂用量300 g/t,采用常规捕收剂TD-Ⅱ时,闭路试验获得了精矿铁品位68.20%、铁回收率88.73%的选别指标;采用新型捕收剂HYIC时,闭路试验获得了精矿铁品位68.25%、铁回收率90.04%的选别指标;使用捕收剂HYIC比采用捕收剂TD-Ⅱ所获得的浮选精矿产率、铁品位、铁回收率分别高0.91,0.05,1.31个百分点,捕收剂HYIC可以强化反浮选效果,提高选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浮选赤铁矿和石英单矿物时,木薯原淀粉作为抑制剂选择性较差,而磷酸酯淀粉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测定了两种抑制剂溶液分别在Fe2O3镀层和SiO2镀层的石英晶体谐振器表面的吸附全过程,两种抑制剂在Fe2O3表面的吸附作用快、吸附紧密、吸附层质量较高、且吸附不可逆;两种抑制剂在SiO2表面的吸附层质量较低、且吸附可逆,同时吸附速度有显著差别,木薯淀粉的吸附速度快、而磷酸酯淀粉的吸附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6.
温彦龙  张素红 《金属矿山》2021,50(7):135-141
为了研究季铵盐类捕收剂对铝土矿反浮选的影响,以十二胺(DDA)为参照捕收剂,考察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浮选回收率的影响,并通过FTIR分析、Zeta电位检测、吸 附量测定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对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浮选试验结果表明,CTAB浮选分离效果优于DDA,在pH=4、CTAB浓度为2×10-4 mol/L时,纯矿物浮选试验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浮选回收率相差51.70个百分 点,人工混合矿试验获得了Al2O3品位71.73%、回收率71.26%、SiO2含量9.43%的精矿,铝硅比A/S达到7.60。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捕收剂CTAB在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表面均有吸附,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量大于在一水硬 铝石表面的吸附量,且均为物理吸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捕收剂CTAB与高岭石总相互作用能为与一水硬铝石总相互作用能的2.29倍,因此CTAB分子优先吸附于高岭石的表面,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有利于反 浮选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王珊  田鹏 《现代矿业》2016,32(10):75-77
针对采用阳离子捕收剂反浮选细粒菱锰矿存在的气泡量大、选择性差等问题,为加强细粒菱锰矿的回收,以菱锰矿、石英及方解石的单矿物为对象,探究纯矿物的反浮选行为。结果表明:十八胺反浮选菱锰矿较为合适,糊精和淀粉对菱锰矿和方解石均具有抑制作用,并在矿浆pH=9时抑制作用最强。以糊精为抑制剂,对菱锰矿、石英和方解石质量比10∶7∶3的人工配矿进行反浮选,锰回收率高达94.53%;以碳酸钠为pH调整剂、糊精为抑制剂、十八胺为捕收剂,对广西大新某难选锰矿石采用反浮选进一步提高强磁选精矿质量,获得了品位21.22%、回收率77.64%的锰精矿。研究结果可为菱锰矿实际矿石的选别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以MOH为捕收剂,水玻璃、草酸、LD-C(一种有机高分子抑制剂)为抑制剂,对钛铁矿和辉石进行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并通过浮选溶液化学分析、Zeta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LD-C与钛铁矿和辉石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LD-C对辉石的选择性抑制效果明显优于水玻璃和草酸,在弱酸性环境(pH=5~6)、捕收剂MOH用量...  相似文献   

9.
铁矿选矿厂使用脂肪酸类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选铁矿物,存在捕收剂用量大、所需浮选温度高、浮选指标差等问题。东北大学研发了一种新型酰胺基羧酸捕收剂DWD-3,并应用于司家营混磁精反浮选脱硅。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在浮选温度为25 ℃,粗选矿浆pH=11.5、DWD-3用量为400 g/t、CaCl2用量为400 g/t、玉米淀粉用量为 1 000 g/t时,经1粗1精3扫闭路反浮选,能获得精矿铁品位66.48%、回收率80.32%,尾矿铁品位16.35%的指标。以捕收剂DWD-3代替现场捕收剂GK-68可使浮选温度由40 ℃降至25 ℃,并且精矿铁品位提高了0.39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2.23个百分点,尾矿铁品位降低了1.57个百分点。对浮选产品分析表明,精矿中存在20 μm以下的紧密连生体;尾矿中有大量较大颗粒连生体,且连生体中铁矿物与脉石部分相互浸染连生,是尾矿铁品位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型捕收剂TD-Ⅱ和抑制剂K6-1具有合成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合成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产品转化率高等优点。在东鞍山烧结厂工业应用证明,较原工艺浮选精矿铁品位提高了0.18个百分点,浮选尾矿品位降低了2.3个百分点。浮选作业温度降低了10℃,该组合浮选药剂具有浮选温度低和选择性强等特点,能显著降低尾矿铁品位,提高铁回收率,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