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用架空线防舞动设备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分析微风振动和舞动产生的原因,设计了间隔棒与舞动耗能装置相结合的组合式防舞器。通过FLUENT仿真软件和正交试验确定防舞器的主要参数,并利用传感器和GPRS无线传输模块对架空线进行实时监控。仿真和试验证明,该组合式防舞器对架空线舞动能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防导线舞动的装置——扭转抑制型防舞器,着重对这种装置的防舞机理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设计计算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架空输电线路分裂导线舞动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把能量平衡原理从单导线情形推广到分裂导线情形,用于进行分裂导线舞动问题的非线性分析.考虑了垂直、水平、扭转三个舞动分量的互相耦合及水、风效应的影响,并可计入防舞器的影响,可用于防舞方案的设计计算。文末以中山口大跨越为例,在D型覆冰的假设之下,对各种因素对舞动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整体式偏心重锤防舞器的防舞效果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4.
扰流防舞器与气动力阻尼片的防舞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别计算了安装有扰流防舞器、悬挂式阻尼片和固接式阻尼片的覆冰输电导线的气动力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安装有扰流防舞器的导线,其不同截面的气动力可以互相抵消,扰流防舞器能够有效抑制导线的舞动;安装有悬挂式阻尼片的导线,其邓哈托系数恒大于0,其尼戈尔系数大幅度增大,悬挂式阻尼片也是有效的防舞装置;安装有固接式阻尼片的导线,其邓哈托系数和尼戈尔系数未发生改变,固接式阻尼片不是有效的防舞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拟建荆门—武汉1000 kV特高压交流线路工程的王家滩汉江大跨越属于现有特高压交流大跨越工程中舞动设防等级最高的特点,结合大跨越工程实际设计参数及气象条件,从舞动等级划分、防舞装置选型、基于舞动稳定性机理的双摆防舞器结构参数的优化、防舞装置对导线弧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提出可靠合理的防舞配置方案,同时设计了适用于工程所采用的6×JLHA1/EST-640/170型特强钢芯高强铝合金绞线的双摆防舞器装配图.  相似文献   

6.
导线舞动的具大破坏力,已给我国电力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导线的防舞工作对保障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愈加重要。目前导线防舞器的研制大多依据单一的舞动机理。主要依据Den Hartog和O·Nigol两种典型导线舞动机理提出阻尼失谐摆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设计依据、参数计算方法和安装方案,从数值计算结果看防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压重防舞器配置方案有效性的仿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晓晖 《电力建设》1998,19(6):25-28
作者通过对ADINA程序进行适当改造编制出一套关于输电导线舞动非线性有限元的计算程序。并以湖北中山口大跨越输电线路为算例,对其起舞与压重防舞器防舞作了仿真计算与动态模拟显示,利用计算结果分析比较了压重防舞器不同配置方案的防舞效果,结合实践证明了防舞器配置节点分割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特高压输电线路防舞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根据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的结构参数及相应的冰风条件,分析对其进行防舞分析的必要性,研究基于失谐防舞机理和运动稳定性机理进行线路防舞设计的基本理论依据,提出主要抑制分裂导线横向和扭转的耦合振动和降低导线覆冰不均匀性的防舞原则。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舞设计,开发基于失谐防舞机理的失谐间隔棒、基于减轻导线覆冰不均匀性原则的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和基于舞动稳定性机理的双摆防舞器3种防舞装置,并建立基于相应防舞器的防舞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舞动区域的强度及相应条件,可单独使用某种防舞装置进行防舞设计,也可利用多种防舞装置进行组合防舞设计,可取得满意的防舞效果。  相似文献   

9.
商全鸿  赵彬 《中国电力》2017,50(5):121-125
覆冰舞动灾害是严重威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评估不同方案下防舞器的防舞效果,在线路现场观测以及基于曲梁建模并考虑防舞器分布的导线覆冰舞动方程基础上,利用平均法对2010年事故中双信5465线和安龙5466线出现的非线性振动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单独使用阻尼间隔棒和阻尼间隔棒-双摆防舞器配合使用的2类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表明,2种方案的线路均体现出一定的抑制舞动效果,但总体来说,二者配合使用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特高压输电线路新型防舞器建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覆冰导线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舞动会对输电线路造成很大的破坏,严重威胁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开展特高压输电线路舞动的防治研究非常必要.通过达朗伯原理,建立安装新型防舞装置后覆冰导线的运动方程,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功角的作用,并把间隔棒和防舞装置作为线路的集中载荷,得到比较完全的覆冰导线运动的稳定性条件.结合线路具体情况,依据稳定性条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新型防舞器参数.该研究成果为中国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舞动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失谐防舞原理总结归纳出失谐防舞准则,依据该准则推导出计算防舞水平的具体表达式,编制了防舞设计计算机软件,并针对中山口大跨越失谐摆防舞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方法有如下两个特点:在防舞准则中考虑了任意阶次扭转振动与任意阶次垂直振动的失谐问题;在计算模型上可以考虑任意形式的失谐摆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特高压输电线路防舞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防止在特定的气象及地理条件下特高压线路产生强烈舞动对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危害,根据特高压线路与较低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相比具有的特点,即分裂数多、导线截面大、对地距离大、档距大、电压等级高等,分析了特高压线路防舞机理,提出特高压线路的防舞设计应以稳定性机理为基本理论依据;研究了应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舞措施,开发了基于稳定性机理的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双摆防舞器RCSDPAD,以及改变冰形、减轻风激励的线夹回转式间隔棒RCS两种新型防舞装置;建立了基于新型防舞器的防舞设计方法。研究表明,对一般舞动地区,可使用RCS进行防舞设计;对强舞动地区,应采用RCSDPAD与RCS组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110~500 k V防舞相间间隔棒易与导线脱落的难题,以220 k V双分裂导线防舞相间间隔棒为例,设计一种同时具有防振、防舞功能的弹簧阻尼装置。介绍装置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防振弹簧、防舞弹簧和弹簧阻尼装置结构强度等数据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得知,防振弹簧和防舞弹簧的固有频率均不在导线微风振动和覆冰舞动的频率范围内,不会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河南电网输电线路1998~2003年大面积舞动情况,系统地分析了导线发生舞动的影响因素,论述了防舞设计的理论和线路舞动综合治理应采取的各种措施。提出了本次防舞设计采取的技术方案,并对今后的防舞工作提出了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为提出一种适用于紧凑型输电线路的有效防舞措施,该文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以及参考动力减震器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附着式可调节空气动力阻尼防舞装置。该装置通过控制排气孔的直径和数量,可以获得不同的阻尼比,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通过设置直线轴承和万向滚珠进行定位和导向,消除了不稳定干扰阻尼。DASP-APP-DAMP阻尼测量分析系统测得的新型防舞装置阻尼比调节范围在0.12~0.30之间,满足不同档距条件的紧凑型输电线路的防舞设计要求。通过三维数值仿真建模计算,验证了新型防舞装置对舞动的防治效果。以某5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防舞改造工程为例,使用新型防舞装置,能够节省综合成本12.3%。  相似文献   

16.
导线舞动稳定性机理及其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尤传永 《电力设备》2004,5(6):13-17
要:介绍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输电线路防舞动研究的主要成果,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导线舞动稳定性机理的基本思想,并介绍了据此机理开发的获得国家专利的双摆防舞器和整体式偏心重锤在国内输电线路上的应用情况。该研究成果在治理湖北汉江中山口大跨越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舞动和其他地区的舞动上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紧凑型输电线路的舞动事故日益频繁,严重威胁着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与稳定供电。针对500 kV汗沽双回紧凑型线路的舞动跳闸故障,根据线路现有的相间间隔棒布置方式,采用紧密三角形的配置方式进行防舞动措施优化治理,提高其防舞动效果。同时,将拉线式防舞技术试点应用于该线路,考虑相间间隔棒的布置原则以及拉线防舞装置的安装位置,最终给出了综合防舞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付正江 《电力设备》2005,6(1):77-78
架空输电导线的覆冰舞动是一种低频、大振幅的自激振动,严重威胁着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文章对导线舞动的模式、产生条件及防舞方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一种由具有刚性、耐腐蚀性和热塑性的非金属或金属材料预绞成型的架空输电导线覆冰防舞装置——扰流防舞器的组成及工作原因,并给出了其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对覆冰、风载严重地区输电线路的舞动抑制效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研究了一种应用于河南尖山实验基地特高压试验线路的基于相间间隔棒的新型防舞措施相地间隔棒,利用清华大学编写的耐张段内多档导线-绝缘子体系3自由度非线性仿真模型软件,对现场工况进行分析与仿真验证,并通过仿真分析无防舞器时的情况验证其效果。此外,通过与相间间隔棒应用效果对比,进一步验证了相地间隔棒对同步舞动的抑制效果。最后,通过仿真11种配置方案的防舞效果给出推荐方案。结果表明:相地间隔棒安装点舞动轨迹被"削峰",其他条件相同时安装相地间隔棒的最大舞动幅值为安装相间间隔棒的70%,具有更强的抑舞效果;相地间隔棒与相间间隔棒配合可有效抑制同步舞动,且对异步舞动抑制效果增强,在仿真条件下安装相地间隔棒后同步舞动幅值为只安装相间间隔棒的50%,异步舞动幅值减少19%;在11种方案中,对可能发生1阶、2阶舞动的线路同时在档距1/4,1/2,7/9处安装效果最佳。因此相地间隔棒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舞措施。  相似文献   

20.
输电线路发生舞动将严重危害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本文先对近年来输电线路舞动发生情况进行论述,简要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一些防舞设计的技术和防止舞动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