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微波作为热源对普洱茶进行干燥加工的工艺方法,遵循了普洱茶传统加工的工艺原则,保证生产出的普洱茶在外观、品味色泽上保持原有风格.且该工艺方法较传统工艺方法干燥效率高,生产场地占用少,生产过程清洁,有利于产地的环境保护,是一种高效可行、清洁、节约能源的新型普洱茶干燥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微波干燥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深入研究微波在食品干燥中的应用,通过微波干燥普洱饼茶实验,证明了微波干燥普洱茶不仅可以大幅度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在节能、环保以及保持营养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这对提高普洱茶的质量以及形成加工的规模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世界食品工业对卫生标准的日益严格,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微波技术是近年来食品加工工程中的先进应用技术.本文对微波干燥、微波萃取、微波膨化等技术的加工机理、工艺特点、发展应用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未来微波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4.
微波输能技术(MPT)是实现远距离能量无线传输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输能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微波输能技术的系统组成与关键技术做了分析,其中主要针对微波发射子系统与微波接收子系统两大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对微波输能系统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倡议为云南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机遇,也为云南旅游新业态的诞生创造条件,将会给云南旅游业、普洱茶旅游资源开发带来国际化竞争与合作的机会。文章在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普洱茶旅游资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从打造普洱茶旅游资源品牌、创新普洱茶旅游特色产品、培养普洱茶旅游管理人才、提高普洱茶旅游营销水平四个层面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普洱茶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微波染色技术微波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在染整领域中的应用,国内外报道较少。国外曾报道采用微波加热对棉织物进行轧染固色研究,结果表明某些染料在微波辐射下,可以快速地将染料固着在棉织物上。在涤纶织物印花加工中,也有人试图用微波代替印刷后的烘干和汽蒸以达到固色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波  相似文献   

7.
为了将2.45GHz微波能量转换为直流能量,采用二极管结合微带线结构设计出一个微波整流电路。用微波电路仿真软件ADS 2011对电路进行仿真及优化,其微波-直流转换效率仿真结果可以达到80%以上。对实物加工和测试,其实际转换效率可以达到65%以上。由于该整流电路具有小型化、高转换效率特点,可用于微波输能(MPT:Microwave Power Transmission)系统。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微波、超声和溶剂回流三种方法对普洱茶样品中的三种儿茶素进行提取,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高效、快捷,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三种儿茶素的含量分别为2.13%、2.94%和7.26%.扫描电镜图进一步证实:微波提取使茶叶样品表观结构明显侵蚀,并呈现出花纹状,这有利于分析物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松脆银杏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微波中热方法生产松脆银杏果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煮制液的种类和质量浓度、烘干温度以及微波操作等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银杏经煮制后于60℃烘干4h,再结合微波自动解冻档和加热档进行处理,即可得到香脆可口的银杏果,从而使银杏这一独特果实的效益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安敏 《商品与质量》2012,(42):54-57
茶中有道,茶中有禅,茶中有快乐,茶中也有优雅和美妙。星期一:金普洱——宽容与茶香约:泡上一壶檀香的金普洱茶,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不断修正自己宽容别人,会让你更自在更惬意。金普洱(金):采摘于勐海南糯山的乔木古树,当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树龄在700年左右,纯料古法手工制作,香气馥郁,因有檀香的味道,故又名佛香茶。金普洱汤色金黄透亮。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茶叶中铅含量测定时采用三种不同的消化方法来处理,得到微波消解法结果最为准确,干法消化及湿法消化没有明显的优缺点之分.同时还对茶叶进行浸泡处理,发现对人体有害的可溶态的铅的浸出率跟茶叶中铅的总含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即总含量越高浸出率越低,反之则越高.这也为今后在制定茶叶中铅标准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现有文献报导的单介质片微波移相器设计公式所能达到的精度及应用的局限性.为提高设计精度,扩展应用范围,据能量守恒原理,用微扰法导出了单介质片与双介质片微波移相器的设计公式,并通过设计实践说明所能达到的精度.又将所设计的同步双介质片微波移相器与国产的单介质片移相器作了比较,说明了使相移量频响曲线平滑的原则,这一特性是单脉冲雷达在较宽的频带内各通道相位平衡所期望的.  相似文献   

13.
微波加热在固相反应及烧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固相反应和微波加热的原譬及特性,进一步阐述了微波在有机固相反应、陶瓷材料、纳米材料、发光材料、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微波技术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Microwave absorbing properties of high titanium slag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microwave cavity perturbation technique. High titanium slag containing more than 90% TiO2 was prepared by carbothermal reduction of ilmenite. The temperature rise curve of high titanium slag in microwave heating process was obtained. Crystalline compounds of high titanium slag before and aft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were obtain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Effects of particle size of high titanium slag and mixtures of high titanium slag with different mass fractions of V2O5 on microwave absorbing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 titanium slag has good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y; untreated high titanium slag mainly consists of crystalline compounds of anatase and iron titanium oxide, while the microwave-irradiation treated one is mainly composed of crystalline compounds of rutile and iron titanium oxide. Synthetic anatase is transformed completely into rutile at about 1 050 °C for 20 min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High frequency shift and low amplitude of voltage make high titanium slag an ideal microwave absorbent. 180 μm of particle size and 10% mass fraction of V2O5 are found to b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microwave absorption. Foundation item: Project(2007CB613606) supported by the Major State Bas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Project(50734007)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5.
陶瓷材料的微波烧结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微波烧结陶瓷材料的应用历史、基本原理,分析了陶瓷材料的微波烧结特性和微波烧结在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及透明陶瓷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微波烧结陶瓷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结合现有的微波干燥设备特点,提出设计思路,选择并设计了合理的抑制器,采用电抗式和电阻式漏能抑制器结合的方式对微波进行抑制.确定了其设计参数,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测定,通过仪器检测微波泄漏情况,其漏能值小于5mW/cm^2,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