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2月28日,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神华宁煤集团年产400万t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承担着37项重大技术、装备以及材料的国产化任务,打破了国外对煤制油化工核心的长期垄断,探索出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模式。该项目国产化率达98.5%,每年可转化煤炭2 046万t,年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2月28日,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承担着国家37项重大技术、装备及材料的国产化任务,打破了国外对煤制油化工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探索出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模式。我国"富煤、贫油、少气",当前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包括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煤制甲醇、煤制氮肥、煤制电石、焦炭等行业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从7个方面对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未来几年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在经过一年多的调试运行后,神华宁煤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实现满负荷运行。期间,安特威提供的300多台氧阀、球阀、盘阀、双盘阀没有发生过卡涩、泄漏及安全问题,为整个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设备保障。作为国产化的标杆项目,神华宁煤400万t/a煤制油项目的满负荷运行,成功打破了国外对煤制油化工核心技术的垄断,  相似文献   

5.
《洁净煤技术》2007,13(4):14-14
据第五届中国国际煤炭大会透露,2020年中国煤制油产业将形成5000万t的产能规模,包括神华集团、神华宁煤集团、内蒙古伊泰集团、兖矿集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等拟建和在建的7个项目。2008年,煤制油将形成产能14.32万t。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神华集团在煤制油煤化工领域的实践过程,重点阐述了神华煤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制丙烯,同时也介绍了神华集团已投产的多套煤制甲醇项目、焦炉气制甲醇项目、聚甲醛项目和正准备建设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和煤制合成气项目,展望了神华集团探索煤制油煤化工领域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2月28日,世界最大煤制油项目——神华宁煤集团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在宁夏建成投产。该项目总投资550亿元,承担着37项重大技术、装备及材料的国产化任务,项目国产化率达到98.5%。习近平总书记对该项目建成投产作出重要指示,这一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对我国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对能源安全高效清洁低  相似文献   

8.
行业信息     
《化肥设计》2013,(3):5+11+18+58-61
五环公司新签神华宁煤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甲醇合成装置、煤气化装置EP合同2013年4月25日,神华宁煤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甲醇合成装置、煤气化装置(自主研发)详细工程设计及采购承包EP合同在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该项目是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煤化工项目,也是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继承担神华煤制油、神  相似文献   

9.
《煤化工》2016,(6)
正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政府2016年12月8日披露,伊泰煤炭控股子公司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投资建设的2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2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核准的批复》,同意项目开展建设。  相似文献   

10.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100万t/a双烃项目于近期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工。该项目占地总面积约为368.08公顷,该项目以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的副产品石脑油及LPG为原料,采用裂解工艺制乙烯、丙烯,经聚合最终产品为聚丙烯、聚乙烯。该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包括140万t/a的裂解、40万t/a聚乙烯、45万t/a聚丙烯、15万t/a合成氨、35万t/a芳烃抽提等生产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一期工程总投资约128亿元,计划2017年建成投产。该项目的建设,将对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50万t/a煤制烯烃的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延伸了化工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了煤炭间接液化、煤制烯烃项目的经济效益,对发展现代煤化工,促进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使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的产品相互补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煤化工》2015,(5):44-46
针对某100万t/a煤制油项目原煤成浆浓度低的状况,进行了煤浆提浓。以伊泰煤制油16万t/a示范项目为例,介绍了煤浆提浓的工艺流程,对比了煤浆提浓前后气化装置的工艺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对100万t/a煤制油项目煤浆提浓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浓前后原煤煤质变化不大,提浓后水煤浆质量分数提高了2.74%,黏度增加了19.3%,比氧耗、比煤耗分别降低了5.88%和4.79%,有效合成气组分提高约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烯烃、芳烃和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是转变我国能源发展模式,保障能源安全,优化煤炭消费结构和建设煤炭强国的需要。本文围绕煤炭深加工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典型煤化工项目现况,阐述了煤炭转化的关键技术,简要分析了煤炭深加工主要产品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煤制油、煤制气项目核查监管任务书的通知》(国能监书[2014]8号)要求,为摸清煤制油、煤制气项目建设情况,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要求,避免项目违规无序发展,新疆能源监管办近日启动了新疆区域煤制油、煤制气项目建设情况核查监管工作。新疆预测煤炭储量为2.2万亿t,占全国煤炭总预测储量的40.5%,居全国首位,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作为我国煤炭资源储量最丰富的省区,2011年起新疆成为全国第14个大型煤炭基地,并投入巨资重点建设了  相似文献   

14.
从投产项目、在建项目及开展前期工作三个方面论述了2014年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和煤制芳烃的产业形势,并对煤制甲醇、煤制合成氨、电石和焦炭行业形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2015年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5.
<正>由国家能源局制订的《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编制完成,这是我国首次针对煤炭深加工升级示范项目发布的专项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已建成的示范项目实现安全、环保、稳定运行,自主技术和装备可靠性得到验证,煤制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得到市场认可和应用,装备自主化率进一步提高,推动形成技术路线完整、产品种类齐全的煤炭深加工产业体系,为产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预计2020年,煤制油产能为1 300万t/a、煤制天然气产能  相似文献   

16.
《大氮肥》2007,30(6):405
目前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对我国石油进口产生巨大压力。2007年9月16日,首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传出信息,国内正在进行一系列旨在用煤炭替代石油的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以缓解今后我国的石油进口压力。我国已完成煤间接液化千吨和万吨两套中间试验,预计2008年投产的煤制油项目有3个:神华集团所建设的世界第一条煤直接液化1Mt/a生产线、内蒙古伊泰集团煤制油项目以及潞安集团山西各1条160kt/a煤制油间接液化项目。2008年前后将形成1.32Mt/a产能,到2020年全国将形成50Mt/a的产能。  相似文献   

17.
<正>据悉,由国家能源局制定的《煤炭深加工升级示范"十三五"规划》已经编制完。据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介绍,这是我国首次针对煤炭深加工升级示范项目发布的专项规划。规划将对示范项目提出技术和排放等方面的要求,包括14个将在"十三五"期间开工的示范项目和约25个储备项目,涵盖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利用、煤制化学品以及煤与石油综合利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在2013年成功编印《中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报告》(2013版)的基础上,再次组织了煤炭、煤化工、石油石化、电力、水资源、环保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于2014年7月编辑出版了《中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报告》(2014版)。《报告》2014版对行业的分析更加深入,不仅总结了2013年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包括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煤制甲醇、煤制氮肥、煤制电石、焦炭等产业政策和发展现状,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在2013年成功编印《中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报告》(2013版)的基础上,再次组织了煤炭、煤化工、石油石化、电力、水资源、环保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于2014年7月编辑出版了《中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报告》(2014版)。《报告》2014版对行业的分析更加深入,不仅总结了2013年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包括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煤制甲醇、煤制氮肥、煤制电石、焦炭等产业政策和发展现状,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更好地规范煤制油、煤制气项目的发展,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提出"不能停止发展、不宜过热发展,禁止违背规律无序建设"的要求。国家能源局指出,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适度发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适度增加油气替代、实现高效清洁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前期产业化示范和技术进步效果明显,一些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