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随着煤炭科技的不断发展,瓦斯煤尘爆炸灾害已成为制约煤炭高效智能化开采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过程。为了明确瓦斯煤尘爆炸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通过文献研究,从3个方面综合论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对瓦斯煤尘爆炸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是瓦斯煤尘爆炸火焰生成机理研究。二是瓦斯煤尘爆炸火焰演化规律研究。三是瓦斯煤尘爆炸传播关键表征技术。后续研究过程中,应继续深入开展瓦斯爆炸对沉积煤尘诱导机制的研究工作,分析瓦斯爆炸冲击波的扬尘机理以及压力波和火焰作用下的煤尘粒子运动并参与反应的过程,探明不同瓦斯爆炸强度条件下的扬尘区域及煤尘参与爆炸的范围,并建立高精度瓦斯煤尘爆炸反演模型,实现瓦斯煤尘爆炸灾害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煤尘爆炸是煤矿的重大灾害事故之一。本文结合煤尘爆炸的特征及煤尘爆炸的条件,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就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兴 《中国科技博览》2011,(15):136-136
煤尘是煤矿生产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危害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采用有效的降尘措施,降低井下空气中的煤尘含量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煤尘的危害与爆炸条件,结合本梅花井井田,阐述了防治煤尘危害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1概述 回采工作面煤尘防治措施包括通风除尘、湿式作业、净化风流、个体防护等。煤层注水预湿煤体作为采煤工作面防治煤尘的治本性措施,也是防治煤尘最主动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我国许多煤矿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该工艺能够有效地降低回采期间的粉尘浓度,从而有效防止煤尘爆炸事故发生,充分保证广大职工的身心健康,减少尘肺病的发病率,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同时,该工艺操作简单,对生产影响小,效果明显,与其他防尘措施相比有着较大的优越性,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综合防尘技术。  相似文献   

5.
李爽 《中国科技博览》2012,(28):186-186
矿尘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煤矿生产安全有序的进行。本文通过对矿尘概念以及其危害的介绍,分析了煤尘爆炸的条件,并阐明了预防煤尘爆炸和传播途径的减尘和降尘措施以及防止煤尘被引燃的措施和隔爆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煤矿井下煤尘爆炸的机理、条件与特征,提出了防止煤尘爆炸的防尘、防止煤尘引燃、隔爆措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煤尘爆炸事故及其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很多,为了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必须进行综合评判.文章在介绍煤尘爆炸的危害,分析煤尘产生的原因和特征后,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煤尘爆炸事故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8.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它在一次性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然而,由于开采环境复杂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总会出现矿山瓦斯、煤尘、水和顶底板事故,其中瓦斯煤尘爆炸发生较频繁。对多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调查分析得出,多数是由于煤矿通风不良造成瓦斯局部聚集。另外,遇上不同原因引起的火花,导致了瓦斯爆炸或者瓦斯煤尘爆炸。本文着重探讨加强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管理措施,希望能为煤矿开采中通风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煤尘爆炸是矿井安全开采的主要危险源之一。以褐煤煤尘为研究对象,探究煤尘粒径对煤尘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用高速摄影装置记录火焰的传播过程,进而分析不同粒径下煤尘爆炸火焰传播的高度和速度。为进一步分析煤尘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借助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煤分子燃烧中的初始热分解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爆炸火焰传播高度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传播速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煤尘粒径的减小,火焰传播高度和传播速度均呈增大的趋势;当煤尘粒径为10.5 μm时,火焰传播高度和传播速度的峰值分别为623 mm和4.3 m/s;煤尘热分解主要产物为H2、H2O、CO2和CH2O,这些产物进一步与氧气的结合会促进煤尘燃烧和火焰传播过程,使得整个体系燃速加快。为煤尘热分解和燃烧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用自己研制的红外高温辐射计,在一端开口的直径200cm、长2900cm的大型地面模拟爆炸试验管道上,在不同的条件下(瓦斯-空气,瓦斯-空气-煤尘),对瓦斯煤尘爆炸火焰的光谱特性进行了测量。根据测量的波长λ=4.346μm的绝对辐射强度和我们选择的物理模型,获得了不同状态下瓦斯煤尘爆炸火焰的温度。  相似文献   

11.
煤矿井下漏电,不仅会引起人身触电,还会酿成火灾、煤尘及瓦斯爆炸等恶性事故。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矿井下漏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漏电防治对策等。  相似文献   

12.
师敏 《中国科技博览》2012,(24):162-162
当前,煤矿在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涉及煤尘事故的有煤尘爆炸事故和煤矿职业尘肺病。瓦斯煤尘重大、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这是当前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最大、最突出的问题。众所周知,煤尘既能在完全没有瓦斯存在的情况下单独发生爆炸,也能使小规模的瓦斯爆炸变成瓦斯与煤尘混合的大爆炸,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粉尘的产生以及采取何种除尘技术是矿井可持续的关键,也是我国现代化矿井中保证职工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保加利亚在有沼气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采用了新型的“巴尔卡尼特”和“斯卡列尼特”安全炸药。“巴尔卡尼特”安全炸药用于三、超级瓦斯矿和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这种安全炸药经过不加炮泥的分级臼炮试验,其安全药量为650克。“斯卡列尼特”炸药用于有沼气和煤尘爆炸危险矿井的岩石爆破。它允许用于一、二级煤  相似文献   

14.
综放工作面具有尘源多,产尘强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煤尘超限不但容易造成煤尘爆炸,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故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煤尘,对综放工作面安全生产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矿井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等多种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在这些事故中尤以瓦斯爆炸造成的损失最大,从每年的事故统计中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为此,瓦斯称为煤矿灾害之王。因此,分析瓦斯爆炸原因,制订防治对策,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6.
浅析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我国的第一能源.在一次性能源结构中占70%以上。但是,由于开采条件的复杂性,使得矿山瓦斯、煤尘、水。火、顶底板事故的隐患无处不在。在已发生的重大事故中,瓦斯煤尘爆炸占了绝大多数。在这些瓦斯事故中,绝大部分是由于通风不良造成局部瓦斯积聚.再遇上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火花,从而引起瓦斯或瓦斯煤尘爆炸。因此,本文对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一  相似文献   

17.
桃山煤矿始建与1958年,在长达48年的生产建设中,为七煤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此期间发小斯煤尘爆炸事故共十七起,累计死亡86人,最大一起1989年的4.15事故,死亡33人.血的教训使桃山矿职工干部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决定成败,抓好安全的关键是治理好瓦斯煤尘,杜绝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防止煤矿尘爆灾害的发生和尘肺职业病的危害,必须开展煤尘防治工作。该文详细分析了煤尘的产生及危害,并分3个防治阶段介绍了当前煤尘防治的原理和方法。在综合分析各种降尘方法的研究方向、应用范围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各自的优劣和发展方向,最后对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喷雾降尘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工作。通过该文的分析和研究,既有利于煤尘防治工作的展开,又有利于对相关技术和应用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我国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管理及相关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灾害主要包括矿井火灾、水灾、顶板灾害以及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矿井火灾、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一直是矿井主要的灾害事故,通常通风管理不善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只要针对这方面的话题谈谈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珊珊  徐景德  张延炜  胡洋  刘梦杰 《爆破》2022,(2):48-54+62
为了研究罐状空间内不同浓度的煤尘对含尘甲烷爆炸流场变化的影响,使用60 L的定容燃烧弹为试验装置,在试验装置的同一个断面上布置4个压力传感器,按照上、下、左、右位置命名为PU、PL、PD、PR,通过爆炸压力以及激光纹影系统拍摄的火焰图像,分析爆炸压力与火焰结构的变化情况。试验共设计6组工况,试验选用浓度为9.5%的甲烷空气预混气体,再分别往气体中加入0 g/m3、5 g/m3、10 g/m3、15 g/m3、20 g/m3、25 g/m3的煤尘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甲烷爆炸时,爆炸压力变化共分为4个阶段:压力上升阶段,压力降低阶段,二次上升阶段以及持续降低阶段,其中PU传感器压力峰值最大,上升速率最快。在含氧量恒定的情况下,含尘甲烷爆炸的压力峰值随煤尘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煤尘浓度为15 g/m3时,爆炸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