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进层次分析法在土石坝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影响土石坝安全的基本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开发土石坝安全评价数学模型。该模型直观地反映了各基本事件之间的关系,利用概率计算理论求解土石坝溃决概率,同时引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分析各基本事件对大坝溃决的影响程度,可较好地确定各基本事件的概率权重。以陆浑水库大坝为例进行安全评价,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目前对大坝安全评价的结论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应用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定理,在分析土石坝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参照大坝安全评价导则,构建了大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等级标准,建立了基于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定理的土石坝安全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并与集对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集对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一致,但基于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定理的评价方法概念更清晰、计算更简便,优于基于集对分析的土石坝安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土石坝安全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石坝安全评价属于多指标、多层次、多准则综合评价问题.将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引入土石坝安全综合评价中,建立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评语集,构建模糊评价矩阵,最后对土石坝进行综合评价.将以上模型应用于广东省赤竹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中,结果表明,只要合理选取各影响因素权重,即能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论,可为土石坝安全运行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亚莲  胡建平 《人民长江》2011,42(11):91-94
由于影响土石坝安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使其安全评价非常复杂.用集对分析方法构建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间的相对差异度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样本隶属于模糊集评价等级的相对隶属度,按求得的相对隶属度评定级别,并计算级别特征变量值,据此确定大坝综合安全等级.应用该评价模型对广东省白礤水库进行了安全评价,得到了该工程属于"二类坝"的结...  相似文献   

5.
较全面地总结了国内外大坝老化与病害评价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病害指数衡量大坝病害程度,给出了病害指数的计算方法,并根据病害指数值,将大坝病害程度及病险状况划分为相应的 5 个等级。建立了基于病害指数的大坝溃决可能性评价模型,提出了以溃决指数衡量水库大坝溃决可能性,并根据溃决指数值,将水库大坝溃决可能性划分为相应的 5 个等级。应用大坝溃决可能性评价模型评价了沙河集水库大坝溃决可能性,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溃决指数判定大坝溃决可能性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大坝溃决可能性评价模型可为病险水库大坝溃决可能性评价提供参考;建议推广应用该评价模型,并深化研究大坝病害演变规律及其与大坝溃决可能性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5 .12"汶川地震震损水库大坝调查、分析及现场专家险情评级资料为依据 ,将土石坝震损级别以险情程度划分四级 ,结合震损水库特征与破坏机理 ,以层次分析法(AHP )为手段 ,通过建立震损土石坝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对震损土石坝险情快速评估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获得了土石坝震损险情快速评估方法 ,并应用于四川绵竹市红刺滕水库震后评价 ,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客观反映土石坝震损程度 ,便于使用 ,为震损土石坝应急处理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土石坝下游坝坡失稳危险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石坝坝坡失稳是导致溃坝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土石坝坝坡失稳风险的理论分析,提出坝坡失稳危险度的定义和评价模型,结合五级制原则对危险性等级进行了划分,为坝坡稳定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并以某水库大坝的坝坡失稳危险度分析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土石坝结构安全分析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结合专家经验,对土石坝变形、渗流、结构、抗震分析评价的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安全监控指标及判别体系进行研究,开发了土石坝结构安全分析评价系统。系统开发基于SUN J2EE平台,采用B/S结构,通过浏览器实时在线综合分析大坝安全运行性态和发展趋势,评定大坝结构安全类别,对大坝隐患进行预警。工程实例证明,系统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病险水库安全评价基本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崔亦昊  谢定松 《中国水利》2007,(16):35-37,49
中国已建的坝高15m以上的大坝有18600多座,90%以上是土石坝,约90%的坝龄都在25年以上。国内对建成多年的土石坝仍按施工期的状态用现有设计规范评价大坝安全,使一些正常运行的水库定为病险水库。如何科学可靠地对建成多年的土石坝进行安全评价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问题。根据坝工理论分析和国内外实例研究,提出已建多年土石坝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认为应当研究过去,着眼现在,重在分析多年运行情况及实际表现,依靠各类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截止1999年晋城市共建成土石坝102座,对现有土石坝进行调查统计后得知,全市中小型水库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病害问题,故对土石坝病险工程的整治成为突出的问题。文中通过对土石坝主要病害分析认为,其病害可分为渗漏、坝身滑坡塌陷、坝体裂缝、输水涵管损坏、溢洪道损坏、护坡损坏、大坝设计标;隹不达规范要求,水库长期处于低水位运行等。文中分析了病害原因并论述了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土石坝安全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土石坝安全评价模型。由工程质量、运行管理、现场检查、防洪安全、大坝整体稳定、变形裂缝、渗流安全、抗震安全、金属结构组成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求得指标权重,并经过单指标联系数、综合联系数和相对隶属度等的计算,对某土石坝的安全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集对分析方法运用在土石坝的安全评价中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病险水库土石坝防渗加固效果的常规检测方法、物探检测方法及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针对土石坝型病险水库大坝防渗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允楞水库大坝浸润线异常,为了准确评价大坝的稳定状况,需要对其渗流特性作出准确分析.分析允楞水库大坝多组实测浸润线及现场钻孔压注水试验成果,建立大坝三维模型,反演大坝各区的透水性指标,以此对大坝进行稳定性评价.经综合分析,在实测资料条件下建立的三维模型能客观地反映大坝的渗流及稳定特性,为碾压土石坝的稳定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土石坝安全监测分析评价系统在城西水库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重点介绍在线实时评价与定期综合评价技术在大坝安全监测上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成果的最大特点是可为除险加固水库工程提供系统化的、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自动化安全监测解决方案.应用该系统,妥善解决了城西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中原有存在的疑难问题,为大坝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全面支持,为水库的运行管理带来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鉴于水库大坝安全状态评价的模糊性和层次性,通过分析我国小型水库土石坝结构特征和破坏机理,构建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的小型水库土石坝安全评价方法。利用模糊理论对层次分析法计算的权重进行修正,得到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隶属度值,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结构安全状态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康门小型水库土石坝为工程实例,应用本文的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安全状态评估。将结果与工程实际对比发现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小型水库土石坝的结构安全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土石坝渗流与稳定分析是土石坝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据大坝与水库失事事故统计,有1/4失事是由渗流问题引起的。稳定分析是确定大坝设计剖面和评价坝体安全的主要依据。对胜利水库进行渗流及稳定分析,为解决水库大坝渗漏和稳定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坝漫顶风险分析理论,建立漫顶失事模糊风险模型,并以新疆玛纳斯河夹河子水库为例,对其土石坝洪水漫顶模糊风险进行评估。得出主要结论,该水库大坝平均漫顶失事模糊风险率为5.02×10^-3,超过了我国大坝风险评价标准。综合评定该大坝的洪水漫顶破坏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8.
应用筑坝土料力学指标衰减条件下的土石坝健康状态评价理论建立土坝健康评价模型,以双龙水库为例,依据大坝筑坝土料资料,通过对土坝健康评价模型的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计算,为大坝健康诊断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土石坝安全度综合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评价土石坝综合安全度的初步方法,包括土石坝工程安全性及大坝社会经济影响两个方面的研究。在工程安全性方面应用了可靠度分析的方法计算土石坝挡水各项功能的失效概率,在社会经济影响方面引入了社会经济影响因子。这种综合评价方法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历史上水库大坝,尤其是土石坝,存在的一些坝工事故病害情况,在统计归纳事故特征、分析事故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介绍了土石坝现场安全管理图谱、土石坝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水工事故辞典3项坝工安全管理新技术,可为提高土石坝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新的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