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液晶显示器刚刚出现,并逐渐取代传统的CRT显示器的时候,大多数入选购液晶显示器的误区主要集中在类似"液晶显示器不伤眼""液晶显示器不适合玩游戏"等概念上;而到了宽屏液晶显示器普及的时候,一些消费者又开始步入了诸如"TN面板肯定不如广视角面板""买液晶一定要双接口/Vista认证""宽屏液晶显示器不适合玩游戏"之类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一、原理单相机电脉冲式IC卡电能表是在普通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的基础上,增加微处理器、IC卡接口、跳闸继电器以及数码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构成的(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负载消耗的电能由感应式电能表转为铝盘的转数,一路通过蜗轮和蜗杆进行机械计数,一路通过传感器转换成脉冲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收到脉冲信号进行累计,并且存入到存储器中,同时进行剩余电费递减,在欠费时给出报警信号并控制跳闸。它随时检测IC卡接口,判断插入卡的有效性及购电数据的合法性,将购电数据读入处理并输出到相应的显示器。显示器采用液晶(LCD)显示或数码…  相似文献   

3.
近日获悉,中国台湾地区将在4年之内批准本地平板生产商在中国大陆建立第6代液晶显示器厂。 中国台湾地区计划在短期内批准液晶显示器生产商在大陆设立7英寸以下面板生产厂,并在中期批准建立第5.5代液晶显示器厂,之后将允许在大陆投资建立第6代液晶显示器厂。  相似文献   

4.
徐乐 《硅谷》2014,(7):69+50-69,50
液晶显示器结构独特,而且它会对其周围环境产生微量辐射电磁波。文章基于对液晶显示器的电路、基板等基本技术的研究,判别显示器信号的辐射范围及强度,并依此测量并弱化液晶显示器的电磁辐射渡。结合液晶显示电磁波的相关理论,剖析液晶显示器的内在辐射原理,将得出的有效结论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当中,以便能够降低液晶显示器产品的电磁泄露故障,进而探究避免对周围环境泄露电磁波的策略和方法,为相关行业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产业》2001,(1):39-40
日本数家居领导地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纷纷开始生产供移动电话用的液晶显示器(LCD),希望自需求快速成长的商机中获利。 东芝日前表示,将投资100亿日元生产彩色LCD面板,已然对Sharp及未上市的Seiko Epson构成威胁。而后二者为现今LCD面板的主要生产产商。LCD市场的  相似文献   

6.
缓冲包装的跌落仿真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的跌落模块(Drop Test Module),建立电脑液晶显示器缓冲包装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缓冲包装系统的跌落响应试验,得到了液晶显示器的应力应变云图,和加速度响应等动态特性,获取了相关数据,进而利用数据反复修改模型参数,优化电脑液晶显示器的缓冲包装结构及尺寸,设计出合理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缓冲包装。  相似文献   

7.
故障现象1:仪器通电后,液晶显示器无显示、无背光. 故障分析:供电电压不正确、电源线故障、保险管烧断、电源板故障. 处理方法:首先检查冷灯,冷灯亮可排除供电电压、保险管、电源线的问题.否则应检测保险管、电源线、供电电压. 如上述各项均正常,就应考虑仪器内部线路的故障.开壳后采用电压测量法对电源板各供电输出接口电压进行检查,特别是主机板供电接口和液晶显示器供电接口,如不正常则应对电源板电路进行检修或更换电源板.如果电源板各接口供电正常,就应考虑液晶显示器故障,更换即可.  相似文献   

8.
《新材料产业》2005,(11):79-79
目前,夏普公司宣称已开发对比度达到1000000:1的LCD面板,目标瞄准专业显示器市场。这款产品名为Mega-ContrastASVPremiumLCD,夏普声称该显示器比CRT和LCD等自身照明的显示器表现更佳,在日本CEATEC展会上,夏普展出了该产品的37英寸原型,像素为1920×1080。夏普公司执行董事兼AVC液晶显示器部门总经理  相似文献   

9.
外置式非标准视频同步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双  宋建中 《光电工程》2005,32(10):31-34
采用TMS320F206作为USB接口芯片PDIUSBD12的控制器,实现对高速数据采集卡的同步控制。主机从荻得的非标准视频数据中提取同步信号参数,通过USB接口及时传输给DSP,DSP对分频系数实行模糊控制,产生精度可达7ps的视频同步信号,实现非标准视频信号的采集和稳定显示。分别对行频为15.625kHz、场频为50Hz的CCD视频信号,及行频为48.656kHz、场频为60Hz的计算机显示器视频泄漏信号进行了采集与显示,证实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ITO膜作为加热元件,设计制备了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低温加热模块。采用5个非等分的分区加热结构,通过调控各区域ITO膜加载功率的占空比和引入反馈调节机制,控制加热区域的升温速率,优化液晶显示器的温度场分布。在270V电压下,先以12%的功率占空比快速升温,再以6%的功率占空比保持温度,能够使液晶显示器在300s内达到快速启动要求,在500s内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5℃),同时各区域中心温差保持在2℃以内,较好地解决了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低温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涛 《音响技术》2005,(2):40-43,45
DA7简捷操作综述 1.调音台的输入输出接口概述为了使调音台完成对声信号的增益控制和分配,就必须对调音台后面板的ModuleA(模块A)有所了解(见图37)。所有进出DA7的信号都通过调音台后面板上的接口与外部设备连接。  相似文献   

12.
综合     
1电子信息材料1.1 三星与索尼组建合资公司 生产第7代液晶显示器7月15日港台媒体消息称,尽管韩国三星电子警告平面电视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跌,索尼公司仍宣布与对手三星电子创立合资企业,发展平面电视。 这家股权各半的合资企业S-LCD公司,坐落在汉城南方100km处的忠清道,将生产大尺寸第7代液晶显示器。 三星主管说,这家合资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生产第7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厂房。索尼执行副总裁久多良木健说,S-LCD的面板将是索尼公司平面电视策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正>201S是一款采用16.2M色TN面板的液晶显示器,具有700:1高对比度和水平,垂直方向160°/160°可视角度,响应时间是目前主流的8ms。时间进入2006年第三季度后期,液晶显示器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引人入胜:17英寸液晶面板价格上涨;19英寸和19英寸宽屏走势扑朔迷离;20英寸大屏液晶普及加速……虽然市场的走向存在诸多变数,但有一个趋势不  相似文献   

14.
有人把液晶称之为“象征现代的一种不可思议的物质”。虽然应用液晶的历史还很短,但目前作为液晶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的液晶显示器市场规模,1992年日本已达到4000亿日元的水平,预计到本世纪末可达到1兆亿日元,大有取代现有阴极射线显示器的势头。液晶显示器目前在画面质量与成本方面与阴极射线显示器相比还有一段差距,但近期在这一方面改进工作进展很快,液晶显示器生产厂都在加紧研究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新材料产业》2005,(1):90-91
项目来源。项目持有人开发了7种新型的热(或激光)寻址电擦除记忆性液晶显示器和2种电寻址电擦除记忆性液晶显示器。这些液晶显示器可以制作成柔软的大面积的液晶显示屏幕。  相似文献   

16.
《新材料产业》2005,(11):81-81
10月15日,中外合资沈阳毓鑫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液晶显示器高科技产品项目在皇姑北部工业区举行奠基仪式。沈阳毓鑫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液晶显示器(LCD)及相关配套的液晶模块(LCM),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行业,属高科技产业项目。项目占地面积60亩,总投资额为2880万美元,预计分二期完成。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实验研究了光照环境下影响军用液晶显示器色域的主要因素。选取了4种不同类型的军用液晶显示器,分别测试了他们在不同光照环境中的色域,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影响军用液晶显示器色域的4个主要因素:即军用显示器自身发光特性和反射特性、环境光的强度和光谱特性。其中,在暗环境下,军用显示器的色域由自身发光特性决定;亮环境下,军用显示器的色域由自身发光特性、环境光的光谱特性以及军用显示器表面对环境光的反射特性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8.
刘玉  刘旭 《光电工程》2000,27(2):5-8
为了研究液晶器件在飞行员头盔显示器中的应用 ,介绍透视型液晶头盔显示器彩色体系与实现方法 ,分析液晶器件响应速度对时序的影响 ,提出了双原色暂态叠加显示系统设计的一些问题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1量子点材料发展及应用探索现代显示器技术经历了阴极射线显像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和自主发光显示器几个阶段,目前的主流产品仍是液晶显示器。在第3代显示器中,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已经初步实现产业化,Micro—LED虽异军突出但尚有产业化瓶颈未突破。第3代显示器有许多优点,例如自主发光、低功耗、轻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薄膜晶体管驱动液晶显示器(TFT-LCD)用聚酰亚胺(PI)取向层的研究应用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TFT-LCD对PI液晶取向层的性能需求、PI液晶取向层的分子结构设计与研究开发现状以及PI液晶取向层在TFT-LCD中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摩擦型PI液晶取向层以及光控型PI液晶取向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