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制备了以生色团IPC-E为客体的掺杂型有机聚合物polysulfone薄膜样品,对其进行了接触极化。电光聚合物极化后的电光系数是聚合物波导的重要参数。利用基于简单反射法的聚合物薄膜电光系数测量系统对极化样品进行了测量,得到极化聚合物薄膜的电光系数为37pm/V左右,随后又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为进一步研究有机聚合物光波导器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基于M-Z光纤干涉仪测量极化聚合物的电光系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采用Mach Zehnder(M Z)光纤干涉仪的电光聚合物电光系数测量方法,对其测量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光纤干涉仪的臂长差、样品的插入损耗对系统可见度的影响,讨论了通过合理设置耦合器的耦合系数提高系统测量性能的方法。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既适合于聚合物薄膜也适合于聚合物波导的测量,系统干涉可见度为0.86,可分辨的最小相位变化约为6×10-6 rad。该系统可以同时测量2个独立的电光系数γ13和γ33,使用该系统测得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ASD/SiO2 TiO2 极化后的电光系数为γ13=0.72±0.01 pm/V和γ33=2.8±0.01 pm/V。  相似文献   

3.
设计并初步成功制作了聚合物光纤电场传感器.假设聚合物材料的电光系数r13=10 pm/V,设计的两种电场传感器的半波电场Eπ=36.2和15.8 kV/m.用自制的二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BPAN-NT作为聚合物光纤电场传感器的芯层材料,制作了电光调制器.用反应离子刻蚀的方法制作脊形光波导,通过电晕极化使芯层具有电光效应,...  相似文献   

4.
极化聚合物以其响应速度快、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在聚合物集成光电器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利用由大面积ITO玻璃、钨丝阵列以及金属栅格网组成的三层上电极结构,实现了DR19/PMMA掺杂型聚合物大面积均匀极化,并通过比较极化聚合物吸收光谱和以及反射法测量的电光系数,研究了极化电流、极化电压等极化参数对极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Mach-Zehnder型有机极化聚合物电光调制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一种以三层聚合物为波导材料的 Mach- Zehnder型电光调制器 ,其中芯层为新型可交联极化聚胺脂电光功能材料 .主要制备工艺为 :旋涂制备波导薄膜、电晕极化、光刻和氧反应离子刻蚀 .以 1.3μm和 1.5 5μm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 ,以光纤耦合输入脊波导调制器 ,从输出端得到很好单模近场图 ,其中从 Y型两分支波导输出的光强基本相同 .同时在示波器中得到清晰的调制信号 .  相似文献   

6.
微波化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对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介电系数进行跟踪和测量.本文采用开槽同轴谐振探头首次测量了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对微波的反射系数,并用遗传算法获得了微波频率下该反应的等效介电系数.结果发现等效介电系数实部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符合L Onsager和Debye理论对极性混合溶液的描述;等效介电系数虚部因极化损耗和欧姆损耗随温度变化而相应变化;而等效介电系数实部随时间的变化与L Onsager极性混合溶液等效介电系数理论的描述相反.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无机材料和半导体而言,极化电光聚合物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响应速度快、介电常数低、调制带宽大、透光波段宽、制备简单、易于集成、成本低廉等.基于电光聚合物的波导器件因其在全光网中的关键作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分析电光聚合物的特性开始,讨论利用高电光系数的聚合物材料设计和制作电光聚合物波导及在工艺中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介绍了电光聚合物波导器件的应用,其性能和成本优势使其在全光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实验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主客体掺杂型非线性聚合物薄膜(DR1/PMMA)的极化条件与生色团取向有序度、弛豫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随着极化电压的增加,聚合物薄膜的极化取向有序度、抗弛豫性能得到逐步增强;而在接近于该聚合物薄膜的玻璃化温度情况下进行极化,有助于获得更好的取向有序度和抗弛豫性能.同时实验发现,环境湿度的降低则能显著地增强薄膜偶极子的取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掺杂型极化聚合物薄膜电光特性及弛豫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利用椭偏反射法对掺杂型极化聚合物α′-氰基 - 4′-硝基 - 4 - N,N-二甲基胺基CNDS/PMMA薄膜电光系数的测量 ,并实时测量了镀 Al电极的 CNDS/PMMA薄膜电光信号的弛豫过程 ,深入分析了引起此过程初期异常弛豫的原因 .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一种以三层聚合物为波导材料的Mach-Zehnder型电光调制器,其中芯层为新型可交联极化聚胺脂电光功能材料.主要制备工艺为:旋涂制备波导薄膜、电晕极化、光刻和氧反应离子刻蚀.以1.3μm和1.55μm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以光纤耦合输入脊波导调制器,从输出端得到很好单模近场图,其中从Y型两分支波导输出的光强基本相同.同时在示波器中得到清晰的调制信号.  相似文献   

11.
新型高速电光调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中常用的电光调制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目前半导体调制器的研究日趋成熟,性能不断改善.有机聚合物电光调制器被公认为是最具潜力的高速光通信调制器,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用湿法化学腐蚀的方法制备GaAs晶体微型电光探针.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探针形貌.微探针为金字塔形,底座是边长为20μm的正方形,尖端尺寸在2μm左右.侧面比较光滑,棱角分明.微型电光探针整体尺寸很小,在外电光检测系统中可以显著降低对被测电场的影响,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电光调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玲  沈小丰  王杰 《电子工程师》2007,33(3):38-39,58
调制是光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光辐射的调制是指改变光波振幅、强度、相位或频率、偏振等参数使之携带信息的过程.调制的目的是对所需处理的信号或被传输的信息进行某种形式的变换,使之便于处理、传输和检测.目前用得较多的是电光调制、声光调制等方法.文中介绍的电光调制系统主要是验证电光调制原理以及介绍电光调制在激光通信方面的应用,通过此系统了解晶体电光调制的原理和实验方法,以便在此系统中测量晶体的半波电压、电光系数和消光比等参量.  相似文献   

14.
宗思光  曹水  邓银港 《激光与红外》2017,47(11):1416-1421
对抗激光精确制导武器是岸海要地防空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外军典型激光制导武器的信号特征及对地攻击战术使用模式,针对海岛要地、港口等防空特点,对多层系全程光电对抗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激光欺骗干扰、激光压制/毁伤干扰、烟幕无源干扰等综合光电对抗手段在空间布设、使用次序的基本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新型软光电材料离子液体的电光调制特性。研究表明外加低频交流电信号时, 光功率输出与电信号相同频率振荡, 振幅受调制信号幅度和频率的共同影响, 电压幅度越大, 电压频率越低, 光输出振荡幅度越大; 外加直流电信号时, 光功率输出呈光开关状态。对影响光功率变化的因素, 如离子液体种类、调制部分物理尺寸以及离子液体折射率、电导率等进行了研究分析, 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基于自由空间耦合技术的多通道电光调制器。该集成电光器件是利用双面金属包覆波导激发的超高阶导模对电光材料折射率的高灵敏特性来实现电光调制的。该集成器件具有插入损耗小、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与传统的棱镜耦合方式的集成电光调制器相比,由于采用了直接耦合方式使器件结构更加紧凑,可更方便的实现器件大规模集成。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介绍了高速聚合物电光调制器的最新进展,包括电光调制器脊波导和微带线行波电极的设计、制作工艺及现在的最新产品和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几种光电探测设备的信号探测概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电探测设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探测概率.光电探测设备主要有窄带、宽带、光子计数、积累检测等四种系统,其探测概率的数学模型也各不相同.在分析各系统的信号与噪声统计模型基础上,给出了各模型的探测概率和虚警概率计算公式,可用于光电探测设备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由空间耦合技术的电光调制器.入射光直接入射到作为耦合层的上层金属膜表面,通过改变外加电场的场强,控制入射光耦合进导波层的能量,从而改变反射光的强度,实现电光调制.该类调制器具有插入损耗小、响应速度快、稳定性高和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与传统的棱镜耦合方式的聚合物电光调制器相比,自由空间耦合技术的引入使此类电光调制器结构更加紧凑、更易于阵列化集成.  相似文献   

20.
La3Ga5SiO14晶体电光Q开关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模拟旋光晶体在激光腔中作为电光Q开关使用时的工作状态.建立了研究旋光晶体电光效应的实验装置。通过对旋光晶体在正交偏光和平行偏光干涉实验中干涉现象的研究,得到了旋光晶体在激光腔中作为电光Q开关使用时的最佳构图,并将典型的旋光晶体La3Ga5SiO14成功地制作成了电光Q开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