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设计、制备并系统研究超缓凝预拌防水砂浆的稠度保持、吸水量比、抗压强度、粘结强度和收缩率等性能影响规律。实验表明,该产品不仅能够有效延长预拌湿混砂浆性能保持时间(24h),提高抗压和粘结力学性能;而且该砂浆吸水量比小,收缩率低,具有明显的防水抗渗效果。利用扫描电镜(SEM)对砂浆进行微观结构分析,探讨毛细孔空隙、致密性对防水抗渗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环氧树脂对砂浆力学性能、粘结强度、冻融后粘结强度和抗渗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环氧树脂乳液掺量的增加,砂浆早期抗压、抗折强度均增大;28d龄期时,随环氧乳液掺量的增加,砂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渗水压力和粘结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掺量30%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养护环境条件对纤维素醚改性干粉砂浆力学性能、粘结抗拉性能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护环境对纤维素醚改性干粉砂浆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随着纤维素醚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逐渐降低,但通过改善养护环境可有效降低纤维素醚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劣化,纤维素醚改性砂浆的最佳养护条件为温度(20±3)℃、相对湿度(95±3)%中养护24 h,然后再置于温度(20±3)℃、相对湿度(65±3)%中养护;养护环境对纤维素醚改性砂浆粘结抗拉强度的影响低于基准砂浆,纤维素醚的添加降低了砂浆对养护环境的敏感性,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纤维素醚改性砂浆的粘结抗拉强度明显高于未改性的砂浆;养护环境对砂浆内部含水率影响较大;随纤维素醚掺量的增加,体积密度下降,含水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李艳玲  徐军  朱伶俐 《砖瓦》2007,(10):50-52
对加入复合外加剂的瓷砖粘结砂浆进行了综合性能和耐久性的研究,并对粘结砂浆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发现相对于普通砂浆,粘结砂浆的力学性能、耐久性、性能价格比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干混粘结砂浆的现状作了分析,通过试验验证了研发的聚合物干混粘结砂浆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进一步对施工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干混粘结砂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砖瓦》2016,(1)
制备水灰比为0.45、灰砂比1:2.5,外掺0%、0.2%、0.4%、0.6%、0.8%、1.0%不同粘度的纤维素醚的改性水泥砂浆。通过测定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及微观形貌观察,研究HEMC对改性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粘结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EMC掺量的增加,改性砂浆在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不断降低,且降低的幅度不断减小并趋于平缓;在掺入相同掺量的纤维素醚时,不同粘度纤维素醚改性砂浆的抗压强度为:HEMC20HEMC10HEMC5。纤维素醚改性砂浆的抗折强度随HEMC掺量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纤维素醚聚合度的增加,改性砂浆粘结强度变化为:HEMC20HEMC10HEMC5。  相似文献   

7.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X-305作为乳化剂,PVA作为保护胶体,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制备了通用型可分散乳胶粉.研究了可再分散乳胶粉对砂浆容重、力学性能、粘结强度、保水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掺量小于15%时,砂浆的容重随胶粉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当掺量达到20%时容重开始增加;砂浆的抗压强度随着胶粉掺量的增...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分子超缓凝改性剂以及粉煤灰、石灰石粉制备了具有24小时工作性能保持时间的超缓凝预拌湿混砂浆,并系统研究改性剂与掺合料对砂浆稠度及其保持性能、收缩率、力学性能等的影响,探讨了砂浆力学性能与其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石粉水泥砂浆工作性保持能力要优于纯水泥砂浆及粉煤灰水泥砂浆,而粉煤灰能够有效提高砂浆的保水率与力学性能。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添加了掺和料砂浆的微观表面较为粗糙,而改性剂可以很好地改善水泥水化物的致密性及其与砂子、掺和料之间的相容性,从而提高砂浆粘结性能,避免面层空鼓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掺量的聚丙烯酸酯对砂浆的流动性、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入聚丙烯酸酯,对砂浆长期抗压强度有不利影响,但可以明显提高抗折强度、粘结强度和抗渗性能,以掺量12%为宜;随聚丙烯酸酯掺量的增加,砂浆干缩收缩率增大,但明显小于基准砂浆,体积变化趋于稳定的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研究了橡胶粉掺量对新拌砂浆和硬化砂浆性能的影响程度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砂浆中掺入适量的橡胶粉,可降低砂浆的密度,改善新拌砂浆的和易性,改善砂浆的脆性破坏性质,但是橡胶粉的掺入会降低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以及粘结抗拉强度,橡胶粉砂浆的力学性能缺陷需添加适当的外加剂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对外墙外保温体系用聚合物抹面砂浆在耐候性试验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外墙外保温体系用聚合物抹面砂浆经历一定次数的热雨循环和热冷循环后,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粘结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压折比提高。同时对外墙外保温用聚合物砂浆耐候性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保温砂浆中掺入聚丙烯纤维,可以提高砂浆的抗裂性能、保温性能、耐久性等。通过试验,将新型聚丙烯纤维应用到保温砂浆中,研究其不同掺量对砂浆的物理性质、施工性能、力学性能、抗裂性、导热系数等性质的影响,分析出最佳掺和量,推广使用该新型聚丙烯纤维,用来解决目前外墙保温砂浆出现裂缝、渗水等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推广应用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春桃  谢竹雯  林洁 《福建建材》2010,(2):93-94,118
本文对膨胀玻化微珠及其保温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玻化微珠原材料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其保温砂浆性能的优劣。玻化微珠体积吸水率越小,其保温砂浆导热系数越好,保温砂浆干密度越小,其导热系数越好。本文并提出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推广应用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结合目前聚苯板、聚苯颗粒等有机材料保温系统在耐久、防火及安全性能方面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缺陷,根据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的特点,介绍了以玻化微珠轻骨料为主要原料,加入无机胶凝材料和多种聚合物外加剂后,通过预混合干拌制戍的玻化微殊无机保温砂浆的基本组成、材料性能及在居住建筑外墙外保瘟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外墙外保温板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外墙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节能的重点部位.针对一种新型外墙外保温板,从保温层材料、面层材料、固定材料、接缝与饰面材料、面层胶浆材料以及其保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介绍.该系统明显提高了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节能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裘亦诚  常征 《住宅科技》2012,32(2):36-40
简要阐述了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结构模式及其存在的缺陷,以及聚氨酯界面黏结胶浆(PUA-Ⅱ)的性能;并以PUA-Ⅱ为匹配的界面黏结材料,利用其对高分子泡沫保温材料的良好黏结性能和涂膜防火功能,设计了墙体外保温工程新的构造模式,提升了外保温系统的结构力学性能和防火安全功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可再分散乳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制备修补砂浆,研究了乳胶粉掺量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和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胶粉掺量从0增加到2%时,修补砂浆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而抗折强度和粘结强度却逐渐提高。当乳胶粉掺量为1.5%时,修补砂浆2 h、1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27.3、42.3、57.0 MPa,拉伸粘结强度为1.8 MPa,界面弯拉强度为7.8 MPa,抗拉强度恢复率为73.4%。在乳胶粉和聚氧化乙烯(PEO)复掺条件下,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进一步提高,当乳胶粉和PEO掺量分别为1.5%和0.5%时,拉伸粘结强度可达2.31 MPa。  相似文献   

18.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膨胀珍珠岩与玻化微珠复合骨料、粉煤灰、聚丙烯纤维和引气剂对保温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保温性能的影响。用膨胀珍珠岩与玻化微珠按适宜比例配合组成复合骨料来制备保温砂浆,可有效改善骨料颗粒级配,降低砂浆的干密度,提高强度。掺加粉煤灰,不仅可降低砂浆的干密度,而且可有效降低成本。在砂浆中掺入聚丙烯纤维可有效提高砂浆的抗折强度。引气剂的掺入可以进一步降低砂浆的干密度,改善其保温性能,同时也可提高砂浆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9.
俞廷标  张忠华  娄宏 《建筑技术》2005,36(10):734-737
苏州工业园区某高层住宅外墙外保温抹灰采用高性能保温砂浆和抗渗防裂砂浆,并粘贴耐碱玻纤网格布,保温性能达到《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节能指标,各抹灰层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和裂纹。其主要施工工艺为基层墙面处理,基层界面处理,吊垂直、套方、弹控制线,贴灰饼、做水泥砂浆护角,抹2遍高性能保温砂浆,贴分格条、做滴水线,在抹2遍抗渗防裂砂浆之间铺压耐碱玻纤网格布,刮柔性耐水腻子,进行外墙面涂料施工。  相似文献   

20.
保温砂浆性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增强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外墙体内侧和屋面外侧涂抹保温砂浆 ,以提高围护结构的热阻值 ,达到节省能源消耗的目的。通过保温砂浆的使用研制现状和取得的试验数据 ,分析了确定保温砂浆性能的技术指标、试验标准和有关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