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文章认为三网融合的发展对网络架构的新需求主要体现在网络的扁平化和透明化,对网络容量的需求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需要传送网提供灵活的大容量调度能力;作为业务网络的基础承载网络,传输网络需要满足各种业务承载的传送带宽和长传输距离、安全性和灵活调度等要求;传送网的技术发展在光传送网(OTN)技术、分组传送网(PTN)技术和100G技术方面的发展为传输网的进一步发展和融合做好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
融合了分组技术及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优势的分组传送网(PTN)技术,更适合多业务的承载和交换,满足灵活的组网调度和多业务传送,可以提供网络保护功能。PTN技术特点决定他能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网络,能提供更多的与现网的接口。文章分析了PTN技术特点及现有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3.
融合了分组技术及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优势的分组传送网(PTN)技术,更适合多业务的承载和交换,满足灵活的组网调度和多业务传送,可以提供网络保护功能。PTN技术特点决定他能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网络,能提供更多的与现网的接口。文章分析了PTN技术特点及现有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4.
PTN的引入时机和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PTN引入的技术背景 (1)业务IP化驱动传送承载网向IP化发展随着业务的IP化,2G移动网络BSC层面以上正在进行IP化改造,3G系统也正在采用IP化架构。在以TDM业务为主、分组业务为辅的环境下,城域传送网采用SDH/MSTP技术是比较合适的,但当分组业务成为主流时,MSTP技术就不再适用了。城域传送网需要向分组化传输方向发展,因此建议更名为传送承载网。  相似文献   

5.
随着运营商全业务网IP化的发展,承载传送网IP化已是大势所趋。PTN(分组传送网)技术自提出后便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本地城域传输网IP化演进的主流技术之一,在现网中获得了大量应用。文章介绍PTN网络的产生背景和主要技术优点,详细阐述PTN网络测试技术,包括PTN网络的以太网性能测试、网络保护能力测试、设备性能测试及QoS(服务质量)功能测试。  相似文献   

6.
双核MSTP+与PTN设备的组网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保护现有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设备投资,实现MSTP网络向PTN(分组传送网)平滑演进,是运营商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探讨了对现有MSTP设备进行分组化改造,将其升级为具有TDM(时分复用)与PTN双平面功能的MSTP+(增强型多业务传送平台)的技术方案,分析了双核MSTP+的系统架构及其与PTN设...  相似文献   

7.
分组传送网(PTN)是具备传送功能的分组化网络,主要用于解决无线接入网(RAN)的IP化承载。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常见的PBT/T-MPLS分组传送网络技术,然后探讨了PTN组网方式的特点,最后结合深圳移动目前PTN实验网在TD-SCDMA网络建设中的情况,分析了PTN组网在当前及今后网络建设中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分组传送网(PTN)和MPLS-TP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包括MPLS—TP的标准化情况,PTN设备发展和测试情况.对IEEE 1588V2和同步以太网的支持,对LTE的承载方式探讨,以及PTN网络中的QoS的考虑等。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中国移动承载新建3G网络的传送网将全部采用PTN的技术,承载2G网络的传送网后续升级也正在向PTN过渡.大规模使用的PTN兼顾分组业务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同时继承了SDH设备简化运维的特性,本文总结了在PTN网管规划中所要遵循的原则,并结合在某地区移动城域PTN网管和DCN规划实践案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分组传送网(PTN)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加莹 《中国通信》2010,7(3):123-133
 本文通过市场需求和网络融合发展趋势,分析了分组传送网产生和发展的原因。阐释了分组传送网的关键技术,包括PTN架构、业务、OAM、QoS、生存性技术、同步技术、控制技术、交换技术等。描述了分组传送设备的类型和功能特性及在网络中的应用。文中还对分组传送网有关标准尤其是MPLS-TP相关标准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对需求、技术、应用、标准几个方面情况,可以理解分组传送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In the area of carrier technologies,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ing (PTN) continues to attract significant research interest. Althoug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re not yet complete, China is leading the way in developing PTN equipment and network applications.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s is the PTN industry standard in China defined by 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 (CCSA).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PTN 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then illustrates four important aspects: PTN network architecture, multi-services bearing and data transfer function, PTN network protection, and OAM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aking the profit motives of Chinese carriers and vendors into consideration, some key issues in PTN technology selection, network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evolu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从提出和分析PTN网络保护技术现状问题出发,总结PTN环网保护对运营商的重要意义。通过研究PTN环网保护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机制,对不同技术方案、技术标准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同时也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了环网保护技术配置方案建议,最后对环网保护技术及PTN网络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Several key issues affect the develop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s (PTN) an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nsport Profile (MPLS-TP). These include the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mechanism, layered network architecture,introduction of layer-3 functions, and data-plane loopback funct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view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TN, an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PTN services. After an analysis of Traffic Engineering (TE) based o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and Differentiated Service (DiffServ), a service-oriented end-to-end QoS guarantee mechanism is proposed. An alternative to introducing layer-3 functions into PTN is also proposed, based on PTN layered architecture defined in the available MPLS-TP standards and drafts. Requirements of data-plane loopback functions are discussed in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14.
分组传送网的环保护和生存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保护和恢复机制方面,分组传送网络面临运行操作与维护(OAM)检测性能、网络资源优化、资源分配死锁、资源部署阻塞等众多挑战。传统的保护和恢复机制已不能满足分组传送网络的需求。为了提高分组传送网络保护恢复性能、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业务恢复可能性,减少业务部署的阻塞率,文章对交迭段保护机制、预规划多环、冲突避免算法、延时恢复算法等新型保护恢复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观点:保护和恢复机制合理,由时分复用向分组承载的平滑演进、网络融合和网络全业务化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5.
PTN 利用分组交换核心实现分组业务的高效传送,为传输网络 IP 化提供了承载。介绍了 PTN 的业务数据配置方面积累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3G移动通信系统IP化和面向IP的全业务时代的到来,城域传送网络正面临着由基于电路交换的SDH网络向基于分组交换的电信级分组传送网(PTN)的逐步演进趋势。保护是PTN满足运营商级需求的重要特性。本文介绍了PTN各种保护机制,重点针对应用在移动回传网络中的PTN环网保护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对各种故障类型触发保护的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PTN组网模式下的TD-SCDMA基站同步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组传送网(PTN)是具备传送功能的分组化网络,主要用于解决无线接入网(RAN)的IP化承栽.因此研究其时间同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PTN的同步需求和IEEE 1588同步技术,描述了PTN传送时间同步的要求和方式,探讨了PTN组网模式下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基站同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丛凯  赵福川 《中兴通讯技术》2010,16(3):31-34,46
融合了分组技术及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优势的分组传送网(PTN)技术以分组交换为核心,先天具备高效统计复用能力,更适应分组业务的高效传输。同时其类似SDH的强大运行维护管理(OAM)及电信级保护能力保障了移动回传业务的高效管理及传输质量。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应用(MPLS-TP)技术的分组传送网在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体系基础上去除了倒数第二跳(PHP)、标签合并及等价多路径(ECMP)等无连接特性,并在OAM、保护及同步技术方面做了相应增强,更适合承载IP化后的移动回传业务及大客户业务。PTN与原有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城域以太网及IPoverWDM/OTN网络有机配合,合理分工,将共同服务于全IP时代的电信业务。  相似文献   

19.
黄寅  李广成 《电视技术》2011,35(14):39-42
目前无线通信行业已进入3G时代.首先介绍了分组传送网的优势特点,提出目前主流的FTITx接入技术GPON,其具有高带宽、多业务、低成本以及部署方便等优点,详细阐述了GPON+PTN组网方式的优点,并结合案例详细说明,最后给出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