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单螺杆挤出机分散混炼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目前应用的分散混炼元件,解释了其缺乏有效混炼的原因,探讨了改善单螺杆挤出机分散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倒三角形排列三螺杆挤出机与传统双螺杆挤出机对不同黏度比的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PP/PE-HD)体系进行混炼加工,研究了三螺杆挤出机中剪切拉伸交变流场对于高黏度比聚合物两相体系的分散混合及分布混合效果的影响;并通过高黏度比体系的混合效果证明三螺杆挤出机中剪切拉伸交变流场的作用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在高黏度比体系的加工中,倒三角形排列三螺杆挤出机分散与分布混合效果明显优于双螺杆挤出机,且三螺杆挤出机的增韧效果随着体系黏度比的增大而提升。  相似文献   

3.
基于拉伸流动机理对传统串联磨盘挤出机磨盘端面形状进行了结构改进,并借助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Polyflow对磨盘混炼段进行了数值仿真,对比分析了锥面磨盘与普通磨盘的剪切速率、拉伸速率、瞬时拉伸混炼效率和平均拉伸混炼效率及锥面磨盘间隙和凸棱高度对锥面磨盘拉伸流场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磨盘相比,锥面磨盘形成的收敛流道内熔体粒子主要作无旋流,受到更大的拉伸流场和剪切流场作用,可以获得更高的瞬时拉伸混合效率和时间平均拉伸混合效率;锥面磨盘要获得较强的拉伸流场,存在最佳磨盘间隙和凸棱高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带有周期性边界的二维模型,研究了Buss机流场内的流动特性,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Buss机混炼元件分散混合性能的影响,以及几何参数对混炼元件几何构型的影响,并借用粒径变化和最大拉伸长度为评价指标,揭示了几何参数对Buss机混炼元件分散混合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拉伸流动机理对串联磨盘挤出机的磨盘端面形状进行结构改进,并借助Polyflow软件对锥面磨盘与普通磨盘混炼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普通磨盘相比,锥面磨盘形成的收敛流道内物料粒子容易产生拉伸流动,可以产生更强的剪切流场和拉伸流场,提高了流道内熔体物料的剪切速率和拉伸速率,可以获得更高的瞬时拉伸混合效率和平均拉伸混合效率,具有更强的拉伸分散作用,流道内物料粒子的混合效果更好因,此锥面构型磨盘混炼设备可以提供更好的塑化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者研究了具有混炼头的不同形式的单螺杆挤出机的混炼效果。结论对单螺杆挤出机的设计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混炼能量等效原理对双螺杆挤出机扩能改造方法进行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借助平均解聚功、面积拉伸对数和修正的Lyapunov指数等参量评价混炼流场的混合特性。结果表明,当挤出机产量提高15%时,通过在混炼段末端增加两个捏合盘可以使最终混炼效果与产量提高前等效。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行星式螺杆挤出机连续混炼的白炭黑填充胶料。研究用的原材料为乳聚SBR/白炭黑/硅烷/填料复合胶料,填料与硅烷在复合胶料的制备过程中充分反应,生成了完全硅烷化的白炭黑。由于行星式螺杆挤出机具有极强的冷却能力,所以,所有胶料组分,包括交联剂都可在同一个喂料段计量加入。未发现混炼胶有焦烧现象,连续混炼胶料的性能(如,填料分散和交联性能)以及硫化胶性能(如,拉伸强度和硬度)都与用密炼机混炼的胶料相当。连续混炼的能耗仅为密炼机混炼的1/3。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国内外混炼装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详细地介绍了同向双螺杆混炼挤出机、FCM连续混炼机、往复式销钉螺杆挤出机等几种新型混炼设备,然后重点从混炼原理、设计原理及应用等方面对串联式磨盘螺杆挤出机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混炼技术与装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几种混炼装置及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母料法即通过连续混炼机和双螺杆挤出机分别制备了纳米碳酸钙(nano-CaCO3)母料,后将母料按照一定配比添加到聚乳酸(PLA)树脂中进行注塑。通过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旋转流变仪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表征,探讨了母料法加工工艺对nano-CaCO3在PLA树脂中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混炼机制备的母料更有利于nano-CaCO3在PLA基体中分散,降低复合材料复数黏度、提高结晶度;同时当添加母料含量相同时,连续混炼母料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损失”程度更低,对缺口冲击强度“补强”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