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勇  魏新平 《吉林水利》2008,21(5):29-31
针对山丘区特殊的地形、水资源情况,对灌溉水源选择、渠道最优断面形式确定、河堤附近农田排水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山丘区灌溉水源以降雨形成的两岸冲沟和蓄水池为水源较好;渠道断面宜采用宽深比在0.7-0.8之间的梯形或U形断面;河堤附近田块排水可在河堤与两岸冲沟相交处,河堤呈"八"字形沿冲沟上游加长至河堤堤顶等高程处,同时将河堤两旁的河滩地整理成田面坡度靠近河堤附近高,排水沟傍山布置并与两岸冲沟相连,河堤附近田块灌溉以蓄水池蓄水灌溉替代渠道从河道取水灌溉,保证河堤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0年以来,安徽省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渠道水草生长较快,新发现水草品种增加,水草种类和数量增多,缩窄了渠道有效输水断面,导致渠道输水阻力加大,输水能力下降,渠道不能按设计流量进行灌溉输水,对输水安全、防汛安全以及灌溉效益的发挥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消除水草带来的危害,管理单位对渠道水草进行调查研究,尝试找出生长旺盛的原因,并对水草治理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冰凌问题是寒冷地区渠道冬季输水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预测易出现冰塞的桥墩、闸墩等束窄断面的过冰能力,对冰水二相流安全输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分析墩柱断面的渠道过冰能力,根据试验数据,采用量纲分析与BP神经网络方法,对渠道墩柱断面过冰能力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较单一BP神经网络预测和非线性拟合得出的结果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4.
灌溉渠道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常规的灌溉输水渠道断面水力设计计算中,在已选定的纵坡降i,糙率 n,边坡系数m,宽深比β等参数的基础上,依据有关工程实践,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实际要求,将渠道的超载系数、超高、渠道不冲流速及其与设计过水断面尺寸的关系进行阐述和探讨,从而使灌溉渠道设计达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进 《陕西水利》2009,(3):115-116
渠道工程在灌溉中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地面输水渠道断面样式多以梯形和U形以及复合断面等为主,但由于渠道衬砌率不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偏低,量水设施落后,输水损失较大.本文结合实际,介绍了适合u形渠道测流的平底抛物线形无喉量水槽的测流原理、结构组成和设计方法,可供灌区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6.
输水渠道是目前普遍推广的节水灌溉措施,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灌溉效率。因此,对冬季输水渠道的冻胀破坏形式、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常见的输水渠道破坏形式有隆起架空、错位及滑塌、鼓胀及裂缝等。冬季输水渠道冻胀破坏基本发生在边坡板的中1/3范围内,冻胀量较大,边坡板中部易形成台阶。在分析其冻胀破坏机理的基础上,从次全断面换填、边坡保温绝热、新型渠道结构三个方面提出防治措施,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渠道防渗是减少渠道输水渗漏损失的工程措施。不仅能节约灌溉用水,而且能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防止渠道的冲淤和坍塌,加快流速提高输水能力,减小渠道断面和建筑物尺寸;节省占地,减少工程费用和维修管理费用等。首先介绍了小挠力河灌区渠道防渗衬砌的灌溉渠道设计情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灌区防治衬砌的施工方法,最后对小挠力河灌区渠道衬砌工程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吐孜乌达克支渠现状为土渠,主要存在如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断面不规则,输水效率低下,过流能力不足;渠系建筑物未配套致使项目区生态林不能有效灌溉等突出问题。其渠道断面型式的设计必须根据地质勘测成果、工程的实际运行与管理的需要进行选取,经过比选,综合考虑施工运行管理、建筑工程费以及建筑材料等因素,结构形式选用全断面现浇混凝土板方案,抗冻胀选择苯板防冻胀方案。  相似文献   

9.
根据边界条件与渠道有效断面上速度指数分布规律,建立了矩形渠道有效断面上速度分布规律,进而导出有效断面上的涡旋分布规律及在紊流状态下的脉速分布规律;利用冲量定理导出脉速对颗粒的冲击力;运用环量与司托克斯定理推出颗粒所受到的升力;最后,根据颗粒在铅直方向受力平衡条件得出它在渠道中悬浮条件。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道采用全断面衬砌,高地下水影响渠道衬砌板稳定,依据水文地质情况、地下水位预测成果、渗流分析计算成果等进行渠基排水设计,保障工程安全和输水顺利。  相似文献   

11.
根据明渠均匀流理论, 推求了立方抛物线形渠道正常水深与流量的关系的计算公式及其水力最优断面所满足的条件.与其它形式断面渠道的比较结果表明, 立方抛物线形断面渠道也是一种水力较优的输水渠道.  相似文献   

12.
在调水、引水及供水工程中,各类引输水渠道通常多与隧洞、暗渠、明洞及渡槽等不同建筑物间断分布,构成引输水连接建筑物,通常可分为黄土、岩石及砂砾石与碎石土等不同渠基类型。通过实例对局部水头损失、不淤流速和渗漏损失进行计算分析,以及通过黄土及岩石典型渠基类型渠道实例水力学计算确定水力要素,绘制设计断面与相应水力参数特性曲线,确定水力最佳断面范围,选定设计实用经济断面,为引输水渠道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曼维莱水电站输水明渠引水线路的选择以及渠道断面、衬砌型式、渠坡防护以及两岸排水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工程地处非洲热带原始森林地区的地质地形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的引水渠线以及渠道断面衬砌型式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雨季对土方填筑施工的影响,提高了工程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灌排渠沟道结合布置方案是利用灌区范围内已形成网络的排水骨干工程(排水干、支沟)兼做输水的灌溉渠道。输水到田间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后,由农户自行提水灌溉到田间。由于灌溉水位低,提水扬程小,所以渠首运行费受益农户分摊小,但农户二次提水扬程大,田间运行费高,导致灌区总运行费较高。通过对灌排结合渠道水面线的推求和比较,使灌区投资及运行费最低,且二次提水扬程小,田间运行费低,农户更乐于接受,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明渠输水形式被优先采用于跨流域调水与保证农业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工程的兴建。它的特点是输水量大、工程形式简单、施工容易、工程投资较小。为了增加输水量、减小水头损失和渠道运行管理的需要,现行的明渠设计在过水断面都设有混凝土衬砌板。以下就渠道混凝  相似文献   

16.
《人民黄河》2014,(6):107-109
对于下级渠道流量不等的情况进行科学决策和优化调度,可实现"流量大、历时短"的灌溉目标。建立以输水渠道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相差最小和输水历时最短为双目标函数的优化配水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把双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对单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下级渠道的配水流量、配水时间等参数。与有关文献对比,在水量损失可控的前提下,各级渠道流量范围以及灌溉历时范围扩大。以浙江省峡口水库灌区某次灌溉为例进行计算,灌溉时间由18d缩短到14.5 d,上级渠道流量平稳,接近设计流量,下级渠道配水实现了优化搭配。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水量损失可控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偏好选择,实现"流量大、历时短"的灌溉目标。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复式断面渠道的输水输沙特性,比较了梯形断面与复式断面的输水输沙能力,典型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复式断面形态具有小水过小断面、大水过大断面的特点:小流量引水时复式断面水流归槽,提高了水流挟沙力,能够减轻渠道泥沙淤积;同时也能够满足大流量的要求。结合黄河下游灌区实际情况,对于长期引水流量达不到设计流量的灌区,考虑采用复式断面。  相似文献   

18.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948”项目办公室于 4月 11日在北京召开了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配套的田间闸管技术验收鉴定会。该产品既具有末级输水渠道的功能 ,又可通过调节闸门实现田间灌溉配水。此外 ,还对配水口与输水软管的联接方式和配水口自身的止水结构进行了改进与完善 ,较好地解决了漏水问题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配套的田间闸管技术通过鉴定@柯惠英  相似文献   

19.
输水渠道水力特性对水文和水力不确定性的敏感性摘择张凤芝校对刘成文(哈尔滨市农委哈尔滨市150076)2对参数不确定性的敏感性分析2.1典型渠道网我们通过反复把MonteCarlo模拟应用于典型渠道网,调查了灌溉输水性能的相对。变化对所用随机参数变化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小型井灌区灌溉中,采取混凝土U型槽节水灌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功.这种措施在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在渠道输水效率提高上积累了成功经验,实践已验证了它的可行性.通过这种渠道衬砌措施,提高了输水渠道的功能效用,为节约增产,提高农民收入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