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是生态保护补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的流域性特点决定了以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水流生态保护补偿的必要性;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样性特点决定了实施江河源头、饮用水水源地、水土流失区等具体类型补偿的可行性。这两种生态保护补偿在补偿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给水流生态保护补偿的实践探索带来一定的困难。在阐述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有关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流域尺度上具体类型补偿和综合补偿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流域尺度水流生态保护补偿的主要方法,为推进以流域为单元的水流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补偿作为一项重要机制在研究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根据我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案例及实践,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内涵、对象、标准和模式进行初步分析,对几种急需开展的流域生态补偿类型及难题提出了解决建议。分析表明:无论是块状的自然保护地,还是跨行政区的水流及水生态的生态补偿,都需要考虑流域多要素和多利益主体的综合补偿,才能实现全流域的生态补偿;补偿标准的确定需要根据保护地类型和重要性,在生态服务价值与保护成本加发展机会成本或者环境质量改进增量之间选择;在补偿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补偿要素和考核指标,才能使流域生态补偿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3.
目前流域水生态保护补偿仍处于探索阶段,尤其市域层面县与县之间的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案例较为缺乏。文章从市属重点河流流域特性入手,提出一种基于干支流责任划分的水生态保护补偿模式,确定水生态保护的补偿原则、补偿范围、补偿考核思路、补偿基准、补偿方式、补偿考核体系,并以湖北省黄冈市巴水流域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讨论,为下一步科学推进市属重点河流流域水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源保护中生态补偿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水源地生态保护及补偿是我国生态保护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基于生态补偿方式对生态保护的影响分析,研究了不同模式下的生态补偿方式类型,并提出生态造血型补偿方式。通过研究指出,由于水源地政府在水源保护中的双重角色,应更多地运用生态造血型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而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流域沿线政府成本共担、合作共治、效益共享,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自2010年以来,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已有很多实践,但因欠缺法律规制而存在诸多问题。《黄河保护法》对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制度化安排,为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全面推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建议对不同层级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效力进行区分,明确规定补偿标准确定的法律原则,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水生态保护补偿是实现水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方式,建立流域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现阶段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尤其是跨界流域上下游横向水生态保护补偿有助于提升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能力、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水生态保护补偿主要包括水生态保护补偿和水生态损害赔偿两个方面。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是指为平衡流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恢复、维持和增强流域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由流域水资源的受益者、污染者对贡献者、受害者进行补偿和赔偿,以达到保护和改善流域水生态目的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流域生态补偿及其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生态补偿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我国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对于生态补偿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尚不成熟。国外流域生态补偿较我国起步早,其生态补偿发展了较完善的模式,亦可为我国借鉴。从我国目前的实践来看,可以将流域生态补偿划分为三种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交易模式、NGO参与模式。目前,政府主导仍是主要的补偿模式,但市场交易与NGO参与的模式亦在局部地区发展起来,并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8.
在充分分析珠江流域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依托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提出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三大典型类型,分别为:一是跨界流域生态补偿;二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补偿;三是流域重要水源区保护的生态补偿,以期为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蒋任飞  段海妮 《人民珠江》2013,34(Z1):28-29
流域生态补偿是为应对水危机和水污染而提出的,旨在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平衡协调发展。在建设绿色珠江大背景下,以珠江流域生态补偿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珠江流域未来生态补偿实践的措施,以保障绿色珠江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新安江流域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改革试点,“新安江模式”应运而生。经过十年实践,成功探索出一条上游强化生态保护提供一泓清水、下游履职尽责支持上游发展的互利共赢之路。文章从水利视角总结“新安江模式”的经验做法,剖析下一步提档升级面临的水问题制约,研究提出完善补偿标准评价体系、丰富补偿主体和方式、调整流域区域水量分配、探索流域区域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模式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