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卫星话音通信网运行质量指标体系研究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张宁 《通信技术》2014,(3):286-289
综合评估卫星通信网络运行质量对于卫星通信网络性能的提高和网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科学合理评估运行的卫星通信网络,结合卫星通信网络特点提出了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从网络管理功能角度出发,主要针对以语音为业务的非IP体制卫星通信网络,通过对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指标进行选取、分类、聚合、量化,构成了卫星话音通信网运行质量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喻火根 《通信技术》2020,(4):854-859
卫星定点位置的公开化和卫星通信信道的开放性,使得卫星通信系统较易面临电磁干扰、截获、入侵甚至摧毁的威胁。随着信息对抗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将面临更为复杂的电磁环境。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科学的对抗性指标体系来指导系统的对抗性性能评估工作。基于卫星通信系统对抗性应用需求,从抗干扰、抗截获、隐身以及抗入侵等方面构建了对抗性指标体系,深入分析指标含义,提出了指标提升方法,可为对抗性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析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的功能以及承担的通信任务,提出了军用卫星通信系统能力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介绍指标的获取及量化,可综合实现军用卫星通信系统效能的评估,有助于开展军用卫星系统通信能力的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拓 《现代导航》2017,8(1):19-22
提出了一种JTIDS网络性能评估模型。文章通过分析JTIDS网络性能指标,建立了基于灰色AHP方法的网络性能评估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对JTIDS网络性能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抗干扰性能评估是卫星通信系统研发中的一项基础工作,要使得评估的结果更加有效可靠,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至关重要。给出了卫星抗干扰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分析了卫星通信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干扰威胁和相应的抗干扰手段及其对评估指标体系的影响,提出了评价系统物理层安全传输性能的指标,建立了一套卫星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方便卫星业务与地面业务的共存研究,合理评估地面业务对卫星业务的集中干扰,同时,为卫星业务的地面部署提供参考。研究了一种量化卫星通信地面照射范围的方法,该方法对系统间共存研究和自系统网络部署同时适用,并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该量化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谢小军 《信息通信》2013,(3):213-215
主要是关于安徽电力应急指挥中,构建基于WiFi的卫星通信的组网方案设计方面的探讨。为提高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安徽省电力公司建设了基于WiFi电力应急卫星通信系统。本系统研究"电力突发事件"预警或发生时,如何快速建立双向卫星通信网络和现场无线网络,实现一体化通信解决方案。针对国内的通信需求该公司推出的具有优良性能的卫星通信系统,集卫星通信、视音频传输、WIFI快速组网、自动桥接通信、双码流等技术于一体。该系统可以在到达现场后3至5分钟内快速建立起双向卫星通信网络,提供一体化的通信解决方案。这也是对疫情、火灾、矿难、海难、交通事故等采取的防范措施,希望能最小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伤亡,降低财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中,星载通信设备与地面通信设备间的时钟同步性能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卫星通信网络的性能。针对基于星上处理和星上交换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设计了3种星地时钟同步方案,并从链路传输滑动损伤、接收缓存容量、时钟信号的抖动和漂移等几个方面对星地时钟同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总结了上述几种同步方式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建议的星地时钟同步方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任务调度问题,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框架提出了一种多分支深度Q网络模型的卫星通信任务调度方法。通过引入任务列表分支网络和资源池分支网络,该模型能够同时提取卫星任务状态和卫星资源池状态的特征,并通过价值分支网络计算动作价值函数;在模型输出部分引入了包括任务选择与资源优先级动作的多个动作的选择,增加了调度动作的选择空间。实验结果表明,在非零浪费和零浪费数据集上,多分支深度Q网络模型与启发式方法相比在提高平均资源占用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运行的时间开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技术的卫星通信网络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的上行链路卫星通信方案。该方案在用户随机分布的前提下,利用最大或受限的发送功率同时同频发送信息给卫星节点,并采用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方法提取各用户信息。通过构建用户随机位置信息与波束增益关系,分析了用户分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NOMA技术的卫星上行通信网络在系统遍历容量方面具有的优势,并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