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UNIPOL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工艺技术,使用新型铬系催化剂、1-丁烯作为共聚单体,开发生产出高密度薄膜树脂DGDX6095,并采取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新开发的DGDX6095产品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品性能与同类高密度薄膜产品DGDB6097、DGDA6098相当。  相似文献   

2.
采用国产铬系催化剂在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塑料厂250 kt/a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上生产了DGDA 6098和DGDB 2480两种牌号产品,提出了从进口催化剂切换到国产催化剂的工艺;分析了生产能耗,并与进口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生产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工艺可以实现不同牌号的无扰切换。国产催化剂的原料消耗及能耗与进口催化剂接近,满足要求。DGDA 6098产品的性能满足加工要求,独立成膜性好,薄膜制品符合优级品指标。DGDB 2480产品满足PE80级高密度管材树脂性能的特殊需求。针对不同的产品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方法,可开发出符合用户需要的DMDH 6400和DMDA 6200等树脂专用料。  相似文献   

3.
某石化公司全密度聚乙烯装置采用Unipol气相法工艺、以己烯-1为共聚单体生产IBC桶用高密度聚乙烯树脂DMDB 4506。与国外同类产品4261 AG树脂相比,其力学性能、跌落性能、液压试验及振动试验等满足用户要求,符合《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中型散装容器及《包装容器中型钢性框架塑料箱》的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预混剂LZ-02在600kt/a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DFDA-7042产品生产中的试用情况。试用结果表明:预混剂LZ-02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耐热氧老化性能,而且可以有效改善LLDPE薄膜的爽滑性和开口性能;预混剂LZ-02满足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的生产要求,生产过程平稳,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5.
技术动态     
《石油化工》2012,41(10):1112+1124+1142+1153+1174+1180+1185+1220
<正>茂名石化试产高光泽薄膜料茂名石化研究院开发的高光泽耐穿刺线型薄膜料MLPE-1810在茂名石化化工分部全密度装置成功实现工业化试生产,首批产品计划产量为300t。该产品使用了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研发的透明成核剂,与线型聚乙烯通用料7042相比,该薄膜料具有透明度高和耐穿刺性能好等特点,主要用于生产棚膜。  相似文献   

6.
文中分析了以己烯-1为共聚单体生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薄膜专用树脂HF-7042工艺,通过与通用树脂DFDA-7042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树脂HF-7042具有更优异的耐穿刺能力。装置首次工业化生产264 t产品,并应用于手提袋的生产,加工过程稳定,薄膜的落标冲击强度等性能优异,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7.
Basell公司推出新型系列Ziegler钛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丰 《石化技术》2005,12(3):14-14
Basell公司推出新型系列Ziegler钛催化剂Avant Z230,用于气相聚乙烯(PE)的生产。它的独特性能在于生产全范围的窄相对分子质量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的能力。Avant Z230以氯化镁为载体,使它更加稳定。在Basell公司的Spheriene(气相PE)工艺装置进行的试验中.用Avant Z230生产的以丁烯和己烯改进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显示出良好的光学性能、高强度、低可萃取物性和低粘连性。  相似文献   

8.
对齐鲁PE100级燃气管专用料DGDB2480HBK的力学性能、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熔体强度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DGDB2480HBK的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在500h以上;熔体强度在1.0MPa以上;200℃氧化诱导期在65min左右;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专用料的性能完全满足国内生产燃气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DGDB2480H和DGDB2480HBK是齐鲁公司开发生产的PE100级聚乙烯压力管道专用料,继2004年在瑞典的Bodycote实验室完成PE100等级认证之后,于2006年又完成了外推100年的试验,外推100年的σLPL分别为10.304MPa和10.516MPa。  相似文献   

10.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透光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Un ipol气相流化床工艺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结晶度高,薄膜透光性比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透光性差,影响了LLDPE薄膜的应用与推广。分析认为,降低LLDPE薄膜中的灰分含量、调整LLDPE薄膜的结晶性能,有助于降低LLDPE薄膜的雾度,提高LLDPE薄膜的透光性。实际生产经验表明,乙烯分压从0.85 MPa降至0.60 MPa时,LLDPE薄膜的雾度下降了3%~5%;使用高活性催化剂和优质添加剂,可使LLDPE薄膜中灰分的质量分数从4×10-4降至1×10-4;成核剂的使用及吹膜工艺参数的调整,可改善LLDPE薄膜晶核的形态及尺寸,达到了改善LLDPE薄膜透光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王艳芳 《石化技术》2006,13(2):1-3,6
高透明薄膜料LD104较高的结晶温度及结晶速率,略低的结晶热焓,较细密均匀的结晶,使其具有优异光学性能,较低的甲基支化度,使得其密度比通用牌号的低密度聚乙烯略高。薄膜的性能除受树脂本身结构决定以外.还受吹膜工艺的影响,温度提高,有利于提高薄膜透明性;但加工温度过高,对薄膜的开口性能不利。用LD104吹制薄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90℃、吹胀比2.0左右,该薄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挺度。  相似文献   

12.
己烯共聚聚乙烯生产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冬梅 《石化技术》2003,10(3):57-60
论述了l-己烯作为共聚单体具有可降低聚合物密度、提高聚合物支化度等作用,介绍了己烯共聚聚乙烯国内外的生产状况及部分产品性能。对淤浆法工艺的高密度聚乙烯生产装置提出了可更换溶剂、改进工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制的LHQ-11催化剂,在Unipol气相法聚乙烯中试装置(50 kg/h)上,制备了牌号为PC 1827 H的茂金属聚乙烯中试产品,并在3层共挤流延机中用其生产出性能较好的流延膜。结果表明,PC 1827 H与进口茂金属聚乙烯(牌号为3518 CB)相比,熔体流动速率较低,二者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近,前者数均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高于后者。与3518 CB相比,PC 1827 H用于制备流延膜时,薄膜的落镖冲击强度和横向性能好,纵向性能较差。用PC 1827 H生产的流延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均可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建纲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1,19(4):243-244,267
叙述了高密度聚乙烯物性的控制原理及影响高密度聚乙烯物性的因素,指出在生产中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密度和非牛顿指数在工艺控制方面的重要性及其实际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以生产高性能纤维为目的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研究进展。从催化剂和工艺的角度概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方法,介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通过催化剂、制备工艺的调整与配合得到具有适宜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颗粒形态、粒径分布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之与聚合物性能相适应的纤维制备工艺,可得到具有优异性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相似文献   

16.
日前 ,天津联合化学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超低密度聚乙烯 ,填补了国内在聚乙烯树脂生产领域的空白 ,与国外传统产品相比 ,生产成本更低 ,性能更优。该产品密度在 0 90以下 ,是可替代EVA及增塑的乙烯共聚物 ,应用领域为 :拉伸缠绕膜、流延膜、食品冷冻包装膜、液体包装膜、热封膜、医用品包装膜、各种树脂的抗冲击改性剂及交联PE片材等。新型超低密度聚乙烯问世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Unipol气相法聚乙烯工艺中,由钛系催化剂和铬系催化剂生产高密度聚乙烯产品相互切换过程及工艺参数控制,结合兰州石化公司全密度聚乙烯装置钛系高密度牌号和铬系高密度牌号转产实例,对两种牌号的产品性能,转产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8.
《石化技术》2009,16(1):35-35
(1)ExxonMobil化学公司新推出的产品——ExceedECD-321,是第一种茂金属催化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是己烯共聚薄膜树脂。其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0g/10min,密度为0.912g/cm^3。采用Unipol气相法工艺,主要目标是替代传统的Z-N型VLDPE,用作食品软包装、非食品包装和薄膜树脂的改性剂。Exceed ECD-321优点是具有优异的热合性能,落镖冲击强度是普通VLDPE的3倍,耐穿刺性能优异,因此可降低薄膜的厚度,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国内外不同类型聚乙烯蜡的特性参数及其对炭黑分散性能的影响 ,同时考察了不同用量的聚乙烯蜡对聚乙烯薄膜中炭黑颗粒平均粒径和薄膜黑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的聚乙烯蜡在母料中的最佳添加量不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全密度聚乙烯装置核料位计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案及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明确了该核料位计在全密度聚乙烯工艺生产不同条件下的应用方法,实现了聚乙烯生产过程中对料位参数进行准确控制,保证了聚乙烯装置生产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