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工业尿素合成理论(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华民 《化肥工业》2009,36(5):9-19
以多学科综合分析法,叙述传统工业尿素合成理论和现代工业尿素合成理论的建立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工业尿素合成理论的缺陷和弊病。以超临界共沸相图取代了原来的相平衡,并汲取了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尿素技术中有关工业合成的新理念,从而诠释了工业生产上尿素合成塔中的合成反应化工过程,改进了传统尿素合成理论,建立了新型的现代工业尿素合成理论。  相似文献   

2.
关于尿素合成塔安全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现代合成理论,讨论了2起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用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了现代工业尿素合成理论;采用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分析了尿素合成塔在运行状态下和短期停车状态下的化学反应过程和气液物流体积变化过程;得出2起尿塔爆炸均属化学爆炸的事故分析结论。从事故的调查、问责和赔偿等方面对尿塔爆炸事故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沈华民 《化肥工业》2009,36(6):17-26
2现代工业尿素合成理论 尿素,这一十分重要的化肥化工产品,问世于20世纪20年代。由于对尿素合成试验与理论研究不完全,以及高温、高压尿素合成相平衡和相图匮缺,在此后40多年的时间里,受传统工业尿素合成理论指导下的尿素产业一直处于尿素合成塔的实际工况与理论之间的矛盾之中,在理论不能指导实践的情况下生产着尿素这一产品。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密闭容器内物系爆炸类型的基本判别方法;用现代工业尿素合成理论分析了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的原因;通过建立尿素合成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讨论了尿素合成塔爆炸类型是属于平衡破坏型蒸汽爆炸,还是属于化学爆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中氮肥》2016,(3)
介绍早期工业尿素合成理论与现代工业尿素合成理论,阐述尿素合成动态模型与静态模型,探讨正常生产条件下和非正常生产条件下物系参数的变化情况,并求得各种情况下气相物系的数据,再选用合宜的爆炸范围图来考察各气相物系的化学爆炸性状。  相似文献   

6.
对传统法尿塔是在全液相状态下进行合成反应的理论观点提出了质疑;从热力学反应过程和尿素合成塔内气液相体积变化过程对传统法尿素合成反应的化工过程进行了论证,得出工业装置尿素合成塔内呈气液两相流物系的尿素合成模型构架;通过对国外多种尿素流程的剖析,认为尿塔以气液两相流的合成过程具有普遍性意义,提出了传统法尿素合成理论有待于完善和更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费家法 《氮肥技术》2001,22(1):26-31
回顾了我国中小型尿素工业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尿素合成的化学反应理论基础,提出了尿素技术改造的重点是提高CO2转化率的观点,分析讨论国外尿素工艺提高CO2转化率的经验供我国尿素工作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孝弟 《化肥工业》2008,35(2):41-46
系统论述了尿素合成过程的机理,详细讨论了尿素合成塔中的混合过程和反应过程,重点针对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合成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评价,指出了目前普遍存在的工艺缺陷,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利用本文提出的"均相反应理论",有望对尿素合成的理念带来全新的认识,对于传统的工艺设计带来全新的改变,达到提高反应效率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尿素合成工艺的改进方向——提高尿素合成塔CO2转化率。简要介绍了作者发明的专利产品——高压液气(汽)管式快速反应器的工作原理。探讨了利用该反应器改善尿素合成工艺条件的可行性,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期望引起业内同行的注意,共同为尿素合成效率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4.2现代工业尿素合成理论简介底部进料的尿素合成反应器,包括传统水溶液全循环、CO2汽提、NH3汽提、ACES的尿塔,当多股物流(原料液NH3,CO2以及返回甲铵液)全部从塔底进入并理想混合后,其中的气态CO2与原料液NH3首先进行合成的第一反应:  相似文献   

11.
徐书根  王威强  刘燕 《化肥工业》2012,39(2):22-26,38
基于热力学理论,对尿素合成塔液相区泄漏的蒸气爆炸进行了理论计算。将裂纹型缺陷作为泄漏口,并且认为裂纹张开面积随内部压力载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对泄漏速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内部爆炸压力载荷的反弹。计算结果表明:盛装高温、高压物料的尿素合成塔的液相区泄漏能够引发蒸气爆炸。  相似文献   

12.
沈华民 《化肥设计》2010,48(1):3-9,16
把政治、经济和科技三方面作为统一体,讨论了知识创新与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关系。论述了传统工业时代(近一、二百年)和经济一体似知识经济时代(20世纪40~50年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与特点;从发展、环境、气候、能源等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和全球经贸一体化对中国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化肥产业的影响,提出了加快自主知识创新,应用现代工业尿素合成理论,采用先进技术替代落后产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我国合成氨尿素工业的生产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小型合成氨厂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石化能源在开发、转化和创新方面的技术成果;从构建节能环保型氮肥工业的观念出发,论述了轻烃高温转化制取合成气联产氨醇醚工艺和粉煤气化配水电解氢创新工艺;建议以煤炭清洁转化制甲醇或合成氨尿素的CO2零排放生产技术作为我国氮肥企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尿素合成塔爆炸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延茂 《中氮肥》2007,(6):7-11
介绍了国内4家尿素厂水溶液全循环装置尿素合成塔发生的爆炸事故;分析了出料管爆炸原因;对塔内气相空间爆炸两个案例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认为:无论是出料管爆炸还是气相空间爆炸均系化学爆炸。  相似文献   

15.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IPNs)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chemically distinct networks are not only intrinsically interesting as examples of macromolecular chemical topological isomerism but are in practice useful means of controlling mutual miscibility and phase morphology in crosslinked polymers. We will first review briefly the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such IPN systems. This will be followed by an outline of a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of the phase stability and linearised theory of spinodal decomposition of binary, chemically quenched, low crosslink density IPNs recently developed by K. Binder and the author. Finally, we will discuss some aspects of the synthesis of ternary IPNs and the thermochromic properties of IPNs containing a crosslinked polydiacetylene.  相似文献   

16.
沈华民 《化肥设计》2010,48(5):1-12
为论证发生在国内的2起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的原因和类型,阐述了平衡破坏型蒸气爆炸的热力学原理、爆炸特点、形成条件以及工业装置发生该类爆炸时的判别原则;采用现代工业尿素合成理论,通过建立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分析了尿塔爆炸事故的原因和类型,否定了尿塔爆炸属于平衡破坏型蒸气爆炸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进过氧化尿素合成的生产工艺,采用等温法测定了15℃时NaCl-CO(NH2)2-H2O2-H2O四元体系及其三元子体系CO(NH2)2-H2O2-H2O和NaCl-CO(NH2)2-H2O的相平衡数据,依据所绘相图分析,结合热重和XRD表征,得出实验条件下NaCl和尿素能形成新的加合物CO(NH2)2×NaCl,其热稳定性比纯尿素高. 根据相图计算,15℃时CO(NH2)2-H2O2-H2O体系合成过氧化尿素的适宜条件范围较宽,在母液不利用的情况下H2O2的收率为58.08%;而在NaCl-CO(NH2)2-H2O2-H2O体系中,NaCl对过氧化尿素形成没有盐析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