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亦鸣  刘永红  李耀中 《当代化工》2018,(2):225-227,231
采用PVA生物处理工艺对印染-生活混合废水进行处理,研究PVA工艺处理该废水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45 d运行,PVA工艺容积负荷提高至3.0 kg [CODcr]/(m3·d),废水CODcr降低至120 mg/L以下,NH3-N降低至3 mg/L以下,色度降低至30倍以下.运行期间污泥产率仅为0.02 MLSS/CODremoved,系统基本无污泥外排.SEM研究发现PVA凝胶小球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通过自我氧化抑制污泥产量是此工艺具有良好污泥减量效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PVA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某印染废水,研究了PVA生物处理工艺的启动过程,考察了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污泥减量效果,初步探讨了该工艺高效处理污染物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启动22 d后PVA工艺的容积负荷可达到并稳定在1.0 kg[CODCr]/(m3·d),CODCr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经过60 d的运行,PVA工艺的容积负荷提高至2.2 kg[CODCr]/(m3·d),废水CODCr的质量浓度降到200 mg/L以下,色度降至40倍以下,运行过程中此工艺的污泥产率为0.083 kg[MLSS]/kg[CODCr],具有良好的污泥减量效果。PVA小球表面和内部微孔富集大量的微生物,这是此工艺能够高负荷运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采用PVA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某印染废水,研究了PVA生物处理工艺的启动过程,考察了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污泥减量效果.初步探讨了该工艺高效处理污染物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启动22d后PVA工艺的容积负荷可达到并稳定在1.0kg[CODCr]/(m3·d),CODCr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经过60d的运行,PVA工艺的容积负荷提高至2.2kg[CODCr]/(m3·d),废水CODCr的质量浓度降到200mg/L以下,色度降至40倍以下,运行过程中此工艺的污泥产率为0.083kg[MLSS]/kg[CODCr],具有良好的污泥减量效果。PVA小球表面和内部微孔富集大量的微生物.这是此工艺能够高负荷运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碱减量废水具有CODCr浓度高、碱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成为印染行业污染重、处理难度极大的废水。根据废水水质特点,设计采用酸析-电催化氧化-耐盐菌降解-多效催化氧化处理工艺。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25 400 mg/L,出水的质量浓度为200 mg/L以下,达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实现了碱减量废水单独处理达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PVA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分别处理果汁废水、印染废水以及生活污水,考察了3种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污泥减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处理效率和较高的处理负荷,对果汁废水、印染废水、生活污水的COD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2%、85.4%、83.2%,对应容积负荷分别达到7.0、2.2、1.5 kg[CODCr]/(m3·d);该工艺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基本无污泥外排,污泥产率仅为0.080~0.104 kg[MLSS]/kg[CODCr],具有明显的污泥减量效果。  相似文献   

6.
顾晓丽  乔启成  李莉 《广州化工》2012,40(18):97-98,158
印染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低、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采用混凝沉淀+二级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南通市某印染公司生产废水,实现了600 m3/d的印染废水达标排放。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是一种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行之有效的工艺。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污水厂产生大量含水率较高的污泥,且填埋场地较为紧张的问题,提出应用以"氯化铁+石灰"为改性剂并引进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技术,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措施。以云南省昆明市某水质净化厂改建工程为例,水质净水厂连续6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使污泥含水率由80%降至60%左右,污泥由160 t/d降至87.2 t/d,污泥减量率达45.5%。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能够满足国家对污泥减量化、稳定化等的要求,该工程实例可为相似工程污泥减量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项目以福建某电镀集控区络合镍废水为研究目标,采用10t/h的三相微界面催化氧化破络技术装备处理复杂络合镍废水,工程实践表明,此工艺水质耐冲击能力强、绿色清洁高效,同步去除多种重金属污染物,并有效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污泥产生量较传统破络工艺减量60%,该技术对电镀行业废水处理技术向绿色清洁方向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AMC(Anaerobic microorganism carrier)颗粒为厌氧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填充UASB反应器,以模拟废水运行15 d形成AMC颗粒污泥初成体,运行55 d得到平均沉降速率213 m/h的成熟AMC厌氧颗粒污泥。AMC厌氧颗粒污泥对印染废水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运行印染废水阶段,反应器HRT为14.5 h,平均容积负荷4.7 kg COD/(m3·d),废水B/C由0.18~0.27提高至0.58~0.64,色度去除率达到65%以上。在不同回流比条件下,反应器出水pH与NH_3-N浓度均高于进水,系统内未出现VFA的累积现象;在回流比为2的条件下,反应器对废水COD去除效果最佳,平均去除率达到58.6%。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印染废水试验研究,使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该类废水,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工艺参数,并获得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本MBR系统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污泥浓度5~10 g/L,溶解氧2~4 mg/L,污泥容积负荷0.7~0.8 kg COD/(m3·d),水力停留时间15~20 h,出水的COD去除率在90%上下。  相似文献   

11.
某城市生活污水厂因印染废水偷排导致污泥膨胀,沉降、脱水性能恶化,处理产能严重下降,出水氨氮超标。采用生物强化技术,通过向好氧段投加含絮凝菌、污泥减量菌等的复合菌剂,短时间内恢复并提升了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出水水质提升,同时实现了产能提升和污泥减量。  相似文献   

12.
对LSP(Less Sludge Process即污泥减量多段式工艺)污泥减量集成装置对于造纸废水活性污泥减量效果进行了试验分析。在相同条件下采用LSP污泥减量集成装置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并联运行,对比LSP装置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运行条件下,LSP装置独特的填料载体以及创新的多级式反应区为微生物的繁殖及进化提供了良好的外界条件,增加了能量在食物链中转化的机会和次数,对造纸废水中的污泥减量具有积极意义。不但污泥减量效果可达60%以上,而且对COD的去除率也能够提升1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启动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对其启动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接种污泥由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厌氧水解池内的厌氧絮状污泥和莱造纸废水处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厌氧颗粒污泥按质量比4:5混合接种,采用实际印染废水与葡萄糖按一定比例混合配水作为启动进水,控制cOD的平均容积负荷为0.97kg·m-3·d-1,逐步减少葡萄糖并直至完全不加.反应器经过约60 d的连续运行,稳定运行期COD平均去除率39.5%,色度平均去除率63.4‰印染废水BOD5/COD由0.20提高到O.39,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水解-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实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印染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具有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等特点。介绍了水解-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在原水水质pH值为8,CODCr、SS、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24、195、13mg/L,色度为256倍的条件下,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并对实际运行中污泥回流、污泥处置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实践证明,水解-接触氧化-混凝工艺能够有效处理印染废水。  相似文献   

15.
采用工业污泥、印染废水和神华集团的神华配煤制备工业污泥废水水煤浆,研究其成浆性能,结果表明:在污泥水煤浆添加剂添加量为0.8%,污泥添加剂量为10%,能够制备出浓度合理、表观黏度小于1200 m Pa·s的水煤浆,且浆体流动性和稳定性好;工业污泥废水水煤浆为工业污泥和印染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废水再生为目的,针对羊绒印染废水的特点,本文提出采用絮凝-砂滤-纳滤集成膜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建造了一套处理40t/d印染废水的试验装置。经过实验室实验确定了絮凝剂A和助凝剂B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200mg/L和0.5mg/L。经过了6个月的连续试验,处理后的再生水的COD为30mg/L,而色度和浊度已检测不到,达到了再生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碱减量废水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酸析方法处理碱减量废水,实验PH4.5 ̄3.0时,废水COD去除率70.9-79.7%。生产性试验PH3.08,COD去除率87.1%。酸析污泥经浓缩后采用厢式压滤机脱水,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和防腐性能,能正常稳定运行。碱减 量废水经分质酸析预处理后,与印染废水混合氧--好氧加气浮方法处理,出水达到GB4287-92表3规定的一级标准。500t/d废水处理工程通过达标验收,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8.
新型脉冲循环流化床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循环流化床与物化沉淀池的组合工艺对某公司的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工程规模为5 000 m3/d,处理前废水:CODCr 800~1 200mgL、BOD5 200~300mg/L、SS 150~200mg/L、pH 8~10、色度300~800倍.处理后废水:CODCr92.1 mg/L、pH 7.49、色度15倍,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该技术工艺投资低、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处理费用0.410元/t,且基本无污泥产生,处理结果表明:新型脉冲循环流化床与物化沉淀池的组合工艺具有体积负荷大、抗冲击能力强和处理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黄思远 《净水技术》2023,(S1):167-172+352
印染工业区集中式污水厂普遍采用芬顿工艺作深度处理以确保出水达标,但芬顿污泥处置问题亟待解决。通过研究芬顿氧化效率、污泥成分、从芬顿污泥制备再生催化剂及中试试验,文章探索了芬顿污泥原位再生回用至水处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生化出水的芬顿反应中CODCr去除主要通过芬顿污泥的吸附实现,氧化作用去除率仅为20%。芬顿污泥中80%以上为无机质,剩余为有机物。经酸化、还原后形成的再生催化剂铁元素以Fe2+为主。中试试验中投入再生催化剂,芬顿出水CODCr质量浓度稳定低于50 mg/L。因此,印染废水采用芬顿污泥原位资源化利用实现污泥减排60%以上,费运行成本减少约9%。  相似文献   

20.
A/O MBR系统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计了一套A/O MBR系统处理印染废水,通过四个阶段的连续运行,对其COD、色度、SS、浊度等指标进行监测,确定最佳运行条件为HRT9~10 h,DO2~3 mg/L,在此条件下处理后可使印染废水的COD≤100 mg/L、色度2~16倍、浊度≈0、SS≈0、pH7~8.5.结果表明A/O MBR系统费用低、效果好,其中A/O系统可提高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利于后续MBR的处理,最终使印染废水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