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润滑油对齿轮点蚀影响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和受力特点引入赫兹(Hertz)公式,定性分析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齿面接触应力的分布状态。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分析了相啮合齿轮齿面切向摩擦力的方向,从而推导出齿面疲劳裂纹的方向。通过对渗入疲劳裂纹内润滑油量的多少和润滑油能否被顺利排压出裂纹的分析,得出了齿根侧齿面将产生点蚀和润滑油的粘度对齿面疲劳裂纹的扩展和点蚀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的结论,提出了选择润滑油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等5种常用概率模型函数的中值疲劳寿命和高可靠度疲劳寿命的关系,建立了应力疲劳寿命可靠性通用模型,进行高可靠度疲劳参量推断。指出疲劳寿命服从各常用分布的可靠性公式都可看作通用公式的特例。以42CrMo硬齿面齿轮轮齿弯曲疲劳试验寿命数据对模型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等5种常用概率模型函数的中值疲劳寿命和高可靠度疲劳寿命的关系,建立了应力疲劳寿命可靠性通用模型,进行高可靠度疲劳参量推断.指出疲劳寿命服从各常用分布的可靠性公式都可看作通用公式的特例.以42CrMo硬齿面齿轮轮齿弯曲疲劳试验寿命数据对模型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润滑油对齿轮疲劳点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润滑油对齿轮的疲劳点蚀寿命有影响,而且影响很大,润滑油选用不当或润滑油质量不高,可使疲劳点蚀寿命降低一半;选用高性能润滑油可使疲劳点蚀寿命提高2~3倍,而高性能润滑油的关键在添加剂的合理复配.通过对鞍钢线材厂使用的国产525油膜轴承油的试验研究,证明国产润滑完全可以替代进口润滑油,不会降低齿轮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5.
面齿轮啮合过程中齿面接触应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微分几何学原理推导了面齿轮传动的齿面主曲率与主方向,由此得出面齿轮传动中诱导法曲率的2个主值。分析了面齿轮传动中的主要参数对曲率的影响,并根据面齿轮接触点主曲率和两弹性体弹性系数与接触椭圆区域的关系,确定了面齿轮啮合的接触域;同时,分析了面齿轮在理想啮合状态下的齿面接触压力的分布和变化,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面齿轮啮合过程中,齿面接触应力沿齿宽方向,靠近边缘两端的应力较大,靠近外边缘的应力最大,而齿面中部的应力最小。因此,面齿轮传动设计中应考虑齿面修型,使面齿轮啮合的接触点靠近齿面中部,以提高面齿轮的承载能力,改善轮齿啮入啮出时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8对35CrMo 调质齿轮接触疲劳试验,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接触疲劳断口形貌,分析了点蚀的力学成因及形成过程,揭示了疲劳裂纹的形成机理,从而证明点蚀的形成及形貌主要是由表面应力状态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园弧齿线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的需要而研制单齿弯曲疲劳试验台。本文通过研制工作,初步分析了现有齿轮弯曲疲劳试验及其试验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題,提出了预加载荷和脉动载荷分别加载的机构,以解决试验条件应符合于齿轮啮合时脉动载荷的特点,并对载荷的调正与控制、齿面压点的控制、断齿时间的控制以及记数及其显示等问題提出了方案。本试验台与同类型脉动加载试验台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輕、试验效率较高等特点。其试验结果符合于一般齿轮弯曲疲劳试验曲线的规律,其置信度可大于95%。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其油膜形状和压力分布的特点。然后,用断裂力学关于裂纹生核和裂纹扩展的理论,提出了关于齿面疲劳点蚀产生的原因和机理的一些新的看法。最后,综合了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条件下影响齿面疲劳裂纹扩展形成点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验研究与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齿轮齿面载荷分布规律,包括齿面均匀接触与一端接触时齿面载荷的分布规律;齿端修整与柔性齿轮结构对齿面载荷分布的影响.研究证明:均匀接触与一端接触都存在载荷集中现象,但应力不均匀程度后者是前者的1.5~2.0倍;齿端修整与增大齿轮结构的柔性是改善齿面载荷分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测试斜齿轮齿面动态闪温的新方法.根据大量测试结果,得到了斜齿轮传动的齿面闪温分布.所进行的齿面胶合试验表明,斜齿轮齿面胶合发展过程与齿面闪温分布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11.
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theDeformationofHelicalGearswithDouble-Circular-ArcToothProfileUsingLinearVariableDifferentialTran...  相似文献   

12.
斜齿球形齿轮齿面接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球形齿轮承载能力和降低啮合质量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对斜齿球形齿轮齿面进行了修形.用产形齿条方法和啮合理论,推导斜齿球形齿轮齿面数学模型,并用抛物线形齿廓刀具对齿面修形;根据两齿面在啮合接触中连续相切条件,建立了含有安装误差的齿面接触分析(TCA)模型.齿轮副啮合仿真结果表明:凸-凹型斜齿球形齿轮副接触迹线沿着齿...  相似文献   

13.
齿轮副的啮合特性是由其齿面的几何形状决定的,通过对摆线齿锥齿轮的啮合理论分析,得出一对摆线齿锥齿轮传动时的啮合转角与其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进一步推导出利用啮合转角和产形轮齿数来近似计算重合度的公式;所导出的公式形式简单,对摆线齿锥齿轮的设计、加工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摆线齿锥齿轮重合度的近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轮副的啮合特性是由其齿面的几何形状决定的,通过对摆线齿锥齿轮的啮合理论分析,得出一对摆线齿锥齿轮传动时的啮合转角与其参数之问的关系式,并进一步推导出利用啮合转角和产形轮齿数来近似计算重合度的公式,所导出的公式形式简单.对摆线齿锥齿轮的设计、加工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弧齿锥齿轮齿侧形成的包复数学模型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包络原理分析了弧齿锥齿轮齿侧面的形成以及由包络原理获得的齿侧面特性 ,在肯定其能对齿面工作段作清晰数学描述的优点的同时 ,指出了其不能描述齿面非工作段的不足 .从齿轮的切削过程入手 ,引进包复原理重建了齿侧面的数学模型 .根据由包复原理形成的算法 ,得出了相应的齿侧特性 .对上述两种模型形成的齿侧面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认为包复模型能对整个齿面作出清晰的描述 .同时为判断轮齿是否根切、计算轮齿的弯曲应力和校核弯曲强度奠定了数学基础 .  相似文献   

16.
利用包络原理分析了弧齿锥齿轮齿侧面的形成以及由包络原理获得的齿侧面特性,在肯定其能对齿面工作段作清晰数学描述的优点的同时,指出了其不能描述齿面非工作段的不足.从齿轮的切削过程入手,引进包复原理重建了齿侧面的数学模型.根据由包复原理形成的算法,得出了相应的齿侧特性.对上述两种模型形成的齿侧面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包复模型能对整个齿面作出清晰的描述.同时为判断轮齿是否根切、计算轮齿的弯曲应力和校核弯曲强度奠定了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圆柱标准齿轮与角度变位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结合实例,比较分析两种齿轮轮齿根部的弯曲应力,找出它们的共性与差异,采用角度变位两齿轮齿根均变厚,可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6对齿轮试件的弯曲疲劳运转试验,分析了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几种典型的弯曲失效形式,断齿失效机理及不同因素对轮齿弯曲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该齿轮承载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斜齿轮因具有传动平稳和承载能力高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高速、重载传动中。目前对于斜齿轮的设计多以满足齿面接触强度、轮齿弯曲强度和齿面抗胶合承载能力为准则,未考虑设计参数对啮合效率的影响,易造成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在影响齿轮啮合效率的因素中,滑动摩擦功率损失占主要地位。因此,本文从计算斜齿轮滑动摩擦功率损失入手,通过计算啮合点处的滑动摩擦功率损失并沿啮合线积分,得到斜齿轮啮合效率的表达式,从中揭示出设计参数对啮合效率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出在满足齿面接触强度、轮齿弯曲强度和齿面抗胶合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斜齿轮设计参数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